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帆心理:性格越是內向的人,其實越厲害

2020-10-03 一帆心理諮詢


世間芸芸眾生,各有其性格。有的人暴力乖張,有的人熱情洋溢。

在眾生相中,並沒有哪一種性格是絕對好的或是不好的。

也許是許多犯罪分子和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的原因,我們容易將內向這一性格汙名化,認為其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其實不然,具體性格如何還是應該看個體。

相反,假如我們對周邊的人們加以觀察,我們會發現,往往那些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有所成就。

我們所說的內嚮往往以描述對象不喜言談、好靜不好動、與外界好似有一層隔膜為外在表現。

他們一般會喜歡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與關係很近的人之外的個體進行社交,甚至有些社交恐懼症。

這也是外界對他們產生偏見的原因:比較神秘,激發了外界的好奇心及臆測。

但是他們也有很多長處。

由於不喜歡社交,所以他們會有大量時間留給自己,可以仔細思考自己的人生,去從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所以其實外界對於擁有這種性格的群體的那種汙名化屬於一種典型的基於主觀臆測的刻板印象,他們其實並不壞,相反,他們還會有很多長處,這種長處是很多人所不具有的。

眼光獨到,具有洞見

在民間流傳一個故事,就是我們共和國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在鬧市當中讀書的典故,這個故事常常被用來教導年輕人,做事要心靜,要心無旁騖,即使身處鬧市,也要將身邊的喧鬧"自動屏蔽"。

所以我們自然可以理解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就是這樣的,他們會主動"過濾"掉那些對自己毫無意義的外界影響,最終專注於做自己的事情。

一個關鍵的能力就是對於他們而言,在這種長時間的磨練之後,他們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是更強的。

此外,由於經常處在一種內心幽靜的環境當中,所以會培養一種認真思考事物深處結構的習慣,所以對於某些事情,會產生獨到的見解,有自己的洞見,不會隨波逐流,更不會拾人牙慧。

許多名人都具有這種性格。比如曾憑藉電影《臥虎藏龍》震驚國際影壇的華人導演李安,他便是這樣的一種內向性格。

顯然,他並沒有被這種性格所拖累,反而是在一次次的認真思考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電影拍攝手法和傳達影片精神內核的獨特方式,最終揚名奧斯卡,成為華人之光。

歷經磨練,永不言棄

也許不為人知的是,許多喜劇演員在私下是一種十個內向的人,與其在熒幕上的形象反差極大。

比如卓別林、"憨豆先生"羅溫·艾金森、還有近幾年很火的沈騰

他們在生活中的表現相比於公眾心目中的形象,會一反常態,不但不會妙語連珠引人爆笑,甚至會幾天都不說一句話,只是以沉默的態度示人,令人感到"冷若冰霜"。這也許是由於他們將過多的激情用在了電影中和舞臺上,所以在生活中往往會以自己原本的性格來生活。

許多喜劇演員的家庭成員都會對媒體透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沉默的像是不會說話一樣,即使是和關係最親近的父母兄弟愛人,都不會有過多交流,更多的是獨處和思考。

這種狀態似乎是在為日後精湛的表演"蓄力"。

自然,厚積才能夠薄發。喜劇大師們的臺下生活其實就是性格內向的人日常的最貼切狀態。他們沉默寡言、喜歡沉思,將自己的內心隱藏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但是最為回報,他們為觀眾獻上了精彩的作品及精湛的演技,這就是他們內向的性格帶給他們的特別之處。

這就是為什麼卓別林可以以黑白映像為表現,將一個時代的西方社會融為縮影,呈現給我們;"憨豆"也可以將英倫生活通過螢屏傳遞給萬裡之外的觀眾;沈騰可以將精靈古怪的東北人性格活靈活現的搬上大屏幕。

他們當然具備有萬中無一的喜劇才華,但是讓他們在這一領域中流芳千古的是他們內向的性格帶給他們的每一次認真的思考、仔細的推敲和反覆的琢磨。

莎翁曾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這是他在寫出《奧賽羅》、《李爾王》等作品後的感悟,這也是因為獨自思考、獨自面對問題確實是十分煎熬的。

