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云亦云,是可恥的&童年是誰的童年

2021-02-07 我在小學教語文

《童年論》難啃,但我們都曾擁有過童年。理論枯澀,生活卻是無比生動鮮活地存在過。大道理我必定說不過這本書,那就隨便聊聊吧!我現在的學生裡有一個很特別的孩子,他是一個總有無數奇怪想法、新奇理論的人,他以獵奇為樂,大多數時候竟還能自圓其說。實話實說,他的確給中規中矩地課堂增加了許多變數和難度,但我卻偏偏在每節課都願意聽他多說那麼幾句。回想自己童年階段,也是一個好奇心極重的孩子,同時也是一個愛和老師唱反調的學生。不知道為什麼從小就不喜歡人云亦云,即使長大後迫於諸多現實因素需要學會順應,卻難以熨平心頭的這根刺。所以,面對這個學生,我很期待他的小腦袋裡還裝著什麼不同尋常的想法,我想保護他「敢於發聲」的個性,畢竟敢想敢做是很多成年人都難以擁有的勇氣。童年時期的孩童因為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局限性,讓他們並不具有更多地發言權,可我們往往會忽略,發言權被剝奪將直接導致了其獨立思考能力的缺失。我們總是聽到家長會這樣抱怨:「我們家孩子沒什麼理想,什麼也不感興趣。」在說出這句話之前,你是否也曾對孩子一個新奇的想法說過「每天就有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怎麼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你是否也曾對孩子熱愛的興趣愛好說過「淨整些沒用的,這些能讓你多考幾分,還是多賺幾個錢?」當你一次次地用這樣的話語擊垮孩子心中的理想堡壘,你憑什麼要求他長大後還能懷揣著偉大的理想抱負呢?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老紀曾經用「驢拉磨」比喻過我們這一代孩子的成長。給你套上韁繩,蒙上眼睛,告訴你你只有這一種方式走下去。我們在父母的諄諄叮囑中努力學習,考大學、考研究生、找一個穩定且體面的工作,最後再找一個「好人」結婚生子,完成自己中規中矩、不曾出錯的一生。當我聽到這段話時,我的內心十分沮喪,因為我很羞愧自己從未思考過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也沒有為此向父母、向命運抗爭過。我不希望我們現在面對的這群孩子,在他們的童年也經歷「驢拉磨」式教育,如果他們中的一些人註定要選擇最艱難的路通往羅馬,但我希望那是他們真正熱愛的。

《童年論》懵懵懂懂地讀完,雖然仍有不懂之處,但仍給我震撼。童年,給我的印象是美好的、燦爛的,是需要保護的。面對著孩子,我也常說:「為了你好。」讀完書才意識到,我並不是真的懂童年,甚至,有時候打著愛的名義來進行控制。

 

教室、校園雖然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但是為了安全,一直強調不能跑、不能追、不能滾等等。自己認為是保護孩子,讀完書,才知道自己的這個認識是如何來的——

隨著18世紀和19世紀兒童的形象轉向天真的兒童,兒童被保護的需要得到越來越多的表達。成人關閉了一些對孩子有風險的場所,建立界限,通過紀律實施,並通過照顧、保護和隱私等意識形態獲得合法性。一切看著很溫馨,但,兒童「失去童年本身的風險」。看到這一句,突然明白,「風險」的存在是正常的,風險需要適當規避,但是出現風險也不需要過度責怪,因為童年的風險,本身也是體驗。曾經面對磕碰過度緊張的我,可以稍微放鬆下,這就是童年。老師希望孩子安全,但沒必要追求絕對安全,限制學生自由。

 

教室是孩子的,我們精心打磨的課程,也是孩子的。「國家課程本來應該是設計來滿足所有兒童的需要的,但卻被誤導了,因為它沒有意識到兒童學習的空間情境的轉移,並且它對學習者和社會對學習者所處的教學情境的影響缺乏關注。」在設計課程時,我們一直強調關注兒童,可是反過來再思考,自己在課程實施中並沒有真正做到。自己上每一節課前,更多地是讀教材,思考如何講授,但是對於兒童的接受,考慮得太少,更沒有考慮,孩子為什麼需要這些。課程研究,我還需要深入。

