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解局
正解局原創,轉載務必取得授權
金正恩與川普的歷史性會晤已經落下帷幕。本次破冰之旅,必將使東亞安全格局為之一大變。在會後,朝美雙方公布的4點宣言中,前三條關鍵詞是:建立新型朝美關係、推動和平、無核化。
這3點內容足夠高大上,炫人耳目。但,真正令人唏噓,最值得國人深思的,其實是看似不起眼的最後一條:美朝致力於找回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包括立即遣送已確認身份者。
看到這條信息,有一種莫名的感動與心酸。因為,鮮為人知的是:至今,中國還有18萬英魂,埋骨異國半島。美國全社會還沒有放棄尋找失蹤將士,中國的不良大V卻在惡搞先烈、遺忘英雄。
01
眾所周知,在68年前爆發的那場戰爭中,中國前後共出動240萬志願軍隊伍參戰,損失39萬人(傷亡加失蹤,其中陣亡18.3萬人)的沉重代價。這一場戰爭發生的歷史背景、過程、成敗得失,限於篇幅,不多詳述。在此,只說一個被今天的國人嚴重忽略,鮮為人知的事實:
1950年,中國志願軍跨過鴨綠江
在那場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有183108中華兒女永遠的獻出了生命。但,當年限於種種原因,這18萬3千多人,除了少數團以上幹部和著名戰鬥英雄(據估算是3千人),被運回國內瀋陽、丹東等城市安葬,其他的18萬烈士,至今還埋骨異鄉。
韓國境內的中朝軍人遺骸墓地
當年,戰爭結束後,中國曾撥專款、選派工程專家赴朝建設烈士陵園。目前,在朝境內,有8處中心烈士陵園(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雲山、价川、長津湖、開城、上甘嶺、金城、安州)。此外,朝方還修建了62處志願軍墓地,建有243個烈士合葬墓。
中國志願軍烈士陵園
埋骨異鄉的烈士,就有毛岸英。他和133名戰友安息於朝平安南道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每逢清明,中國駐朝大使館,或逢中國重要領導人赴朝訪問,大都會前往祭奠。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犧牲在半島戰場的18萬3千多烈士,來自四川的最多,有21051人,山東其次,19766人,吉林第三,18499人。此外,河北是11853人,湖南是11541人。重慶、江蘇、湖北、安徽、黑龍江都是大省,最少的是青海,也有56人。
《中國人民志願軍18萬餘烈士名單分類》
02
當年,中國選擇將陣亡將士安葬在當地,美國的做法卻完全相反。美國人對陣亡將士的態度可以用五個字概括:一個都不放棄。二戰以來,美軍在海外戰爭中有八萬三千多名士兵失蹤,美國一直沒有放棄對他們的尋找。
在那場戰爭中,美國陣亡了多少人?按照中國公布的數字,共殲滅美軍39萬多人。但美國人自己承認的數字是陣亡54246人,失蹤8177人。1995年,美國曾將這六萬多人的姓名都刻在華盛頓的戰爭紀念牆上,紀念碑上還鐫刻「自由不是無代價的」(「Freedom is not free」)幾個大字。
美國對這場戰爭的紀念公園
此後,美國多次修正了這一數據,在剔除非戰鬥原因死亡者和失蹤者後,最終確認在半島戰場上陣亡的美國人是3萬6千多人。這3萬6千多陣亡的將士,大多在當年就被運回了國內安葬,但仍有高達8000多人下落不明。
上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發起了搜尋陣亡、失蹤將士遺骸的運動,這大大刺激了美國政府的搜尋工作力度。在政府層面,美國國防部成立了戰俘/失蹤者辦公室(DPAA),統一負責美國政府美軍失蹤人員調查和尋找。在民間,則有各種志願者、慈善社團推動此事。
DPAA官網截圖
DPAA目前有500多個工作人員,年度預算高達1億美元。擁有法醫、排爆專家、歷史考古學家、通信專家、殯葬專家等多種專業技術人員。
登錄DPAA的官方網站,最讓人吃驚,繼而感佩的是:美國人竭盡所能的列上了每一個失蹤者的姓名、軍種、軍人號、軍銜、籍貫、失蹤時的情形、時間等等信息。社會公眾還可以登錄提供線索。其中,甚至還有「簡體中文」的頁面。
DPAA官網上美國佛羅裡達州在朝鮮半島失蹤的將士名單
目前,按該機構每年能找到大約80名失蹤人員,平均找到一個失蹤人員的成本高達125萬美元。如按這個進度,要將失蹤在半島的7800多將士找回,需要花費至少一百年的時間。如果要將二戰以來的8萬3千多失蹤將士全部找回,則至少還需要一千年。
DPAA的搜尋小組成員、人類學家安德魯曾說:
有人會問:這是一項永遠無法完成的工作,為什麼還要開始?我想,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有結局,重要的是將事情本身作為一個目標,只有這樣,這些人的故事才會被人們銘記。
03
根據DPAA公布的數據,目前仍有超過7800名在朝韓失蹤的士兵遺骸沒有找到。從1996年開始,美國啟動了在朝的遺骸搜尋工作,先後進行三十多次,共找出220餘具美軍遺骸。為此,美國還向朝方支付了差不多3000萬美元。
DPAA官網失蹤士兵資料圖
但,因為美朝兩方的關係陰晴不定,導致搜尋工作也時斷時續。自2012年,因朝方公布發射遠程火箭計劃,美國就全面中斷了在朝遺骸挖掘工作,至今已有6年。
某種意義上,朝美關於遺骸尋找工作的進展,可以被看做兩國關係的風向標。緩和時,搜尋工作就順利;緊張時,就停滯,甚至倒退。
這場戰爭在美國被很多人稱為「被遺忘的戰爭」,但從他們對遺骸的追尋工作看,美國人不僅沒有遺忘,反而是刻骨銘心。最好的證明就是這次在新加坡的會晤上,在這種歷史性的大關頭,在各種空洞洞的「推進和平」的聲明中,美國人提出的最務實,最贏得民心的做法,其實只有這一條:找人!
