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父母與孩子應該怎麼做?深度解答

2020-10-22 羅弗超輕粘土

特別喜歡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的解釋: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懂得接納原生家庭的不完美,也就懂得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學會打破原生家庭的桎梏,也就學會了創造自己的再生家庭。

羅弗巧樂卡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可能是伴隨一輩子的,尤其是負面影響。一個窮怕了的人,即使後來靠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不錯的生活,依然改不了摳門的習慣。一個從小就目睹了父母失敗婚姻的人,即使遇上靠譜的另一半,對結婚這件事也還是免不了擔憂。一個成長過程中總是被忽視的人,即使在某個領域有天賦,也會因為自卑,不敢掌握話語權。自己經常被責備,會讓一個人說謊害怕被責備,而自己成了責備別人的人或者成了討好型人格的人,力求不被責備,希望全世界都喜歡自己。你被什麼傷害過,就恐懼什麼。人對痛苦的記憶總是比快樂更深刻。

當我們認識到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之後,我們要正確對待:

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愛,那就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愛;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自己太多的錢,那就自己努力賺錢;如果原生家庭讓自己變得自卑,那就一點點學著變得自信。所謂成長,本來就是用自己的好,彌補之前的不好,用自己的愛,去彌補那些缺失的愛。不管發給你什麼牌,努力打好它,就等於做對了人生大部分事情。用自己的行為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擺脫原生家庭的桎梏,讓自己開心起來,自己有了小家庭之後,才有能力讓小家庭幸福。

所謂受傷的原生家庭,或許是原生家庭的父母也曾經遭受上一代家庭的傷害,才會讓子女受到傷害。作為受傷害的子女長大成家之後,一定要避免孩子再受到原生家庭的傷害。

做了父母,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呢?

我覺得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離不開家庭的和睦幸福感。爸爸給媽媽無條件的愛的支持,做到全然的包容接納又不失尊重。爸爸給媽媽的愛會讓媽媽有安全感,情緒穩定。媽媽穩定的情緒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孩子在生理和情感上,對媽媽充滿了依戀和依靠,媽媽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媽媽穩定的情緒會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深深的愛和安全感。媽媽穩定的情緒也能給到丈夫更多的支持,讓家庭氛圍更和諧。這種家庭裡愛的正常流動對孩子生命的成長是一種滋養,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恩愛,和諧的父母關係是最首要的。愛情是建立婚姻的首要前提,這一點很重要!

父母能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固然重要,一個有愛的環境更為關鍵。物質環境可能在未來發生變化,寶貴的品質卻能令人終生受益。

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並把自己良好的品質、拼搏進取的精神傳遞下去,這就相當於給了他們一生幸福的資本。

孩子的成長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這個過程能有父母的陪伴與引導,孩子就有了強大的後盾,在父母的引導下克服困難,有助於培養孩子堅毅的品質和自信心。

父母對孩子的期許也不能過高,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將來能夠幸福就足夠了。多陪伴孩子,用愛澆灌的孩子總不會太差。想要啟發孩子智力,可以陪孩子玩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百種主題多種造型,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越玩越聰明,還能提高孩子的學習專注力,學習更省力,這也是父母最期望的。

原生家庭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土壤,土壤好,才能長出好苗結出善果,孩子才有可能有一個幸福的人生。羅弗巧樂卡:希望每個原生家庭都幸福。