 

童年生活絕大多數的時間在學校、在課堂,很遺憾,我做得並不好。做得更不好的是,沒有尊重兒童作為「決策者」的身份。教室裡,我有尊重兒童的意識,也能聽取兒童的意見,但是從未把孩子視為一個完整的「人」,和成人一樣是「決策者」。通常覺得,兒童的認識是有限的,自己會不自覺地做一些決定。書裡有一段描述:「 對於醫生和許多父母而言,兒童是未來的成人,他們必須參與治療的決策中來……」在國內,如果兒童生病了,家長會和孩子商量嗎?我見到的,沒有。在醫院,見了很多父母在廊道痛苦流涕,但進入病房又淡定如常。甚至有的孩子已無生的希望,但孩子並不知情。之前,我完全理解父母,但是兒童想知道嗎?他們沒有成為成人公民的機會,那是否會想自己做一些決定呢?

 

書已讀完,改變還需要過程。童年是孩子的童年,不應被成人控制。老師是導師,再也不能打著愛的名義控制孩子,讓孩子自己長大。


相關焦點

  • 《童年》是誰的童年
    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小時候就朗朗上口: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很有幸,去年有次在噹噹買書,看到了這部,心想這麼著名的書還沒看過吧,一直說的看,現在加入購物車吧。有幸,在我以為這種文學類書籍、非工具類書籍已經不適合現時的我看了的時候,借著二零年特殊的春節假期,又拿起了去年看了三分之一的童年,用了一個下午、半個晚上,把第一部曲看完了。
  • 誰不想有個美好的童年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都在強調「童年決定論」,這受到很多人的肯定,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如果人的一生由童年決定,那麼我們成年後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不得不說,這個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以我們自己的經驗來說,童年即便決定不了人的一生,起碼能對人的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童年幸福的孩子,長大後幸福的可能性要大很多,也就是說童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童年猶如一顆種子,種子播種得好,樹將來才有可能長得好。
  • 同樣寫童年作品,曹文軒和安徒生,誰寫出了你心中的童年
    同樣是兒童作家,曹文軒安徒生,誰才是你心中的童年相信大家很多人都看過安徒生和曹文軒的作品。我們的作品大多數都適合兒童閱讀,也是大部分父母給孩子買書的最佳選擇。但是他們雖然都是寫給兒童閱讀的,也是有一定的區別,誰才是你心中的童年呢?
  • 4部毀童年的經典動漫,2部國產動漫「借鑑」,網友:能不毀童年嗎
    盤點4部毀童年的經典動漫,2部國產動漫「借鑑」,網友:能不毀童年嗎文|小小程自從最後一批90後成年了,很多動漫都成了經典或者留在我們的腦海中成為了回憶,和同齡人閒聊的時候,除了工作和生活的東西,這些東西也是一個談資,畢竟有些動漫可是我們從小就守在電視前面等待著每天的更新
  • 童年的匱乏感影響孩子一生
    事實上,這位朋友的童年時代,物質很貧乏,但媽媽總是保持生活中的美感,時不時給孩子們帶回一些美好的小玩意兒,從來不對他們進行「生活艱辛,金錢來之不易」,之類的沉重感教育。孩子們從小就感覺內心富足流動,長大以後到了社會上,就會憑藉各自的能力獲得財富,並且各有各的精神追求。童年的親子關係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
  • 【童年趣事作文】告別童年
    童年是真的夢,是夢中的真,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現在我已經14歲了,但卻還活在童年的時代裡,因為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回頭想一想時間可過得真快,可謂真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啊!我想我的童年已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回首往事,也許有許許多多快樂的事,難忘的事,不論是好是壞,都是童年最寶貴的記憶。