但是一旦能夠經受這種寂寞的考驗,真正的沉下心來去思考自己喜愛的事業,那麼結果當然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如上文所述,內向的人往往有值得我們學習與尊敬的長處。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性格越是內向的人,其實越厲害
    也許是許多犯罪分子和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的原因,我們容易將內向這一性格汙名化,認為其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其實不然,具體性格如何還是應該看個體。相反,假如我們對周邊的人們加以觀察,我們會發現,往往那些性格內向的人,都會有所成就。
  • 心理學家: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
    老一輩人常說:一瓶水不響,半瓶水晃蕩。多數時候,越安靜的人越有實力,因為他們往往在別人高談闊論的時候,反省自身。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文化描述的個性,其實指的是人的社會性格,而不是人的內在心理性格。
  • 心理測試+心理測評:性格越是內向的人,其實越厲害
    世間芸芸眾生,各有其性格。有的人暴力乖張,有的人熱情洋溢。在眾生相中,並沒有哪一種性格是絕對好的或是不好的。  也許是許多犯罪分子和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性格比較內向的人的原因,我們容易將內向這一性格汙名化,認為其並不是一個好的性格,其實不然,具體性格如何還是應該看個體。
  • 心理學: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內向的女人,越厲害
    性格的形成與發展與多個因素有關,其中包括著原生家庭對於個體的影響,後天學校教育的影響以及個人的社會經歷等等。 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性格,所以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性格特徵。 內向型的人主要表現在其言語思維和情感方面。
  • 心理學家: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
    外部世界是由我們身邊的人、事物和環境所組成的,內部世界則是由我們的情感、思考、意志、經驗組成。那些內向的人,往往就是生活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之中。如何定義內向的人?很多人給內向者貼上的標籤是:寡言少語,不善於交際、言辭,其實不然,心理學上,對於內向的定義是,這類人在言語、思維和情感方面常指向於內。
  • 為何性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
    在我們平時接觸的人裡面,對於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來講,我們總是覺得他們不會有大出息,所以,在我們的心裡往往沒有重視他們,但事實上最終的結果,他們往往做出不俗的業績來,而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大部分都是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人,為什麼這些人最終能夠比其他性格的人更厲害呢?
  • 深圳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讓幸福不再有遺憾
    現在談戀愛根本沒法想,越長大越不知道怎麼去同一個陌生人相處,不知道如何去戀愛去交流,感覺能認真耐心了解一個陌生人都是奢求。其實大明和我都代表著一部分的群體想法,現代人的感情生活越來越豐富,對感情價值觀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理想,在感情的世界裡,也容易存在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心理問題,小問題忍忍,忍著攢著就成了大問題,造成愛情裡無法挽回的遺憾。
  • 心理學:不要小看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很厲害
    其實性格內向的人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他們往往生活在自己的內部世界中,而外向的人喜歡交際,總是把自己與世界緊緊連在一起,既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也善於與外部進行聯繫。內向的人,其實是很善於跟自己對話的人,他們思維非常敏捷,而且做事利索,不拖泥帶水,他們雖然外在上冷冷靜靜,沉默不語,但內心是很有自己主見和想法的,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是一群相當厲害的人。
  • 心理學家:越是「不要臉」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
