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終於結束了,而這檔綜藝從開播到最後,最經典的一幕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倒數第二期,大概情形是:
爾導的作品被郭導懟
爾導憤然離場
郭導淌淚
場面幾乎可以用極度尷尬形容,來回顧一下現場的氣氛:
四位等待點評的演員僵在臺上
趙薇導演救場半路被攔截
主持人大鵬僵到失語,幹站在臺上
真的是為在場的所有人捏一把汗,尷尬得不禁在屏幕前摳出了三室一廳。
爾導究竟不滿的點在哪?
這次衝突的根源又在哪?
讓我們梳理一下,看看導演們的梁子是怎麼結下的。
埋雷:S等級評定的標準存在分歧
從開播以來,節目中出現的熱點話題一直沒有斷過,最有名的一次還當屬郭導給了完全是新人且演戲無比尷尬念臺詞的何昶希一張S卡。
當時在節目現場引發了一波不小的質疑,出現了李誠儒和郭敬明的史詩級對峙。
對於S卡的發卡標準,節目組並沒有明確說明,而是將權力直接交到了在場的四位導演手中。當郭導發S卡給何昶希後,可以看到其他幾位導演表面上和顏悅色,實則夾槍帶棒的暗示。
爾冬陞導演更是直接問「那怎麼玩不玩了這樣?」雖然隨後說了句「開玩笑」來緩和氣氛,但還是可以看出他的不滿。這樣的話題也直接將該節目送上了熱搜。關於s卡的發卡標準和其背後對於演員演技的評判更是屢屢被網友談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從這時起,郭導和爾導的梁子就已經結下了。
背景:導演圈也有圈子
回到這次事件,郭導在點評中說「可能是我學的體系不同」,然後表達了自己對於臺詞鋪得很滿的電視劇的反感。
爾導回道「你學的是什麼體系?」
這背後其實顯露出了導演之間的小群體。我們可能知道表演是分不同的體系的,但其實不同體系之間都只是方法和風格的不同,並沒有高下之分。表演體系沒有高下之分,但人是分群體的呀。導演群體可是當今社會最難混的社群了。京圈的,滬圈的,港圈的……而半路出家哪個圈都不挨的……儘管表面光鮮也依然難逃被孤立的宿命。
「你學的是什麼體系?」
所表達的其實是那一句沒說出口的:
矛盾:說真話?和事佬?
《演員請就位》這檔節目從第一季開播以來,就給人留下了說真話的印象。在第一季中,幾位導演也在不停表達著自己的見解。特別是作為節目特邀嘉賓的李誠儒,更是憑藉種種辣評俘獲了一批鐵粉。同樣一個作品,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這樣的行為本來就代表了影視市場中的普遍現象。
而自從李誠儒走後,我們發現導演們陸續開始說恭維話了。你好我好大家好。我甚至有錯覺節目組聯合導演和製作人成立了誇誇群。
這次衝突中爾導說了一句話,揭開了幕後真相。
「剛剛今天錄最後一集了嘛,錄之前你為什麼叫導演手下留情,別衝著我?」
可見郭導私下討好了各位導演,和大家說好互相留些情面,在節目中不要把話說得太難聽。在前面郭導的影視片段點評環節,各位導演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而到了爾導這裡,郭自己出爾反爾開始不留情面的批評。
是做和事佬還是說真話,導演們一直在搖擺。做和事佬吧,不得罪人,但違背職業良心。說真話吧,可能會收穫一批屏幕外的粉絲,但會得罪圈內人士。兩害相權,導演們真的考慮好了嗎?
根源:導演是否公平公正的問題
這次衝突的發生,有早前s卡標準不明確所埋下的雷,有因圈子不同所導致的分歧,也有人情和專業的抉擇,而最根本的底層原因,是凱歌導演和李誠儒老師曾提到的公平公正的問題。
而這一次的矛盾,核心也是涉及到導演在評判演員時公平公正的問題。郭導的評論之所以被爾導打斷,其實是由於他的點評跑題了。作為臺下的導師,他的職責應該是評價演員的表現,而不是劇本創作或其他。在他的表述中,他兩次對演員的演技給予肯定。但是,對,他其實所主要表達的是「但是」後面的內容。
爾導打斷他之後說:「其實就編劇和導演不好。」
接下來他所表達的意思是:讓你點評演員,你現在說演員之外的事情混淆視聽,那我就把責任自己攬過來好了。
作為一檔競技節目,有人勝出就註定有人被淘汰。爾導情急之下做出的舉動,是為了保護演員。
「有人挑戰我的演員,我們就出來爭論好了。」
一場對於演技的評價,被郭導用劇本、臺詞、表演體系來作為評判維度,這是否有失公允?在主持人和其他導演打圓場不表態的情況下,暫時停錄離場是在情急之下的一種必然。
《演員請就位》自從播出以來一直收視長虹,其實是迎合了觀眾對導演和演員行業的好奇心。節目也一直宣揚他們在努力呈現專業的水準。但是,在第二季中,我們無從獲知專業水準在哪裡。正如節目中董思怡直言不諱問出的那句:
演員就位了,導演呢?
終於熬到了這綜藝結束,以後能不能來點正經的推薦好演員的綜藝?《我就是演員》最新一季要開播了,希望能帶給我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