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又出神操作:陝西一個熊孩子,用爸爸的手機在超市下單100瓶單價4萬多的茅臺,付款400多萬,直到超市工作人員看到訂單,給客戶打電話,對方才知道熊孩子的神「操作」!
真感慨,有錢人的世界,我真不懂[捂臉]!400多萬成功付款,首先孩子爸爸得有400多萬銀行卡餘額,或者信用卡額度能到400萬,這都不是一般人啊!
透過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了當下的現狀,很多孩子用父母的銀行卡打賞主播、遊戲充值,很多人怪主播、怪遊戲。事後申請法律途徑申請退款,可也總有損失。
是的,有些無良商家鑽空子誘導未成年人,確實可恨,應該嚴格監管,從重處罰。
可是制度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外界的環境並不可控。其實最應該承擔責任的,還是父母,應該教會孩子保護自己,適應社會。可是往往父母缺少管教,只在事後想方設法追回損失。
父母應該怎麼做呢?其實也挺簡單,有問有答,便能找到方法:
有些父母拿著手機讓孩子充值,認為小面額的沒關係,但是孩子會形成習慣,孩子對數字金額沒有概念,打賞1000,2000,對孩子來講不過是數字而已。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總玩手機,其實追根溯源,當初把手機送到孩子手裡的恰恰是父母。作為成年人的父母都「機不離手」更何況孩子,所以儘量明確「物權」,父母的手機別給孩子。
建議給孩子專屬的電子設備。
現在社會,要想禁止孩子使用電子設備不太現實,網課、作業都通過電子設備。
電子設備固然有很多弊端,可是讓孩子不去碰他又做不到,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把電子設備作為工具,而不是被電子設備控制。給孩子單獨的電子設備,不綁銀行卡,限制APP下載的種類,合理使用,
最有效的,還是父母榜樣的力量,看你是電子設備的主人還是電子設備的奴隸了!
喜歡我記得關注哦,一個職場寶媽,樂於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帶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