  • 鄧文怡單曲《童年最美麗》來襲 重回最美童年
    網易娛樂6月1日報導 近日,小童星鄧文怡最新單曲《童年最美麗》震撼發行,單曲在首播之後,實力進軍多個音樂平臺,相信很快將成為鄧文怡又一原創大熱金曲。整首歌童年氣息濃鬱,再加上鄧文怡娃娃音的特點,讓人一聽,便難以忘記,大呼過癮,受到了聽眾的喜愛和讚賞!誰都擁有美麗的童年,誰也不會忘記美麗的童年,這首歌迎著春末夏初的風新鮮出爐,這樣清新而歡快的歌曲也喚起了我們對於過去的回憶。「媽媽的愛,點點滴滴,春風化雨在心裡;媽媽的愛,甜甜蜜蜜,就像陽光和大地。"這是兒童歌曲《童年最美麗》中歌頌母愛的經典詞句。
  • 好的童年治癒一生,不好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構成了童年的記憶。後來經過深入了解,才發現一切根源來自於他的痛苦童年。他說他從小就沒感受到父母的愛,很小的時候他就知道他的父親在外面還有另一個家,他的母親是一個性格彪悍的東北人,他說他媽媽發起飆來整條街的人都怕她何況他的爸爸呢?我估計他的爸爸的出軌一定是被逼無奈或者有他的童年原因,抑或他的媽媽的彪悍也許也是因為她的不堪回首的童年,誰誰得清呢?誰又能說不是呢?
  • 抖音上的大姐大是誰 童年照片合照小孩人物介紹
    抖音上的大姐大是誰 童年照片合照小孩人物介紹  最近抖音上有一張童年合照十分的受歡迎,很多人在看到這張童年照都紛紛感慨時光的過得太快了。那麼抖音童年照片裡的大姐大是誰?童年照片裡的人都是誰?下面來看一下。
  • 《童年》:童年是人生的樹根,童年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
    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童年這部繪本,它是由法國著名的插畫師克勞德·旁帝和妻子共同完成,他講述的不是什麼天馬行空的故事,但是他卻能夠讓所有的孩子心智像我,照亮孩子的童年,這本書講述56個孩子的童年故事。,只有把童年時期走好之後,才能夠把以後的人生走成參天大樹。
  • 【童年趣事作文】童年趣事433字
    我的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有很多趣事,但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  在我五歲那年,有一次,媽媽去市場買菜,留下我一個人在家中,我覺得沒意思,便拿出爸爸的西裝穿。可是我太矮了,穿上的上衣已經著地了。穿上上衣後,我又找出領帶戴了上去,然後又找出爺爺的拐杖拿在右手中。這時我照了照鏡子,發現我已經變成了小老頭。我心想上哪弄點鬍子呢?
  • 童年記憶裡的故事
    數到100再開始找,先找到誰,下一輪誰再尋找,可反覆進行。跳房子,大概是童年最常玩的,撿一個小磚塊兒,一格一格地跳,誰能玩到最後誰都可以蓋家了每人都擁有著自己五彩繽紛的童年。它載著我們的夢想向遠方行駛!
  •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什麼樣的童年是「好的童年」?
    文|精英爸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奧地利的心理學家Alfred Adler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倘若家長不希望孩子用一生治癒不幸的童年,那麼就應該學會避免讓孩子度過不幸的童年。
  • 童年的遊戲和童年的歌謠
    門秀山 /文童謠,就像一隻百靈鳥,陪伴孩子們度過自己的童年。有時候,一首土得掉渣的童謠,能折射出歲月的風貌,能定格住生活的烙印。許多童年時唱過的童謠,使人終生難忘。童年時,我家住在青島市市北區小鮑島一個大雜院裡。在這個「大廟山」腳下的院子裡,小朋友很多,幾乎天天玩遊戲。往往是,一邊玩耍,一邊唱童謠。比如,玩「打地瓜錘」時,兩個人面對面,各人用右拳不斷敲著左拳,嘴裡唱著;「地瓜地瓜錘呀,打小人兒呀。小人兒不讓打呀,偏要打著耍呀。
