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至今的20年,北京希望工程走過了光榮的歷程。20年期間,許多公益項目針對不同青少年群體開展了公益幫扶,數以百萬計的青少年得到了幫助,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使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與關愛。
「學子陽光」照亮數萬學子的求學路
在基金會眾多的公益項目中,「學子陽光」是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品牌公益項目。「學子陽光」1999年推出,已資助萬餘名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並且留下了許許多多愛的故事,這些故事承載著人與人之間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繪製成一幅愛與被愛的畫卷。
幸福的「張爸爸」。多年來,無數的捐贈者用他們的愛心支持著項目的發展,也在參與公益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他們與受助學生因愛結緣,有的成為朋友,有的就像家人。張貴鑫已經年逾50歲,至今單身的他卻是5個孩子的「爸爸」。作為一名學子陽光項目的長期參與者,這五個孩子是張貴鑫資助的大學生,如今他和學生已經建立起親如父子的感情。受助的孩子從農村走進城市,一切都是那麼陌生,張貴鑫除了在經濟上提供幫助之外,還經常去學校看望孩子,並帶他們到處去走走。酷愛運動的他經常和孩子們一起打一場籃球賽。他教育孩子們說,生活正是因為有裂縫,陽光才會照進來。受助的學生也會經常相約到家去看望「張爸爸」,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學習,聊聊生活,有什麼苦惱向「張爸爸」訴說,像一個大家庭那樣其樂融融。每當說起幾個孩子,張貴鑫都充滿自豪,五個孩子都出自北大、清華,各個優秀。老大已經是一個公司的老闆,老二成為一名金融地產經理,老三現在赴美國研修,老四、老五還在就讀,一個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一個是清華大學方程式車隊設計師。作為一名普通的工薪族,張貴鑫並不富裕,但是他說他是快樂的,「做公益讓我身體的每個細胞都熱血沸騰,全身的細胞都快樂起來」。
我有義務有責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朱宏,北京眾成哈曼音響器材有限公司總經理,他通過北京希望工程參與公益事業已有十個年頭。王梅,是他長期資助的一名大學生,因各項成績優異,作為交換生遠赴加拿大學習。朱宏得知這一消息後,深感欣慰,但聽聞孩子兜裡只揣著200美元時,他心裡很不是滋味,當下拿出3000美元交到了孩子手中。他說,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明天,我為她高興。但是這個孩子家裡沒有條件也沒有能力去幫助她。這就需要社會的愛心去幫他們一把,讓他們度過難關,順利邁過人生的坎。他說,上天給我們的,同樣是我們應該給予別人的,應該與別人一同分享的。他的想法很簡單:作為一名公民、共產黨員、一個父親、一名企業家,我有義務有責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給孩子們盡點心意,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
是他們,讓我們理解了感恩的意義。2014年9月,李中仁考入了北方工業大學信息學院研究生班,開始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據他本人回憶,第一次收到北京希望工程寄來的愛心捐款時,是在一所偏僻的農村中學,這位好心人便是他口中念念不忘的「貢瑤阿姨」。有了每年持續的這筆愛心款,他的初中生活得以圓滿結束。後來成績優異的他在中考報考學校時,貢瑤阿姨支持孩子報考自己理想的高中,並承諾說承擔他的學費,於是,李中仁如願走進了通州區潞河中學。高中三年,心無旁騖的李中仁埋頭苦學,高考時順利考取了北方工業大學。這麼多年的愛心陪伴,李中仁的內心充滿了對貢瑤阿姨、對北京希望工程、對所有幫助過他的好心人的感激和感恩。李中仁說,曾幾何時,當我們為高昂學費發愁時,是他們的愛心資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不僅讓兩鬢斑白的父母少了一些焦慮,更在我們追求自己夢想的道路上給了莫大的支持。是他們,在我們倍感無助時,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是他們,在我們失去信心時,讓我們看到希望;是他們,讓我們理解了感恩的意義,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
得到幫助就是接過愛的接力棒。「學子陽光」幫許多的孩子實現著自己的夢想,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他們學有所成,特別是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在心中種下一棵棵愛的種子。畢業於國際關係學院的小李,當年在好心的資助下完成了學業,現在已經是一名出色的記者被派住國外,從參加工作後,一直關注著公益事業,不僅儘自己的能力參與捐款,還動員單位的其他同志一起參與。潘春梅來自北京市密雲縣,年歲已高的養父母實在無力支持她上大學,在社會的幫助下他順利完成學業,為了回饋社會,她主動放棄保研的機會,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社會工作者。當年還是中學生的她曾經說過,得到幫助就是接過愛的接力棒,將來會把它繼續傳遞下去。現在她用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承諾。
愛在繼續――2014年家庭貧困的大學新生等待您的幫助
「學子陽光」如今已走過了十幾年,但它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2014年,北京希望工程繼續推出「學子陽光——助莘莘學子夢想起航」活動,動員社會各界伸出援手,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圓大學夢。
周輝同學,北京密雲二中的畢業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以文科647的成績被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專業錄取。從初中起周輝的成績就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多次參加市縣級各類比賽,並且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的興趣廣泛,酷愛讀書,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名著,還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周輝的父母都是農民,平時在家務農,農閒時外出打工,媽媽在一家服裝廠工作十分辛苦,收入很低,依靠微薄的收入支持全家人的生活。不僅要支持周輝上學,還要照顧爺爺和患有糖尿病的奶奶,生活十分艱辛。懂事的周輝也深深懂得父母的不易,從來不亂花一分錢,並在學習之餘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周輝說:我即將開始自己的大學生活,我對自己的新生活既緊張又充滿期待,我希望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相信大學的生活一定精彩而充滿挑戰。我一定會完成學業,取得優異的成績,來回報家庭和社會。
王恆尊同學,房山中學的宏志班學生。父母一直沒有固定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四處找活幹,年邁的爺爺、奶奶需要贍養,上學需要不少學費,家裡的經濟狀況一直十分拮据。王恆尊從小就比一般的孩子懂事,平時知道體諒父母,經常幫助家裡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在心底許下願望:好好學習,長大以後一定要靠知識改變命運。在小學、初中乃至高中階段,王恆尊都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看到身邊的同學業餘時間都去上各種補習班,而自己家庭沒有這個經濟能力,他就上課緊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敢有些許的懈怠,時間是他最好的財富。不論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大的誘惑,他都始終走在實現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學習成績始終排在年級前列。2014年,王恆尊今年順利考取了北京工業大學數字傳媒專業。他說,生活中不僅僅只有苦難,還有人間的溫情。有了好人的幫助,我們才在灰色的生活中有了一抹色彩。我們不能只顧著接受,我們工作後應該回報社會,愛心鏈條不能在我們手中斷裂,希望能將愛傳遞下去,創造出更多的正能量,讓更多的困難學生受到幫助。」
據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負責人介紹,「學子陽光」項目已經形成一批長期固定的參與者,始終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今年待資助的學生除了部分北京地區的孩子之外,還有部分外省市考入北京的貧困家庭的大學新生,他們考取了一類本科院校。今年的資助方式依然採取結對資助,捐贈者可以在捐款發放後與學生保持聯繫,及時了解捐款的落實情況。北京青基會也將儘量縮短捐款下發時間,讓捐款儘早發放到學生手中。
捐贈電話:010-66110001、66110004
捐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南小街68號225室
郵編:100035
捐助中心網址:http://juanzhuzhongxin。cn(網絡實名:捐助中心)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新街口支行
戶 名: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帳 號:0200002909014487051
銀行行號:29
開戶銀行:北京銀行營業部
戶 名: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帳 號:01090520500120111017786
銀行行號: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