相關焦點

  •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好的童年不是一味的保護,溺愛,而是經歷挫折與磨難
  • 用拉黑來「教育」父母:真的是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嗎?
    起因是一位博主在視頻中,表達了「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但這種一味強調以拉黑懲罰為手段的暴力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嗎?不會有一點副作用?其結果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像父母,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活成父母的plus版,還自以為已經擺脫了原生家庭的影響。
  • 對原生家庭的深度解析
    ,首先聯想到的一個概念就是「童年創傷」似乎原生家庭,就成了創傷的代名詞。我們不可能在完美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不管怎樣的原生家庭,都會伴隨著一定程度的童年創傷。對原生家庭父母的批判聲音也越來越多,父母皆禍害,都是父母的錯。近些年來,我接到的個案也越來越多的呈現這種思想影響下的一些不良社會現象,例如;孩子毆打,辱罵父母,並且把這種錯全部歸結到之前父母對他的傷害上。父母面對這種現象也是深深的無奈,一方面,覺得確實自己之前確實做錯了,可是已經做錯了,怎麼改呢。
  • 初為父母可能不完美,原生家庭的傷害應該就此停止了
    所以,說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好鄰居、好朋友、好愛人,來溫暖,來鼓勵,幫助你走出陰影。更多人的很多年都無法擺脫它帶來的陰影,儘管奮力掙扎,最終還是會沉溺下去。說到原生家庭,最近一段時間的話題似乎越來越多,有關於關於原生家庭的小說,也有關於它的電視劇,它的問題受到很多人關注。尤其是父母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和家庭教育的方式。
  • 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原生家庭」?家長需要了解
    文/樂樂媽(本文是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和分享)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就像沒有完美的個人。不管你對原生家庭是感謝還是怨恨,它對我們的影響都不可謂不深遠。,應該給孩子創造怎麼樣的原生家庭呢?其實物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家庭要有愛,爸爸愛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愛,也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家人之間彼此關心,愛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他才會更有力量去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同時,相處的模式上,少一點指責,多一些肯定和鼓勵。
  • 請給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遠離原生家庭的傷害~~
    原生家庭,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是我們最熟悉的環境。我們可以發現都是由一張白紙一樣開始長大的嬰幼兒,性格習慣都各不相同,毋庸置疑,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千奇百怪,在不同家庭環境教養出來的孩子,呈現了不同的樣子,人生也走向不同的道路。有研究發現,原生家庭給孩子的印記可以追溯嬰兒時期,可見原生家庭的種種對人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原生家庭》:有毒的家庭應該被看見,有毒的父母就是不愛孩子
    最近這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我們對自己的原生家庭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們中國人都信奉家醜不外揚,所以很少會對別人講家庭的事情,尤其是不好的事情。然而不講不意味著不存在,逃避也不意味著擺脫,有太多的家庭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也有太多的孩子受著家庭的傷害。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多重要?父母的恩愛程度,影響孩子後天發展
    學校是輔助孩子成才的機構,然而家庭,則是養育孩子成人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境。孩子從出生到成長為人,陪伴孩子最長的始終是原生家庭。孩子的性格或許會受到父母基因的影響,然而真正的性格養成主要是孩子在後天所見所為而一步步養成的,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深遠而漫長的。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經常看到同樣來自不夠幸福的單親家庭,有的人可能從此悲觀、抗拒結婚,也有的人依舊滿懷憧憬,甚至總結父母婚姻的失敗之處,提高自己經營婚姻的能力,擁有快樂的再生家庭。如果說財富是黃金,那麼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座金礦,父母不用刻意做什麼,只要踏踏實實的努力做給孩子看,我們的孩子一定差不了。
  • 珍愛網徵婚知曉了原生家庭子女與父母對於戀愛的看法
    一、原生家庭父母期待的子女的另一半父母本就對孩子不放心,而原生家庭父母更是如此,珍愛網徵婚了解到有14.57%的父母表示他們不希望自己子女成婚之後與自己相隔很遠,因為如果距離太遠他們就沒有辦法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孩子了;有10.56%的人則表示,不管對方究竟是怎樣的,只要彼此相互喜歡並且能夠擁有屬於他們的房產
