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5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對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全校對外開放與合作戰略工作進行全新規劃和整體部署,6月22日,復旦大學召開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復旦大學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校黨委書記焦揚主持會議並講話,復旦大學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校長許寧生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外國留學生工作處、發展研究院以及上海醫學院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分別就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涉外人員管理原則、因公出國出境管理原則、重點合作項目的推進、港澳臺工作、外國留學生管理、智庫國際合作與交流、上海醫學院外事工作等內容進行了匯報和討論。會議還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布達佩斯校園籌建工作的重要方案。
許寧生指出,自2018年召開對外開放工作會議以來,學校在對外開放各項工作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並對大外事工作理念、站位、成效予以肯定。他指出,當今疫情對各國各高校的外事工作均有影響,要努力創新工作方式,儘快針對國際合作交流的線上活動提出完善方案;要根據復旦優勢特長推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鞏固與東南亞、東北亞的合作布局,推進與劍橋大學、雪梨大學等重點合作項目,維護已有聯盟關係。他對布達佩斯校園建設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體建議,強調要按照「世界一流」目標和站位、從國家使命擔當出發建設海外校園。他還代表學校對上海醫學院的外事工作表達支持,期待未來五年醫科對外開放與合作更上一層臺階。
焦揚在總結講話中對近一年多來學校對外開放工作的成效表示肯定,並對下一階段外事和港澳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明方向,增定力。全校對外開放工作要堅決貫徹從國際交流為重向高質量國際合作為主轉型、從服務型向發展型升級的導向定位。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開展更寬領域、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也要堅持底線思維、保持定力,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準備。
▌二是防風險,補短板。要繼續抓好境外疫情防輸入工作,堅持分類、精準管理,並主動服務國際抗疫合作;鞏固和制度化前期行之有效的做法,使網絡國際交流更加日常化常態化;重視風險防範,補齊開放環境下的育人短板。
▌三是上能級,打品牌。要發揮傳統優勢,擴大突破口、鞏固登陸場、做大增長點,把價值取向、戰略目標轉化為能夠見效的項目。要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布局整合、服務國家戰略,在提升諮政能級上再突破、推進人文交流上再發力、加大學科參與上再拓展、建強合作機制上再創新。要讓「留學中國」「留學復旦」品牌名副其實,讓復旦成為「留學中國」的最優選項之一,成為上海建設「卓越全球城市」的靚麗風景。
▌四是抓落實,強機制。要真正發揮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全校外事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讓大外事格局運作有力順暢。要壓實院系外事工作主體責任,發揮「三線聯動」優勢,真正形成全校推進國際合作的合力,構建全口徑一體化的外事管理體系。她最後強調,學校黨委已經全面啟動「十四五」大調研,外事工作條線要認真組織調研,堅持高站位起步、高水平建設、高質量推進,以對外開放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積極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走向世界高等教育舞臺中央。
本次會議是繼2018年學校召開第二次外事領導小組會議、對外開放工作會議後又一次重要外事工作會議,也是復旦大學貫徹落實2019年年底召開的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精神及上周剛剛印發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繼續加快和擴大對外開放工作的一次重要動員部署。出席會議的還有常務副校長桂永浩、校黨委副書記許徵、副校長陳志敏、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國際合作與交流處、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外國留學生工作處等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
來 源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
文 字
陳肖
攝 影
萬強
編 輯
李閃
原標題:《復旦大學召開外事暨港澳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