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個常見單位是碼,在美國買布的時候,裁布都說幾碼幾碼。1碼約等於91cm左右,接近1米,比較好記。
1英裡(mile)是1.6公裡(千米)。美國一部分高速限速60英裡/小時,相當於國內100公裡/小時左右(96公裡)。平時車速開到75mile/h,相當於在國內開120千米/小時。路上常見的限速牌有25mile/h(小區裡,居民區集中地),35mile/h(一般local道路),60mile/h(一般高速),70mile/h(另一些高速)。前面有說到,3尺1米,所以平方英尺(squarefeet)和平方米的比例就變成了9比1。2000多平方英尺是一個典型的四居house的面積。稍豪華一點的房子都在3000尺左右。如果房子大於4000平方英尺,算是相當大的房子了,跟父母生活外加幾個孩子也基本可以達到一種互不打擾的程度。買房子除了住房面積還有一個lot size,意思是房子和院子的佔地面積。10000平方英尺(1100平米)的院子面積就很可觀了。在家種點菜,中小型犬滿院子跑,夏天擼個串,院子裡擺上室外桌椅,相當愜意。當院子面積大於10000英尺,一般會使用另一個面積單位:英畝(acre)。1英畝等於43500英尺。院子大於1英畝,需要開著小拖拉機才能割完草坪。另外床具的大小可以注意一下,床和床墊的尺寸分為四種,twin,full,queen和king,其中twin-size為單人床,full-size及以上為雙人床,具體如下可以參考。twin-size:39 inches X 74 inches (99cm X 188cm)full-size:54 inches X 75 inches(137cm X 190cm)queen-size:60 inches X 80 inches (152cm X 203cm)king-size:72 inches X 84 inches(183cm X 213cm)美國的常用容積單位是加侖,盎司和毫升。1加侖約等於3.8升。日常生活中還有一個特別常見的容積單位,盎司(oz)。1oz約等於30ml。做西餐時常用的一種度量器皿叫杯(cup),一杯是8oz,正好是一個利樂包(就是盒裝)伊利牛奶的量。一般買一套量杯就1/2杯,1/4杯,1/8杯的小勺都有了。有一個說法是:駕駛員如果要喝酒,合法限度是「one beer」。「1啤酒」為12盎司,相當於1杯半標準量杯。當然,還請切記: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美國常用的質量(重量)單位是磅,不是花錢那個英鎊,是「胖的」(pound)。1磅約等於454克,就是0.9斤。一個150磅的人就是130多斤。110磅的妹子身高差不多的話那算是相當瘦了。還有一個很常用的重量單位是盎司(對,它既是容積單位也是重量單位)。「盎司」是國際上通用的黃金計量單位,一盎司約相當於我國舊度量衡(16兩為一斤)的一兩,16盎司=1磅。日常生活中點牛排的時候,一般也是按盎司來點。按照國際標準,不帶骨的牛排一般為180 - 220克,帶骨的牛排為450 - 500克之間,換算成盎司大約是6-8盎司,15-18盎司。
一個人一餐到底能吃多少牛排?因人而異。比如,要一塊小牛排,有6盎司,來大的,就點9盎司。牛排館通常提供的菜單裡會包含的牛排有:菲力(Filet),西冷(Sirloin),肋眼(Rib-eye),T 骨(T-bone)。菲力:肉質最嫩的一種,是牛身上運動量最少的一塊,肉質少,因為每隻牛隻有一小塊所以價格偏貴,常常以 8-12oz 的 Filet Mignon 出現在菜單上。西冷:肉質偏嫩,略含油脂和肉筋,口感豐富,比較特別的 New York Sirloin 因為部位稍有不同,通常會油脂更多、口感更厚重些,推薦三至五分熟。肋眼:也叫肉眼,油脂偏高,好的牛肉會有漂亮的大理石狀油花,肉質有層次感,而且通常以 12-16oz 的分量出現在菜單上,常常也會有超過 20oz 的分量。T 骨:一邊是菲力一邊是西冷,天秤座救星,通常是超過 20oz 的兩人份的分量,而且價格通常比單點菲力和西冷要便宜。在餐廳我們常聽到用"客"來代表,是因為在中國點選牛排往往是套餐,"客"即是英文的KIT,意思也就是成(整)套的食品,一般有湯、沙拉、麵包、牛排、餐後甜點、水果等,所以用客來取代所有的餐點。所以「一客牛排」這個說法並不能確定牛排的大小。
很多人剛來美國的時候去超市買東西,每次都要把美元乘以7折合成人民幣,然後感慨一番好貴。生活時間長了,很多時候就不再做這種轉換,而是試著習慣。比如1磅肉就當1斤肉買,少一點也差不太多。其實作為對公制單位根深蒂固的所有移居人民都有兩種選擇:一是無論什麼單位都利用小學數學四則運算的底子轉換它;二是重新建立英制單位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映射。方便程度因人而異,而建立映射可能意味著漸漸地融入了當地的生活與文化。-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