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通訊員 張懿)上海交通大學湖南校友會會長張正義在1月18日舉行的年會上表示,將根據長沙市政府日前與上海交通大學日前籤署的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整合校友資源,搭建校地合作橋梁,圍繞軍民融合、醫療醫學、航空航天、文化創意、現代農業等領域,協助長沙市政府進行產業鏈招商和產業集群打造工作;將助力人才引進和培養合作,動員校友入駐嶽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利用校友網絡積極推介長沙,推介湖南。
此次達成戰略合作之前,上海交大與我省已經有了廣泛的合作:與衡陽市共建5G材料與裝備聯合研創中心,與湘潭市經開區共建汽車工程聯合研發中心,與懷化職院、中南大學腫瘤研究所、湘雅三醫院等進行科研、人才培訓合作等。
據上海交大湖南校友會秘書長歐劍波介紹,近十年來回湘工作的交大校友碩士學歷佔比過半,博士學歷超過30%,在各行各業漸次嶄露頭角。2019年,近30名上海交大新校友來湘工作,用選擇為湖南的未來投票、用行動為湖南的發展助力。近三年,21名選調生校友來到全省各地州市,積極投身精準扶貧、汙染防治、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受到了湖南省各級黨委政府的表彰。
上海交大選調生王戰浩2018年來到懷化新晃縣,投入當地的扶貧工作。他在「將心比心,扶貧更有效」的主題分享中,講述了結對幫扶的三戶貧困戶的故事。「鄉親們是樸實的,只要多為他們的難處考慮,幫扶措施有針對性,無論扶智還是扶志都不再那麼難。」王戰浩的扶貧心得也是這麼樸實。
據悉,目前在上海交大就讀的湖南籍學生共1500多名,其中研究生900多名。湖南校友會將繼續圍繞服務校友、服務母校、服務湖南三大任務,結合上海交大學科優勢與長沙產業特點,協助帶領長沙骨幹企業走進交大校園組團引才。
「目前湖南沒有一家獨角獸企業,但我相信在汽車新四化(新能源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機器人、三航工程(航海、航天、航空)、產業網際網路、物流供應鏈、精準醫療等六大新興產業領域,湖南創新企業將大有機會。」上海交大湖南籍校友、愛迪實驗室創始合伙人、騰訊上海創業基地創始負責人胡冬分享了他對湖南產業發展未來的分析和判斷。
當前,長沙正瞄準國內「自動駕駛第一城」,上海交大將向長沙自動駕駛行業成建制「輸送」相關專業的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孵化」未來國內自動駕駛領域領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