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河東「六大文化」的深圳表達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文牽一帶盡展『六大文化』,博匯絲路彰顯『厚道運城』。」運城市巧借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舞臺,在組織13家企業20類百餘件文創精品參展的同時,積極開展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活動,舉辦優秀傳統文化推介及文創藝術品拍賣會,進行新鄉賢「鳳還巢」懇談,吸引24家在深央媒、深媒及網絡媒體爭先報導,充分展現「厚道運城」時代風採,收到了良好效果。

  用創意塑造亮點

  為在十四屆深圳文博會上充分展示河東人類遠古文化、農耕源頭文化、黃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東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六大文化」品牌,運城市創新思路、策劃亮點,著力提高籌備工作標準,有力保障了參展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在參展方案制訂上,運城市改變過去單一攜產品參展的普遍模式,大膽設想、先行先試,先後拿出「關於河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基地推介」「關於現代文創精品拍賣」「關於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和「新時代河東文化絲路行」四套工作方案,對參展工作進行頂層設計,最後優中選優。經運城市委宣傳部部務會研究敲定實施運城文化「群星」企業進特區「手拉手」和運城優秀傳統文化推介及文創精品拍賣兩項活動,並把新鄉賢「鳳還巢」活動融於其中。在工作整體推進上,運城市貫徹壓縮程序、減少人數、擴大宣傳的原則,由專人負責,高效推進,充分發揮在深新鄉賢資源優勢,在參展工作中踐行「鳳還巢」計劃,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項任務;在加大宣傳力度上,運城市以講好厚道運城故事為中心,利用各種渠道,聯繫在深央媒、深媒、自媒體、平面媒體及運城本土媒體,全面報導參展文博會亮點工作,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講好厚道運城故事,傳播河東聲音,展示運城形象。

  用文化佔領市場

  深圳文博會上,運城代表團以「加快發展、跨越提升、文化強市」為主題,以「厚道運城」為主線,充分利用深圳文博會這個平臺,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委宣傳部文化市場主體提升「四項工程」和運城市實施「龍騰虎躍」「群星燦爛」和「鳳還巢」三個發展計劃方案,著力打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基地,開展了「六大文化」產品展示、優秀傳統文化推介、文創精品拍賣、走訪特區明星企業和同業協會等系列活動。他們還組織宇達青銅、新絳石雕、雲雕漆器、絳州澄泥硯等企業20類百餘件文化工藝精品,在主會場文化產業綜合館山西展廳、非遺館一一亮相,集中展示了河東「六大文化」的產業形態和創意元素,彰顯了河東悠久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無窮魅力。

  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項目推介環節,運城市採取縣長推介、部長推介、董事長推介等多種形式,組織100多位來自香港、深圳商界的精英和運城籍新鄉賢代表雲集鵬城,現場感受河東固有的關公忠義文化、裴氏家風文化、李家慈善文化、絳州府衙文化的時代音符,發布河東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的遠景規劃,最大限度地激發商家的投資熱情。文創藝術品拍賣活動中,運城市精心選擇了9件代表運城非遺國粹、雕刻精華、青銅之戀的文創藝術精品,策劃推介折頁前期散發預熱,製作展板現場展示推介,租賃展櫃現場集中亮相,播放視頻資料展現工藝流程,並由拍賣師、工藝師對拍品進行推介。其中螺鈿《冰裂梅紋捧盒》、雲雕《剔犀福祿瓶》、澄泥硯《靈猴獻瑞》、銅藝《舞》、木雕《九龍》、金錢石《福祿如意》、雕塑《關公五十三歲真跡金像》等藝術品製作精良、技藝精湛、造型獨特,承載著河東五千年文化深厚底蘊,受到與會者的強烈追捧,相繼花落鵬城,找到了藏家。參加拍賣會的20名運城籍新鄉賢代表群情激昂,興致滿滿,紛紛建言獻策,發起「鳳還巢」懇談行動,深圳萬象人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漢斌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對家鄉有著深厚的鄉土情懷,渴望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人脈優勢,感恩家鄉、回報家鄉,為助推運城文化發展、實施河東文化走出去戰略貢獻才智和力量」。

