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口撕川普,黑人女市長:美國軍隊在你手裡如玩具士兵

2020-12-24 中華青年正能量

華盛頓特區黑人女市長穆裡爾·鮑澤周一指責川普總統把美國軍隊當作「玩具士兵」,在她的城市「恐嚇美國人」。

綜合外媒6月8日消息,鮑澤曾多次抨擊川普6月1日使用武力驅散聖約翰聖公會教堂周圍街道上的抗議者的決定。此後,她讓公共工程人員在白宮附近的西北16街用巨大的字體「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寫滿街道。

鮑澤還批評了川普政府和聯邦政府派軍車進入該市控制示威活動的做法。

她星期一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的《早安,喬》(Morning Joe)節目的討論中對《華盛頓郵報》的喬納森·卡普哈特(Jonathan Capehart)說,「我們看到美國軍隊像玩具士兵一樣在各地行動,恐嚇華盛頓特區的美國人」。

在川普批評市長沒有採取更多措施控制白宮外的抗議活動後,鮑澤和川普在過去一周多次發生衝突。

相關焦點

  • 由黑人組成的布法羅士兵,改變了美國對黑人三百年的歧視
    由黑人組成的布法羅士兵,改變了美國對黑人三百年的歧視史以明知3天前自美國南北內戰戰爭以來,有非洲人血統的人在美國軍隊中服役。在19世紀,隨著疆界向西擴展,黑人士兵的精銳團結部隊被派往平原上作戰。他們被稱為布法羅士兵,並幫助改變了美國和軍隊看待種族的方式。
  • 面對跪殺黑人平民而引發的騷亂,芝加哥女市長向川普飆粗口?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成為天怒人怨的孤家寡人,面對白人警察殘忍跪殺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引發的蔓延全美的騷亂,芝加哥黑人女市長向川普送了兩個字,「以F開頭,以U結尾」,是美國的國罵,與我們小孩子罵人的那句話意思差不多。
  • Voice:芝加哥選出首任黑人女市長,她面臨諸多挑戰
    芝加哥首任黑人女市長 Lori Lightfoot芝加哥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任黑人女市長。周二的投票結果公布之後,56 歲的前聯邦檢察官 Lori Lightfoot 以 74% 的得票率,擊敗了另一位黑人女性候選人 Toni Preckwinkle,成為芝加哥第 56 任市長。除了是這座美國第三大城市的首任黑人女市長外,Lightfoot 的同性戀身份也讓她成為芝加哥的首位同性戀市長。
  • 美國芝加哥首位黑人女市長就職 稱將改革進行到底
    美國芝加哥首位黑人女市長洛麗·萊特富特在就職典禮上發表講話。(圖源:美聯社)海外網5月21日電 當地時間周一(20日),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的首位黑人女市長洛麗·萊特富特(Lori Lightfoot)在就職典禮上發表講話,表示她將會履行在競選時許下的承諾,對芝加哥進行「自上而下的重大改革」。據美聯社報導,洛麗·萊特富特在今年4月份創造了歷史。
  • 創造歷史,芝加哥誕生首位黑人女市長
    當地時間4月2日,勞麗·萊特福特(Lori Lightfoot)在芝加哥市長的角逐中勝出,成為芝加哥歷史上首位非洲裔女市長。這意味著這位短捲髮、深膚色、寬鼻翼的黑人女性創造了歷史,將接任2011年起就擔任芝加哥市長的伊曼紐爾。在南密西根大街舉行的萊特福特競選派對上,芝加哥選民們歡慶著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我以為我這輩子都不會見證,」選民萊斯利說,他也是萊特福特的競選志願者,「但它就這樣發生了,我感到不知所措。」美國媒體也爭相報導,將萊特福特的勝出形容為「創造歷史」「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 華裔女市長被迫下跪,白人警察為黑人領袖洗腳!讀不懂的美國
    距離黑人George Floyd被警察殺害一事已經過去了十多天,他的遺體也已經下葬。但部分美國人的怒氣似乎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最近Twitter上最火熱的詞語恐怕非「下跪」莫屬。Colin表示,他不會為一個壓迫黑人和有色人種的國家的旗幟感到自豪。在美國有宗教和言論自由,他有權利選擇參加或不參加慶祝國歌的活動。從那以後,「單膝下跪」就成為了許多西方國家反種族主義的一種標誌。
  • 41名美國四星上將,只出了2個黑人?美國軍隊成「白人俱樂部」?
    要說到美國,除了我們最常說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排名全球第一以外,種族歧視問題依舊是美國內部非常敏感的一個話題!就以目前來說,這幾天剛好是美國因一位黑人被警察暴力而死,導致了美國國內出了大規模的暴亂和抗議。
  • 女市長丟了西雅圖,還敢狂懟川普,帶你看看人家的底氣何來!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冷眼世界觀,歡迎大家收看我的評論文章:女市長丟了西雅圖,還敢狂懟川普,帶你看看人家的底氣何來!西雅圖女市長杜坎丟了西雅圖,還狂罵川普自美國警察暴力致使非裔黑人男子弗洛伊德死亡之後,迅速爆發了席捲全美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浪潮。在這波抗議浪潮中,美國西雅圖成為首個被抗議者佔領、警察被迫退出的城市,抗議者在西雅圖建立了無政府的國會山自治區,鬧起了獨立。
  • 美國軍隊的士兵和軍官都是怎麼招來的
    一、美國士兵的來源現在世界各國的兵役制主要有「徵兵制」、「募兵制"和「義務兵疫制」。美國一直以來都是以戰時徵兵為主,平時募兵為主的兩種兵役制度,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實行「募兵制」,即從社會適齡人員招募你來當兵。