美國為韓戰陣亡將士遺骸舉行葬禮
在6月12日特金會當天,DPAA也不忘抓住機會宣傳自己的工作,在官方網站上宣布找到了一個叫做莫裡斯·梅舒朗(Morris Meshulam)的士兵。這位士兵軍銜是下士,是一名炮兵,1950年11月下旬,在一次與志願軍交戰中失蹤。直到68年後的今年六月初,美國人才找到他的遺骸下落。
04
回看中國,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時:中國當年為什麼沒有將陣亡烈士遺骸運回國內安葬呢?具體原因暫未查到權威史料。但推測起來,很可能與兩點原因有關(請注意,下列兩點原因是推測)。
一是,當年,國人抱著保家衛國,同仇敵愾之心跨過鴨綠江,在思想認識上,認為是「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烈士的鮮血凝成的」象徵,所以自然就選擇將烈士安葬在當地了。
慶祝戰鬥勝利的志願軍戰士
二是,當年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許多犧牲在一線的志願軍戰士,難以尋找辨識,或者下落不明。而且,當年志願軍武器裝備落後,基本沒有制空權,運輸彈藥糧食的火車、卡車常遭轟炸。生者後勤都難以保障,亡者之事自然要往後緩一緩。
這些做法,是歷史造成的,在當年有一定的合理性,絕非簡單的對與錯。我們不能用今天的做法否定昨天的歷史。事實上,無論是在當年,還是今天,中國都高度重視對烈士的善後工作。對烈士的尊崇,親屬的優撫一直不曾缺席。
但回顧歷史,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年在如何對待陣亡將士、俘虜上,美國等國家的理念、做法,在人性化、執行力上也有可取之處,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
中國志願軍英靈回國
令人倍感振奮的是,中國走向強大之時,理念也在變化。近年來,中國政府和民間也陸續通過各種渠道,開展了境外烈士遺骸搜尋工作。2014年至2017年,已先後有569位犧牲在韓國境內的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今年3月28日,第五批20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也歸國,在瀋陽安葬。
每一次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中國都會舉行隆重的悼念儀式。運送遺骸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後,還會出動戰鬥機全程護航,用空軍特有的方式向志願軍烈士致敬。
中國志願軍英靈回國
但中國的搜尋之路,仍然任重道遠。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安息在朝的烈士,大部分烈士親屬都無法前往現場祭奠。今年4月新華社曾報導過一個故事。河北某志願者組織在朝鮮掃墓時,發現了一些烈士的安葬地,已經73歲的孫寶山因此第一次得知了烈士父親的埋葬地。他的話,聞者落淚:
當時我才一兩歲,後來母親改嫁了,伯母把我養大成人的。之前還存有父親照片和證書,可是1963年發大水時全衝沒了。
05
中國人,安生重死,念茲在茲的就是「葉落歸根」四個字。為國徵戰者,理當有家可回,魂靈可安。18萬英靈,埋骨異鄉,這於情於理,思之都令人心酸。
中國志願軍英靈回國
所以,在這次朝美歷史性會晤上,看到聲明中的「致力於找回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包括立即遣送已確認身份者」這一行字,一種莫名的感動與心酸,情不自禁地自心底湧起。
毫無疑問的是,當年的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國的軍威國威,打出了國家尊嚴。在東亞格局巨變之際,中國的戰略抉擇應充分重視歷史,英烈忠魂,不應遺忘,不可骨寒!
近年來,許多不良媒體、大V(這裡就不點名了)用各種視頻、漫畫、謠言等方式惡搞英烈,喪失良知,枉顧歷史,無恥之尤。中國於一個多月前,正式實施《英雄烈士保護法》,重擊此類無良媒體,告慰英靈。
人民英雄紀念碑
一個國家的精神造就者,不是那些紙醉金迷,收入億萬,但卻偷稅漏稅,枉顧良知的不法者。
一個國家的精神脊梁,應該是千千萬萬為國捐軀,青山埋骨的英烈忠魂,踏踏實實,努力奮鬥的普通工作者。
一個國家的未來,應該建立在正視歷史,尊重人性和生命,為了每一個國民謀福祉,信守每一個承諾的基礎上。
真正的英雄不應遭受詆毀,真正的英雄不應被無視,真正的英雄不應讓國人感到心酸。
美國人明白這個道理!中國人也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