  用活動延伸成效

  運城代表團在展覽、推介、拍賣的基礎上,還通過各種形式,全方位體驗特區文化盛宴,擴大參會成效。運城文藝輕騎兵利用推介拍賣空隙,以相聲、歌曲等形式,現場表演《話說運城》《河東頌》《厚道運城》《河東人間天堂》等短小劇目,用文藝形式傳播河東文化元素,展示「厚道運城」文藝繁榮景象,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與喝彩。代表團全體人員及企業走進深圳華強方特集團,參觀學習特區明星企業在構建華夏文明樂園、動漫產業園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讓河東文化企業進一步體驗深圳創意、深圳速度、深圳發展特質,逐步做大做強,完成「小升規」工程和「群星燦爛」「龍騰虎躍」計劃。同時,與會文化「群星」企業及時與深圳商業美術促進會、深圳文化進出口行業協會、深圳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等同業會,進行面對面座談溝通交流,以「結對子」「手拉手」的形式,籤訂了文創產品高端創意合作計劃和文創產品走出去戰略合作協議,扶助河東文化「群星」企業不斷向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之路邁進,助推運城文創產品「走出去」,讓運城文創精品帶著「六大文化」核心價值,通過特區窗口走出國門、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使「厚道運城」文化名片逐步成為全球華人對運城的共同認知,使古老的河東文化儘快走向世界。各縣(市、區)及市直分團也自我加壓,紛紛依託深圳文博會平臺,依據各自實際,廣泛組織學習參觀考察活動,進一步深化參展參會成效。運城市文化局組織了公共文化設施「五館一場」考察活動;河津市走訪了新鄉賢文化企業;永濟市組織參觀了文博會大芬油畫村等分會場活動;聞喜縣組織了「弘揚新鄉賢精神,落實『鳳還巢』計劃」懇談會等等。

  用故事彰顯魅力

  深圳文博會期間,運城市代表團以「厚道運城」故事為亮點,以宣傳推介為抓手,組織24家在深媒體,對代表團參會參展及主題活動情況進行了全方位、多批次系列報導,集中展示了河東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參會前,代表團組織專人對活動報導情況進行充分醞釀,制定切實可行的宣傳報導方案。活動中,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召開報導工作會議,明確每日報導亮點,適時進行安排部署,督促工作人員多方協調聯繫各級媒體,儘快形成立體報導網絡,強力推進工作落實。活動後,代表團報導組及時溝通聯繫媒體,匯總各方報導信息,進一步擴大宣傳效果。其中深圳衛視最具影響力的五檔王牌節目深圳都市、財經、公共(粵語頻道)、娛樂等對運城參會河東情況分別進行了專題報導;深圳報業五大媒體同時採訪報導,多家網絡媒體重點報導,宣傳效果覆蓋深圳及全國上億人次,傳播了古老河東「六大文化」,彰顯了魅力運城無限風採。

  正如王志峰所講,要充分藉助文博會這個大平臺,吸收先進的創意和經驗,助推河東悠久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大運城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文化之力。(記者 王荔 通訊員 馬淮鎮)