  • 南北戰爭不是為解放黑人奴隸?你不知道的10個美國內戰冷知識
    亞伯拉罕·林肯曾想把所有的黑人驅逐出美國在當下美國黑人運動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反觀當年亞伯拉罕·林肯總統的的設想還是蠻有遠見的。1817年美國政府曾主張美國殖民協會在西非賴比瑞亞設立殖民地用來安置美國自由黑人,從而將黑人清除出白人世界。
  • 黑人水手只能在廚房工作?來看看80年前的美國黑人歧視吧
    近期美國黑人的抗議活動2001年麥可·貝為全球觀眾帶來了《珍珠港》,重現了美國歷史上這一重大事件。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的話,一定會對一名黑人廚子印象深刻。所謂吉姆·克勞法,指的是1876年至1965年之間,美國南部各州,專門針對有色人種的種族隔離法律。當然,主要針對的就是黑人。在這一系列法律規定下,白人和有色人種在公共場所被有意隔離,在其他方面待遇也完全不同。實際上,當時在軍隊中,黑人也因此毫無地位。1940年,美國海軍中沒有一個黑人軍官。
  • 川普生氣又無奈,白宮門前夠亂了,黑人女市長還發飆添亂
    川普生氣又無奈,白宮門前夠亂了,黑人女市長還發飆添亂(一)6月5日,華盛頓女市長繆裡爾.鮑澤突然發飆了,直接下令將白宮北門外直通聖約翰大教堂的一段路這位強勢的華盛頓黑人女市長,將每一個字母都寫成了與街道等寬,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能夠感受到這些字母的壯觀。為什麼要這麼做?就是為了對準川普。
  • 一部經典的戰爭大片《聖安娜奇蹟》,4個黑人士兵的道德操守
    4名來自美國的第92師的黑人士兵。在激烈的被充當炮灰的戰爭中和大部隊走散。由於深陷敵軍的戰區是人緊繃著神經來到了一個聖安娜的小村莊。這個語言不通的義大利村莊是當地村民起初對他們防備敵視。可隨著戰鬥進程,他們逐漸受到了村民的歡迎和尊敬。但不久之後大批德軍開始攻打聖安娜的小村莊。面對一方是一直在國內備受歧視。在軍隊中備受白人,上司欺壓的黑人部隊。
  • 美國最初的特種部隊:美國西部的黑人塞米諾爾童子軍
    美國特種作戰部隊,如美國陸軍突擊隊,在上個世紀正式服役。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成立於1952年,正式追溯到戰略服務辦公室。然而,美國秘密行動的真正歷史可以追溯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久遠的時候。一個相對不被人注意的黑人塞米諾爾童子軍,他們在19世紀末幫助美國邊防軍安撫大平原,近150年來一直被忽視。這些精英偵察兵是美國陸軍歷史上最有效的沙漠追蹤者,這就是他們的故事。
  • 美國軍隊中外籍士兵很多,如果與祖國戰爭,那麼可以拒絕出戰嗎?
    因為世界有些國家人口稀少的原因,所以,軍隊徵兵一直是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像美國這樣的只有兩三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更是一個較大的問題。雖然美國的軍事力量一直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他們的民眾參與的積極性其實並不高。再加上美國常年與世界其他國家發生戰爭,也為他們的徵兵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 美國軍隊能否徹底控制住局面?
    目前,美國已經有4個州的軍隊被要求做好相應的戰鬥準備了,國防部動用部隊的真實原因按照常理來說,只有收到外敵入侵或者是當國家遭受災難需要軍隊進行救援的時候才會出動軍隊。可是,這一次美國國防部卻因為「警察跪殺黑人」事件動用軍隊,這是為什麼呢?
  • 外媒:美國黑人女市長拒絕拜登入閣邀請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外媒稱,亞特蘭大市長凱莎·蘭斯·博頓斯的一名發言人12日說,博頓斯拒絕了在當選總統拜登內閣任職的機會。據美聯社亞特蘭大12月12日報導,該聲明沒有說她被提供了什麼內閣職務。報導稱,博頓斯是喬治亞州最有影響力的民主黨人之一,拜登曾考慮她作為副總統提名人選。
  • 美國總統下令出兵鎮亂,各州州長揭竿而起,直接抗命拒絕軍隊進城
    據環球網6月2日消息,美國總統川普就白人警察虐待致黑人死亡一事發表電視講話。川普在講話中聲稱,將動用全國各地的軍隊來解決問題。川普此話一出便遭到多位州長的明確反對。然而,根據慣例,美國現役部隊通常不會在美國國內接管警察的權力進行執法。川普威脅各州州長和市長,必須強有力的鎮壓示威和暴力活動,如果哪個州拒絕,他就直接派軍隊過去鎮壓。川普在講話中聲稱「將為保護美國人民安全而戰」,然而就在他講話開始前,白宮執勤警察還向聚集在白宮外的眾多抗議者發射了催淚彈。
  • 黑人擁有最強壯體格,人口密度大,為何沒在冷兵器時代徵服世界?
    打仗是需要有計劃的,並不是腦子一熱就開戰,這需要有一個智囊團經過縝密的計劃才可以,黑人數量龐大,但是早智商卻普遍不是很高,他之所以能夠在美國攪的社會如此混亂,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美國的社會環境對他們有利,甚至是很寬鬆。
  • 5句話看懂美國黑人之死
    美國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已經過去了一周。在這一周內,美國幾乎所有階層都與弗洛伊德產生了關係:有人抗議示威,有人打砸搶燒,有人呼籲和平,有人主張放狗。↑5月28日,在美國明尼阿波利斯,一名男子手舉受害人喬治·弗洛伊德的遺像參加抗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