  • 作為父母,別讓你的孩子經歷你童年的「原生家庭」陰影
    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今天討論這個問題,其實也是多半從我自己的家庭環境中感慨而來。所謂的原生家庭並不是貶義的代名詞,而是說你在擁有自己的個人小家庭之前,你生活的環境對你個人的性格塑造上有哪些影響,這個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從我個人原生家庭中,對我的性格塑造和脾性上還是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焦躁、暴力也會不自信。
  • 那些「帶不出門」的娃,原生家庭大多有這3特徵,父母要懂得反思
    很多父母都把振興家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既希望他們健康快樂,又盼望學業有成又或者擁有一技之長,將來能光宗耀祖。原生家庭有這3種特徵,孩子可能「帶不出手」,父母要懂得反思不嚴於律己的家庭,父母本身自律性就不強,孩子出門也無視規矩,沒大沒小,不僅帶不出去也會招人煩。
  • 原生家庭的殤,正在一步步毀掉自己的孩子
    中國自古有「龍生龍,鳳生鳳」之說,其實所謂龍鳳,並不專指孩子以後的社會地位和成就,還指一個人從家庭帶來的、骨子裡的人生觀、價值觀、生活態度等,這種態度很多是根深蒂固,很難改變的。從一個人身上,就可以看到他的原生家庭、他成長的環境。所以,為人父母,你的處世之道、你的教養方式都將深深的影響自己的孩子。
  •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一生,想要讓孩子健康長大,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前言:「原生家庭」這個詞,大家肯定是聽過無數遍了,這種家庭中的小孩子,多少都會有心理方面的問題,據育兒專家研究的數據表示,75%以上的原生家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中,還是參加工作之後,都很難融入人群中去,可見這種家庭對於一個孩子的感染,有多麼的可怕。
  • 原生家庭關係對一個人的影響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備受關注,心理諮詢行業會頻繁使用,喜歡心理學的人們也會在平時的聊天中提到,各影視劇也會經常將原生家庭的問題戲劇化的展現,也是引起了極大地共鳴。原生家庭就是指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們,原生家庭。原生家庭這個詞語沒有任何的貶義,由於父母知識水平和自己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影響著自己的孩子,這樣的情況是無法避免的,它像影子一樣影響著我們,甚至可能也會伴隨我們一生。
  • 孩子,是療愈父母原生家庭創傷的人間天使
    接連幾天都收到多位朋友的傾訴求助,雖然他們的遭遇多少有些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關係導致了緊張的親子關係。覺得有必要就當前親子關係和父母原生家庭的關係做些梳理,希望能讓更多的朋友們因此而受益。除此之外,在早已為人父母的眾多人群中,因為錯誤的原生家庭教育而深受其害的父母也不在少數
  • 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若有這4個表現,父母應該反思
    原生家庭帶給一個人的影響是一生的,很多人成年之後的性格以及發展路線都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給他帶來的影響,現在很多成年人都非常痛苦,因為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的影響都是消極的。對於孩子來說,家庭雖小但卻是他的全部,孩子在家裡不僅能夠學會生活技能,並且也跟著父母學著如何為人處事,未來的人生觀與婚姻觀都是由父母教會他的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深遠的。
  • 原生家庭成為背鍋俠,是不是影視作品的錯?
    何謂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在子女還沒有組成新的家庭的情況下,它們和自己的父母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便會用來泛指原生家庭。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讓孩子知道,無論在家或者在社會上,有很多行為規範是要遵守的。第二,對角色進行指導。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社會角色要扮演,怎麼做一個學生、怎麼做子女,都需要父母給孩子一定的溝通、展示、引導。第三,形塑價值觀和情緒基礎。就是價值觀的養成,以及如何表達喜怒哀樂。
  •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枷鎖,想要斬斷,就從學會和父母對峙開始
    有位名人曾說過,「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帶來的影響也會伴隨孩子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經典語錄中,有這樣一則名言:「父母要想培養孩子一個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營造一個輕鬆和睦的家庭」。
  •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究竟有著怎樣的毒,腐蝕了孩子幸福的本能
    演員劉玉翠,受家庭的影響,直言只相信愛情不相信婚姻,面對與自己相戀長達20年男友的求婚,她還是無法戰勝內心的恐懼,如今五十多歲的她仍是單身一人。原生家庭究竟是有怎樣的毒,腐蝕了孩子獲得幸福的本能,在《原生家庭》中我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