相關焦點

  • 【聚焦文博會】「厚道運城」文化摞響深圳文博會
    金羊網訊 記者沈婷婷攝影報導:在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之際,山西運城代表團在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的帶領下,滿載厚道運城之人類遠古文化、農耕源頭文化、黃河根祖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河東民俗文化、紅色革命等「六大文化」品牌,參會參展、推介招商,受到了國內外客商的廣泛讚譽和青睞。
  • 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旗艦店,帶你雲遊關公故裡
    運城文化和旅遊局與攜程聯袂推出「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旗艦店」,將運城的景點、酒店、人文薈萃、非遺特色、地道美食融匯聚合,在旗艦店中,可以找到詳細的運城攻略,了解地道美食,入住品質酒店,足不出戶,就能將旅途安排的妥妥噹噹。
  • 山西運城有這些美食值得品嘗
    山西運城這座城市古稱河東,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這些悠久的文化也造就了運城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運城的美食數不勝數,獨具風味,深受大家的喜愛,嘗過運城美食的人都對此讚嘆不已。今天就隨小編一同走進山西運城,去探索一下那些值得品嘗的河東美食吧!
  • 運城博物館:以星雲之勢託起厚重河東
    山西運城,大運之城。 傳承中國文化脈絡 品味河東文博雅韻 一走進運城博物館各展廳,序言就自信滿滿,非常打動人,「滔滔黃河,萬古奔流,及至三晉,孕育出這一片熱土。
  • 厲行節約見行動 杜絕浪費樹新風山西運城「文化謝師」共築中國夢
    山西運城:以「文化謝師禮」激勵青年學子愛黨、愛國、愛生活本報訊(記者 通訊員姚江鴻)沒有觥籌交錯,沒有推杯換盞……「謝師!」隨著主持人的話音,50多名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學生齊刷刷深躬60秒,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這是9月6日晚發生在山西運城河東故事小區的一幕。
  • 感恩深躬替代謝師宴 山西運城興起新風尚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50多名2020年剛考上大學的學生齊刷刷深躬60秒,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這是9月6日晚發生在山西運城河東故事小區的一幕。當日,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等舉辦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的「文化謝師禮」,邀請小區高考學子的老師參加,讓學生們用自編自演的歌舞、自己寫成的詩歌等多種文化形式,為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自己加油鼓勁,向辛勤培育學生們成才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
  • 觀央視《跟著書本去旅行·行走河東》古中國文化徵稿通知
    山西運城,是堯、舜、禹最早建都的地方,這裡最早稱「中國」,地處山西省、陝西省、河南省三省交界。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山西時,在做有關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重要指示時,5次提到運城。運城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2處,數量居全國地級市首位;有跨越時空的人類遠古文化、有光耀千秋的黃河根祖文化、有源遠流長的農耕源頭文化、有影響深遠的宗教信仰文化、有獨具特色的河東民俗文化、還有彪炳史冊的紅色革命文化。這裡流傳著堯王訪賢、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伯樂相馬等優美動人的傳說。
  • 山西運城:激活鄉土文化,書寫鄉風文明新坐標
    這是山西運城市以鄉風文明為抓手,聚集全社會崇德向善、向上、向美的正能量,積極追求創造新時代文明新生活的一個縮影。  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底在於農耕文明和鄉村文化。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山西運城如何注重發揮鄉土文化作用,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 山西運城鹽池發現北宋時期鑄錢母錢
    山西運城鹽池發現北宋時期鑄錢母錢1/4) "← →"翻頁 近日,山西運城兩名鹽文化愛好者景曉雄
  • 山西運城: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文化謝師禮」引領新風尚