  • 爸爸的童年兒子的童年
    路之由自01】每日分享,這是第174篇原創 再過二十年,當我們的孩子們開始回憶他們童年時候,很難想像他們記憶中美好的童年是什麼樣子?這個遊戲是這樣,剛開始,大家一起「剪刀石頭布」,誰輸了,誰當「馬」。然後其他人從他身上跳。當馬的這個人,先從第一檔做起,即把雙手放在地上,這個檔次是最低的,最容易被跳過。當所有人跳完這個檔次後,再進入第二檔,第二檔即把雙手提升到膝蓋處,這時「馬」就變高了,遊戲難度就提升了一點。就這樣一直到五檔,五檔時候,馬就不需要彎下腰了,直立起來。這個難度最大,很少有人可以跳過。
  • 《童年》:童年從未消失,童年留下的足跡不僅是回憶,還有成長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童書是來自法國童書作家瑪麗.德布萊辛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對他的一生都會有深刻影響,透過《童年》故事中的主人公故事,孩子們也可以看到更多的未來可能。故事中的「童年」豐富而又具有代表性,讓小讀者們打開眼界,感受到童年的豐富,以及未來的多樣可能性。故事內容主要描繪這些故事主人公們的童年經歷和遭遇,或幸福或苦難,但他們長大後多有所成就。因為結果美好,因此這本書也被人認為是現實的童話故事,對孩子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區別於童話的故事書。
  • 漫威眾演員童年模樣:抖森童年其貌不揚,雷神、鋼鐵俠佔顏值高地
    今天的文章,阿柒便帶大家看看漫威眾演員童年時的模樣。緋紅女巫緋紅女巫是漫威眾女性角色中顏值靠前的存在,其演員伊莉莎白·奧爾森從小便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姑娘,雖說女大18變,但成年後的奧爾森臉部輪廓依舊與童年時很像。雷神雷神演員克裡斯·海姆斯沃斯童年時便非常帥氣,他將這種帥氣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而且帥氣程度只增不減。
  •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畢竟,誰沒有擁有過童年呢?童年,是瀰漫著汽水味的夏天;是放學後最期待的動畫片;是小夥伴們最愛玩的遊戲;是不想長大的單純願望。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時代印記和追求。這些童年回憶,你有同款嗎?……剛開始也沒有留意是誰畫的,看多了,再加上去少年宮學習,聽老師和學長講就知道哪個人畫得好了。不懂,對好壞的標準很簡單——就是像人:形畫得準,男的英俊,女的漂亮,畫面豐富,動作自然,就是畫得好;木訥的、概念的、動作僵化的,就是畫得差。後來,我對畫得好的畫家會比較關注,像上海的賀友直、華三川、顧炳鑫、趙宏本,汪觀淸等先生。
  • 致童年 那些回不去的童年記憶只能珍藏在照片裡
    童年的記憶要從冬天說起,大雪紛飛的寒冬臘月,喝一罐奢侈的露露能讓一整天都沉浸在甜味中,多少年了,喝的越來越多了,但是永遠也喝不出童年露露、健力寶甚至1毛錢一袋的那種汽水了。童年過年的時候,鄉村裡的民俗非常豐富,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似乎已經在慢慢消失甚至已經只能靠記憶留存,一場盛大的社火表演,召集了成百上千的村民、兒童一起表演,那種熱鬧場面,似乎都已經沒有了,只留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童年的記憶就是在小水坑戲水,自己玩的沾了一身的泥還是不亦樂乎的悠哉悠哉。
  • 玩泥巴的童年
    在童年記憶中,每逢夏日,幾場雨過後,田野裡僵硬的泥土便開始鬆軟,這時候正是農村孩子玩泥巴的天賜良機,一個個與泥巴有關的遊戲開始粉墨登場了。每天放學後,三五個要好的小夥伴來到村外的田埂上,把書包往地頭上一扔,從溼淋淋的地上抓幾把黃膠泥,開始隨心所欲地亂捏一氣,捏飛機捏坦克捏大炮,捏豬捏狗也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