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牽一帶盡展『六大文化』,博匯絲路彰顯『厚道運城』。」運城市巧借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舞臺,在組織13家企業20類百餘件文創精品參展的同時,積極開展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活動,舉辦優秀傳統文化推介及文創藝術品拍賣會,進行新鄉賢「鳳還巢」懇談,吸引24家在深央媒、深媒及網絡媒體爭先報導,充分展現「厚道運城」時代風採,收到了良好效果。
用創意塑造亮點
為在十四屆深圳文博會上充分展示河東人類遠古文化、農耕源頭文化、黃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東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運城市創新思路、策劃亮點,著力提高籌備工作標準,有力保障了參展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在參展方案制訂上,運城市改變過去單一攜產品參展的普遍模式,大膽設想、先行先試,先後拿出「關於河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基地推介」「關於現代文創精品拍賣」「關於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和「新時代河東文化絲路行」四套工作方案,對參展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最後優中選優。經運城市委宣傳部部務會研究敲定實施運城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和運城優秀傳統文化推介及文創精品拍賣兩項活動,並把新鄉賢「鳳還巢」活動融於其中。在工作整體推進上,運城市貫徹壓縮程序、減少人數、擴大宣傳的原則,由專人負責,高效推進,充分發揮在深新鄉賢資源優勢,在參展工作中踐行「鳳還巢」計劃,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項任務;在加大宣傳力度上,運城市以講好厚道運城故事為中心,利用各種渠道,聯繫在深央媒、深媒、自媒體、平面媒體及運城本土媒體,全面報導參展文博會亮點工作,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講好厚道運城故事,傳播河東聲音,展示運城形象。
用文化佔領市場
深圳文博會上,運城代表團以「加快發展、跨越提升、文化強市」為主題,以「厚道運城」為主線,充分利用深圳文博會這個平臺,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委宣傳部文化市場主體提升「四項工程」和運城市實施「龍騰虎躍」「群星燦爛」和「鳳還巢」三個發展計劃方案,著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基地,開展了「六大文化」產品展示、優秀傳統文化推介、文創精品拍賣、走訪特區明星企業和同業協會等系列活動。他們還組織宇達青銅、新絳石雕、雲雕漆器、絳州澄泥硯等企業20類百餘件文化工藝精品,在主會場文化產業綜合館山西展廳、非遺館一一亮相,集中展示了河東「六大文化」的產業形態和創意元素,彰顯了河東悠久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項目推介環節,運城市採取縣長推介、部長推介、董事長推介等多種形式,組織100多位來自香港、深圳商界的精英和運城籍新鄉賢代表雲集鵬城,現場感受河東固有的關公忠義文化、裴氏家風文化、李家慈善文化、絳州府衙文化的時代音符,發布河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的遠景規劃,最大限度地激發商家的投資熱情。文創藝術品拍賣活動中,運城市精心選擇了9件代表運城非遺國粹、雕刻精華、青銅之戀的文創藝術精品,策劃推介折頁前期散發預熱,製作展板現場展示推介,租賃展櫃現場集中亮相,播放視頻資料展現工藝流程,並由拍賣師、工藝師對拍品進行推介。其中螺鈿《冰裂梅紋捧盒》、雲雕《剔犀福祿瓶》、澄泥硯《靈猴獻瑞》、銅藝《舞》、木雕《九龍》、金錢石《福祿如意》、雕塑《關公五十三歲真跡金像》等藝術品製作精良、技藝精湛、造型獨特,承載著河東五千年文化深厚底蘊,受到與會者的強烈追捧,相繼花落鵬城,找到了藏家。參加拍賣會的20名運城籍新鄉賢代表群情激昂,興致滿滿,紛紛建言獻策,發起「鳳還巢」懇談行動,深圳萬象人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漢斌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對家鄉有著深厚的鄉土情懷,渴望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人脈優勢,感恩家鄉、回報家鄉,為助推運城文化發展、實施河東文化走出去戰略貢獻才智和力量」。
用活動延伸成效
運城代表團在展覽、推介、拍賣的基礎上,還通過各種形式,全方位體驗特區文化盛宴,擴大參會成效。運城文藝輕騎兵利用推介拍賣空隙,以相聲、歌曲等形式,現場表演《話說運城》《河東頌》《厚道運城》《河東人間天堂》等短小劇目,用文藝形式傳播河東文化元素,展示「厚道運城」文藝繁榮景象,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與喝彩。代表團全體人員及企業走進深圳華強方特集團,參觀學習特區明星企業在構建華夏文明樂園、動漫產業園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讓河東文化企業進一步體驗深圳創意、深圳速度、深圳發展特質,逐步做大做強,完成「小升規」工程和「群星燦爛」「龍騰虎躍」計劃。同時,與會文化「群星」企業及時與深圳商業美術促進會、深圳文化進出口行業協會、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等同業會,進行面對面座談溝通交流,以「結對子」「手拉手」的形式,籤訂了文創產品高端創意合作計劃和文創產品走出去戰略合作協議,扶助河東文化「群星」企業不斷向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之路邁進,助推運城文創產品「走出去」,讓運城文創精品帶著「六大文化」核心價值,通過特區窗口走出國門、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使「厚道運城」文化名片逐步成為全球華人對運城的共同認知,使古老的河東文化儘快走向世界。各縣(市、區)及市直分團也自我加壓,紛紛依託深圳文博會平臺,依據各自實際,廣泛組織學習參觀考察活動,進一步深化參展參會成效。運城市文化局組織了公共文化設施「五館一場」考察活動;河津市走訪了新鄉賢文化企業;永濟市組織參觀了文博會大芬油畫村等分會場活動;聞喜縣組織了「弘揚新鄉賢精神,落實『鳳還巢』計劃」懇談會等等。
用故事彰顯魅力
深圳文博會期間,運城市代表團以「厚道運城」故事為亮點,以宣傳推介為抓手,組織24家在深媒體,對代表團參會參展及主題活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多批次系列報導,集中展示了河東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參會前,代表團組織專人對活動報導情況進行充分醞釀,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報導方案。活動中,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召開報導工作會議,明確每日報導亮點,適時進行安排部署,督促工作人員多方協調聯繫各級媒體,儘快形成立體報導網絡,強力推進工作落實。活動後,代表團報導組及時溝通聯繫媒體,匯總各方報導信息,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其中深圳衛視最具影響力的五檔王牌節目深圳都市、財經、公共(粵語頻道)、娛樂等對運城參會河東情況分別進行了專題報導;深圳報業五大媒體同時採訪報導,多家網絡媒體重點報導,宣傳效果覆蓋深圳及全國上億人次,傳播了古老河東「六大文化」,彰顯了魅力運城無限風採。
正如王志峰所講,要充分藉助文博會這個大平臺,吸收先進的創意和經驗,助推河東悠久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大運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之力。(記者 王荔 通訊員 馬淮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