    近些年不斷有心理學家指出,生活中,那些越是「不要臉」的人,心理反而越健康,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那些「不要臉」的人有什麼性格特徵?在大五人格測驗中,這樣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外向性」,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謂的「外向性人格」。他們總是想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不考慮別人的眼睛,即使有時行為不當,他們也會「做自己」。
  • 別小看職場上性格內向的人,他們其實很厲害!
    職場上各種性格的人都有,因為大家可能來自全國各地,也可能性格各有不同,但是能聚在一起上班,其實也是說明是有緣分的。職場上似乎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會更惹人喜愛,因為在大家眼中活潑就代表著這個人很靈活,職場上工作就是需要靈活的人。
  • 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
    但最近,同事們都對我說:你哪是什麼內向,分明就是內秀,我們之前太小看你了,原來你一直深藏不露啊。在我微微一笑過後,開始了對「內向」的反思。其實,這世上哪有什麼深藏不露,這只不過是內向者的一貫作風罷了,習慣於默默積蓄能量,爆發時往往出人意料。
  • 深圳一帆心理諮詢有限公司:別讓心理問題成為婚姻的"化糞池"
    哪怕是同事朋友甚至是素昧平生的人都可能起衝突,更何況朝夕相處的夫妻呢,婚姻問題的關鍵在於雙方如何去溝通和解決。畢竟婚姻裡的另一半是除了血緣之外最需要保持最長久且緊密關係的人。 Comment by @韓亞萌: 在婚姻問題裡,一帆可以做什麼?
  • 越內向的女人,往往越厲害!
    真的,越內向的人,往往越厲害,如果你也很內向,千萬不要小瞧了自己。一個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靜下心來,不會被外界所影響,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他們往往會更厲害。
  • 為什麼性格內向的人越厲害?四點揭秘他們通往成功的秘密,學到了
    心理學上認為,內向性格並不屬於一種貶義的描述,但是,世俗的固化印象總是給內向者貼上一些負面、模式化的標籤。俗話說:人無完人,每種性格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而一個內向者可以帶給身邊人安全感,並且很寬容他人。生活中,內向的人會給人一種與生俱來的好感,他們在和朋友相處時,會以誠相待,並且辦事非常的穩重,幾乎不會對朋友後虛情假意,也不會口是心非,也正是因為這類人真實的性格,讓他們充滿了很強烈的親和感。只有認清了自己內向者的本質以後,才能更客觀地對待自己內向的特質,揚長避短。為什麼這些人最終能夠比其他性格的人更厲害呢?
  • 為什麼越是內向的人越敏感?原因就出在這兒
    其中有一種方式是「他們避開人群」,換句話說,內向者更傾向於一個人獨處的生活方式,閒談群聊和社交活動對他們來說,往往是一種致命的內在能量的消耗。那這是不是意味著,內向的人,要竭盡全力避免和人打交道呢?其實未必。一個不與他人來往的內向者,在日復一日的自我對話中,將會變得越來越敏感,而過於敏感,又常常是不幸的開始。
  • 為什麼越厲害的人往往都很內向?
    從小到大,我們身邊都多多少少的出現過一些不是特別善於與別人交流的人。常聽別人說,富人一張口要啥啥都有。我們也知道,在現代這樣一個發展節奏比較快的社會中,不論是線上經營還是線下經營,能說會道的人往往賺錢比較多,所以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會自覺遠離一些內向的人。
  • 心理學家:越內向、越不愛說話的人,往往越厲害
    一、內向的人,往往更加的專注每一件事心理學家馬蒂蘭尼在《內向者心理學》一書中說過:內向者大多冷靜多思、專注謹慎、善於傾聽,有獨立領導的能力,人群中,每三個人中至少有一個是內向者。往往那些厲害的人,有所成就的人。
  • 不要看不起性格內向的人,他們的厲害,都表現在這三個地方
    很多人都會覺得性格內向的人很難處朋友,比較難相處,不要小瞧了內向的人,相對比,你未必有別人優秀。 無論在外向還是內向性格的人,都會有他的優缺點在的,人無完人,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會做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變得優秀。
  • 為什麼「越內向」的人越厲害?看到事實真相你還討厭內向嘛
    很多人都不喜歡內向,甚至是討厭內向,都會想著去改變內向,從懂事開始,身邊就總有人會對你這麼說「你要怎麼樣怎麼樣,不能怎麼樣怎麼樣,只要你做到了,你就能成功哦」,「你這人怎麼說了都不聽的?你這樣將來出社會什麼生存」。你的性格太內向了,都不懂主動和別人交流。
  • 心理學家:總有一天你會發現,性格越是「不合群」的女人,越厲害
    讓你更懂女性心理,尋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真諦和感悟。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很多人存在一種思維,就是對"不合群"過份的排斥和貶低,人是群居動物,也正因為很多人習慣了合群的生活,對於那些不合群的人就視作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