    隨著主持人的話音,50多名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學生齊刷刷深躬60秒,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這是2020年9月6日晚發生在山西運城河東故事小區的一幕。當日,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鼎鑫·綠源愛心會舉辦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的「文化謝師禮」,邀請小區高考學子和老師參加。
  • 山西運城:以「文化謝師禮」激勵青年學子愛黨、愛國、愛生活
    這是9月6日晚發生在山西運城河東故事小區的一幕。當日,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鼎鑫·綠源愛心會舉辦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的「文化謝師禮」,邀請小區高考學子的老師參加,讓學生們用自編自演的歌舞、自己寫成的詩歌等多種文化形式,為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自己加油鼓勁,向辛勤培育學生們成才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
  • 山西運城:「文化謝師禮」取代「謝師宴」 用行動厲行節約杜絕浪費
    優秀老師捧著學生送來的鮮花這是9月6日晚發生在山西運城河東故事小區的一幕。當日,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鼎鑫·綠源愛心會舉辦主題為「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的「文化謝師禮」,邀請小區高考學子的老師參加,讓學生們用自編自演的歌舞、自己寫成的詩歌等多種文化形式,為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自己加油鼓勁,向辛勤培育學生們成才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
  • 山西運城訪古遊記——從一首詩說一座城
    詠河東 標題,詠河東,運城古稱河東,意為黃河以東,唐代詩人柳宗元,因故鄉於此,又被稱為「柳河東」,運城位於黃河中遊的大轉彎處,黃河自黃土高原上,晉陝大峽谷之後,繞運城,流向由從北向南轉為從西向東,一路奔流入海。
  • 厲行節約見行動 杜絕浪費樹新風 運城「文化謝師」共築中國夢
    厲行節約見行動 杜絕浪費樹新風山西運城「文化謝師」共築中國夢 山西新聞網運城頻道訊(記者 李鄭雲 通訊員姚江鴻)沒有觥籌交錯,沒有推杯換盞……「謝師!」隨著主持人的話音,50多名今年剛考上大學的學生齊刷刷深躬60秒,向辛勤培育他們的老師表達感恩之情。
  • 山西運城有哪些必去的旅遊景點?
    運城位於山西省最南端,也被稱為晉南,或者河東;最近幾年,隨著考古的發現,在運城市轄的垣曲縣境內,發現了世紀曙猿的化石,推翻了人類起源在非洲的說法;又在芮城縣發現了中國境內人類最早用火的實物證據。如果你對人類的起源和文明發展過程感興趣的話,來運城旅遊不能不去看看這兩個遺址。
  • 山西運城:校園裡飛出的百靈鳥
    她曾為山西拍攝的電視連續劇《棗樹溝》演唱主題歌《黃河裡有水黃河裡流》,此歌曾在央視八套《影視金曲》欄目中播放;她曾榮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山西賽區民族唱法第二名,首屆中國青年演藝新人大獎賽聲樂金獎……祁霞的演唱富有真情,並體現著她對於歌曲的獨特理解。她曾應邀在首都北京大型慶典上放歌《我的娘親》。
  • 運城河東東街延長線片區規劃出爐,空港大南區現狀如何?
    運城河東東街延長線(運三高速以東的部分)修通已經5年了,路寬百米以上,雙向10車道,可以算是運城主城區最寬的道路。河東東街延長線路盡頭距離呼北線209國道約300米,離夏縣的裴介鎮只有1.5公裡,是鹽臨夏一體化的主戰場。
  • 遊運城博物館感悟厚重河東
    來源:運城新聞網7月30日,家長們帶著孩子在運城博物館參觀,品味河東歷史,感悟厚重文化底蘊。
  • ...運城大型民族交響樂《關公頌》在國家大劇院演出
    作曲——《關公頌》出自國家一級作曲家、指揮家景建樹之手,作為山西聞喜人,景建樹對關公、關公精神、關公文化有著特別的感情,為創作《關公頌》他多次在運城鄉間採風,賦予這部作品最深沉的情感和期待;素材——景建樹選擇了用蒲劇音樂作為創作的主要素材,選用關公故裡的鄉音進行創作讓整部作品的情感更為質樸、情緒更為豐沛;演出——本次《關公頌》由山西省運城市音樂家協會民族樂團與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攜手呈現,能夠用自己的音樂將關公故事呈現給大家
  • 中國特產美食——山西——運城
    運城,古稱河東,因「鹽運之城」得名,素有「五千年文明看運城」的說法,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女媧補天、黃帝戰蚩尤、舜耕歷山、禹鑿龍門、嫘祖養蠶、后稷稼穡等傳說均發生在運城。運城是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湧現出了張儀、司馬遷、薛仁貴、王勃、王之渙、王維、柳宗元、司馬光等文武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