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和教師,作為我國最穩定的鐵飯碗工作,由於薪資待遇、編制的類似性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較。很多學生也常常聽到周圍的長輩建議自己為求穩定工作未來最好考個公務員或是成為教師,工作就有長久保障,薪資和福利待遇也都挺不錯。
那麼到底是成為公務員好,還是成為教師好?教師享有兩個穩定的假期,同樣享有雙休和穩定節假日,並且工資也不低。公務員是公職人員,工作體面,薪資待遇和一些福利補貼都很不錯。兩份工作看起來都有各自的優點。但是為什麼總是有人「棄教從公」,從教師轉行至公務員呢?
【社會地位有細微差別】
說起社會地位,雖說公務員和教師看起來是差不多的,但是實際上還是存在一些細微差別。公務員畢竟屬於公職人員,與政治和官場聯繫緊密,聽起來就非常正式。不少人甚至說,公務員這份工作性質本身就令人感到更加肅然起敬,正規體面的工作引人羨慕。而教師雖同樣作為一份神聖的職業,但是需要面向的群體更加複雜一些,要承擔起學生的學習責任,稍有不慎還會被家長指責,責任更加重大,並且工作上有時被動性比較明顯,因此很多人就不願意從事教師職業。
【工作額外佔用時間不同】
同時,雖說教師只需要在有課時的時候到校工作,但是除了上課以外的課後時間要花費更多。為了班級學生的成績要花費額外時間操心,要上好課還要進行備課,考前考後要負責出卷和批改等等,這些在背後付出的時間佔據了非常大的一部分。並且如果擔任班主任等職責,工作時間更是成倍增長,熬夜忙工作成為常態。而相比之下公務員雖按照每日固定的時間上班,但是加班加點的時間並不多,並且下班後需要額外花費很多精力時間忙工作任務的情況並不常見。因此,也有很多人更加嚮往公務員工作。
【待遇上的差別】
雖說教師和公務員的工資看起來似乎是差不多的,教師薪資待遇水平的政策已經在多地落實到位,但實際上公務員的一些福利待遇和獎金會更高一些,總體的薪資待遇水平就會超出教師一部分。因為公務員和教師享受的績效獎勵也是不同的,就存在收入上一定的差異。教師根據課時任務實行績效工資管理,公務員的工資外補貼則被稱為目標獎或是任務獎。前者的補貼通常沒有後者高一些。
總而言之,關於教師與公務員就業理想程度的爭論一直存在。公務員目標獎勵更高,而教師卻享有寒暑假更多的休息時間,平均工資也是差不多的,根據按勞分配原則來看非常合理。但是之所以依然有很多人選擇從教師轉行至公務員,無非還是因為一些工作性質上的區別和薪資待遇的不同導致的。如果能夠提高教師的待遇水平,自然能夠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教育事業,帶來更高質量的教育效果,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地位,形成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