來源 | CCTV今日說法(微信號:cctvjrsf)
陌生人敲門
自稱是孩子的同事
開口就是借錢
「是您兒子讓我來家裡拿錢」
2020年3月的一天,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的王阿姨和老伴吃完午飯,正在洗碗,突然聽到有人敲門。開門之後,門口站著一名戴紅色帽子和藍色口罩的陌生男子,這個陌生男子相當熟絡地打起了招呼:「王阿姨,我是您兒子小李的同事小陳。」王阿姨尚在迷茫之際,「小陳」話鋒一轉:「是小李叫我來的,我爸出了車禍急著用錢,我跟小李借了三千塊,他身上沒現金,叫我來家裡拿。」一聽是來借錢的,王阿姨立馬警惕起來:「小李沒跟我說過這事兒啊。」「小陳」見狀並未離去,而是邊掏手機邊說:「您別不信,我給小李打個電話好了。」見「小陳」和自己兒子通著電話,不似作假,王阿姨逐漸卸下了防備心,從臥室裡找出3000元現金遞給「小陳」:「回頭你還給小李就成。」等「小陳」離開後,王阿姨才想到不對勁,連忙打電話給兒子。接到母親電話的小李也有點蒙:「我沒有姓陳的同事啊,媽,你不會是被騙了吧?咱們趕緊報警!」王阿姨當即前往派出所報案。無獨有偶,70多歲的周阿姨家裡也來過一個「不速之客」。「周阿姨,我是您女兒的老同學小陳,跟她借了兩千塊錢,她讓我來家裡取。」為了博取信任,「小陳」上演了同樣的戲碼開始打電話。這次的電話沒有接通,但隨後「小陳」接到回電,「小陳」稱周阿姨的女兒表示讓周阿姨代為處理借錢事宜。周阿姨不再懷疑,將2000元現金借給了「小陳」,等女兒下班回家後說起這事兒,才發現上當了,立刻打了110。不久,「小陳」被公安機關抓獲。公安記錄顯示,「小陳」真名張某,是一名詐騙慣犯,此前已因犯詐騙罪而入獄13次,2020年1月剛出獄。「我是冤枉的,監控裡的人肯定不是我,我當時在富陽賣鴨蛋!」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小區及道路公共視頻記錄下張某的行蹤,通過技術鑑定和被害人辨認,張某最終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經依法審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人民法院以被告人張某犯詐騙罪,判處其有期徒刑9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8000元。
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法不斷翻新,除了本案這類冒充子女熟人詐騙,更有藉助電信網絡手段實施的詐騙,讓老年人防不勝防。
在此要提醒公眾:
1. 老年人要增強防範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家裡儘量不要存放大量現金。
2. 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關心、照看父母,多與父母聊聊天,讓父母熟悉自己的交友圈,以免詐騙分子利用這點向老人下手。
編輯 | 蔣陽梅(實習)
維護 | 鄭俊宇 張子亮
主編 | 王秀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意見反饋
請發郵件到 jrsf@cctv.com
———— 往期文章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