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國農科院教授,果樹專家。1990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1995年從事果樹營養學研究,一直深入到農業第一線,理論聯繫實際,在全國南北果區建立了1200多個優質高效示範園。發表論文20餘篇,著書有《曹泳春務果論》和《果樹營養循環學》。
什麼是果樹的毛鬚根?果樹吸收根周身萌發的白色細小絨須。毛鬚根主要分布在樹冠垂直投影外圈,雖然在樹盤內也有少量的毛鬚根存在,但由於光照不足,土層陰涼,其吸水吃肥量較小,更新換代速度較慢。
果樹吸水吃肥只有一個「嘴巴」,沒有第二個。雖然果樹的葉片可以依靠細小的氣孔吸收少量的水肥,皮層也可以利用微弱的篩孔吸收少量的水肥,果實仍可以藉助緊縮的生長點吸收水肥,但它們都不能稱作是果樹的「嘴巴」。
果樹有四大根系:支撐根、呼吸根、吸收根和延伸根。果樹的根系生長,就好像人們吹圓柱形的氣球一樣,從後面不斷加粗往前延伸。
毛鬚根不屬於果樹營養循環系統的範疇,充其量可以稱作是果樹根系吸水吃肥的「嘴巴」,因為它永遠不會像其它根系一樣長成為粗根或大根。
毛鬚根是有壽命的,它的壽命只能維持7~8天,需要不斷地更新換代,毛鬚根一旦超過7~8天就將走向死亡,新生的毛鬚根就要代替那些衰老的或死亡的毛鬚根繼續吸水吃肥,這就叫果樹根系的「新陳代謝」。
毛鬚根吸收肥水,一是依靠土壤中的氧氣與地上太陽蒸騰作用產生的根壓,二是依靠土壤中的肥水與根系細胞質中的液體產生的濃度差。
如果土壤板結或大水漫灌,土壤的含氧量不足,高溫天氣,果樹往往容易產生葉片枯萎現象。如果肥水濃度過大,根系細胞質中的液體濃度過小,導致胞液倒流,發生「燒根」現象。
大根和粗根的生長依靠的是碳素合成營養,毛鬚根生長依靠的是葉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營養。毛鬚根不僅擔負著吸水吃肥的重任,而且還肩負著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的使命。根動芽萌,地下毛鬚根不萌發,地上枝條不萌芽。
人常說:白根有勁,黃根保命,黑根有病,灰根要命。大根和粗根要保持黃色,毛鬚根要保持白色。樹冠垂直投影外圈著生的毛鬚根每年要結合秋施基肥要斬斷一次,以利刺激生長,以免繡根慢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