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學生的家長都在反映,自己孩子一寫作文就頭疼。要麼不知從何下筆,要麼寫不出優美生動的詞句,要麼寫不夠老師要求的字數等等。
其實寫好作文也是有方法的,只要把這十點技巧掌握好了,寫出好作文並非難事。
小學生在描寫外貌時,很容易用一個「有」字,寫連句,其實這樣會感覺囉嗦,即使有豐富的描寫都會顯得平淡。
這樣一調整,是不是感覺流暢了很多,也更生動了?
來看看下面的舉例,對比下面三句話,你更喜歡哪一句?
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多訓練,我們再也不用每次寫「說」什麼,都只有乾巴巴的XX說,XX說啦。
要寫出優秀的作文,簡潔精煉是判斷的標準之一。有些字詞刪掉之後,反而更好。
這樣一調整,是不是更簡潔精練?讀起來也更舒服。同時別忘了,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為啥有時候孩子感覺作文寫不長?成語用太多並不見得是好事!大家會比較疑惑這一點技巧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採嗎?我們來看看舉例。
在寫作文時,本來四個字可以描寫完的場景,如果我們用句子把成語所表達的意思替換掉,那麼句子自然就長了。而且用句子描寫會更生動,細節更豐富,還可以還避免和別人的作文雷同。
對於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要寫「很」和「非常」時想一想。
小學生作文裡,「很」、「非常」這兩個字詞的出現頻率很高,當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一種強烈的感情時,往往就會濫用「很」和「非常」這樣的字眼,所以要學會用更生動的詞句替代,作文才會更吸引人。
五六年級的作文要學習環境描寫。很多學生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花兒在微笑,小草向我點頭、鳥兒在歌唱、小雨在哭泣......
寫作文千萬不要寫成套路,而應該是有真情實感的真實心境描寫。
一波三折的文章才好看,如果一開始就能知道結局,試問還有誰願意耐心讀下去呢?但現在的學生生活都很平淡,雖然沒有一波三折的故事,但我們可以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學會連續使用動詞。
把一個連續性的動態拆分開來,就好比把一個動作放慢鏡頭,隨著動作的變化,動詞也跟著在變化。這樣的描寫既生動又有趣。
作文寫不長,怎樣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鐘內發生的事?那就是想辦法豐富細節,擴展字數。
要想學會擴展寫作的字數,一定要多觀察,把細節儘量描寫得更豐富一些。
很多孩子不會運用標點,在作文練習中,經常幾十個字也沒有一個標點符號,真要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我們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在一段文字裡,想辦法把,。?!……:「」這些標點用完。
這是一位知名作家訓練自己孩子寫作文的方法。我們也可以借鑑運用到自己孩子身上。
這個技巧簡單說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很多大作家都很「聰明」,特別善於寫短句,因為短句不容易犯語病錯誤。
調整以後的句子是不是更有節奏感?作文就像歌曲,也應該有高低起伏、抑揚頓挫的節奏感,如果孩子的作文缺乏節奏感,不妨多讓孩子聽一些情感豐富,節奏感略強的歌曲。
小學生學習寫作一般要走過4個階段。
1、寫作並不神秘;2、寫作需要技巧;3、寫作強調個性;4、寫作就是生活。
一些小學生在大量讀寫中,在老師的幫助下會順利走到第三階段,甚至第四階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學生無法跨越第二階段。這十大作文提分技巧主要就是針對這部分學生的。學生完全可以在平時運用以上技巧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而對於那些已經走到第三、第四階段的學生,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大量的閱讀,提倡個性創作。
我的孩子剛滿五歲,關注幼小銜接及小學階段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歡迎同路的父母一起探討分享經驗,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更加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