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聖城旅是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一部分,由蘇萊曼尼準將領導,他直接對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負責,這表明了這個伊斯蘭共和國對聖城旅的重視。聖城旅建於1990年,是伊斯蘭革命衛隊最神秘、最精銳的部隊。聖城旅同時被認為是世界上由國家支持的最先進、資金最充足的恐怖組織。
「聖城旅」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兩伊戰爭正酣,「聖城旅」的大本營設立在伊朗東南部克爾曼沙阿市的拉馬贊兵營,原系革命衛隊新兵訓練中心,負責為兩伊戰爭前線補充新血。但隨著教學與作戰實踐的結合越來越緊密,「聖城旅」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在1984年2月至3月伊朗發動的最大規模攻勢——「海巴爾」戰役中,以「聖城旅」教官和敢死隊員組成的滲透分隊切斷巴格達-巴斯拉公路,並一度佔領伊拉克巴斯拉南方橋頭堡——馬吉努,幾乎扭轉戰爭進程。
經此一戰後,「聖城旅」名聲大振,以後不僅員額從當初的2200人擴充到約1.5萬人(接近師級建制),同時還肩負著守衛伊朗意識形態的重任。如今「聖城旅」幾經擴張,承擔著不對稱作戰、情報搜集、特種作戰、什葉派宣傳、秘密作戰和海外作戰行動等,是標準的特戰部隊。
美國「第一防務」網站稱,1998年蘇萊曼尼由革命衛隊第41師師長轉任「聖城旅」旅長後,更是將其觸角延伸到伊拉克、葉門、黎巴嫩、蘇丹等國,建立綿密的軍事、政治、情報、經濟網絡,和真主黨、加沙傑哈德、葉門什葉派宰德派民兵(胡塞武裝前身)建立密切關係。
據悉,「聖城旅」的經費不僅來自伊朗政府預算,還有大量革命衛隊背景的企業支持,可謂「有錢又有人」。
目前,聖城旅在伊朗本土和海外都擁有基地,且士兵根據作戰國或地區分成不同支部。這些支部劃分細緻,且覆蓋了四個大洲的部分國家: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土耳其、阿拉伯半島、中亞的前蘇聯國家、西方國家(包括歐洲和北美)以及南非(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蘇丹和摩洛哥)。
而由聖城旅控制的本土大量的訓練基地,主要被用於訓練極端主義分子、恐怖分子以及參與非常規戰爭的士兵。同時,聖城旅在蘇丹和黎巴嫩也設有類似的訓練基地。伊朗的主訓練基地被設置在德黑蘭北部的Imam Ali University中。士兵在接受恐怖襲擊操作和軍事訓練的同時,也會被加強意識形態的教育。
聖城旅也同許多伊朗大使館有著緊密的合作,不少大使館中設有聖城旅的辦公室,但聖城旅是否獨立於大使館事務仍不清楚。這也表明:伊朗情報部門,伊朗革命衛隊和伊朗外交部門都有參與到聖城旅的事務當中。
由於聖城旅直接對伊朗最高領導人負責,實際上是一支獨立作戰的部隊。但是,倫敦某研究中心主任馬漢·阿貝丁認為,聖城旅並不獨立,雖然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部隊,但它受到嚴格、鐵腕的軍事紀律約束,完全由衛隊的軍事等級控制,衛隊又由伊朗最高級別的權力嚴格控制。《洛杉磯時報》等媒體和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聖城旅是「世界上最好的特種部隊之一」,阿貝丁也認為它是非常有戰鬥力的部隊,成員非常有天賦,往往是衛隊中的精英。」
事實上,聖城旅之所以有今天這樣大的能耐,確實與其指揮官蘇萊曼尼脫不開關係。1957年3月11日,蘇萊曼尼出生在克爾曼省的拉波爾村,從小就讀宗教學校,形成了隱忍而堅毅的性格。在伊朗國王巴列維統治時期,蘇萊曼尼當過泥瓦匠,幹過紡織工人,遍嘗辛酸,其思想日漸傾向主張用宗教改造社會的霍梅尼。
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後,蘇萊曼尼作為積極分子進入霍梅尼創建的「500人團」(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前身),擔負霍梅尼的安全保衛工作。在他的指揮下,破獲了多起保王黨叛亂,尤其是發生在1980年的「諾傑空軍基地叛亂」。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趁伊朗局面不穩之機,悍然發動兩伊戰爭,霍梅尼向全國發出「聖戰」號召,蘇萊曼尼以中尉身份參加新組建的革命衛隊走上戰場。在多次戰鬥中,蘇萊曼尼主動申領危險的敵後偵察任務,把伊拉克軍隊的部署情況搞到手,立下汗馬功勞。在他30歲生日的那一天,位於德黑蘭的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破格將其提拔為第41旅(塔哈拉拉赫旅)的指揮官。
如今蘇萊曼尼已去世,聖城旅來了新帥,何去何從,將是一大疑點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朗的阿拉伯政策要癱瘓很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