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持續多日的蔣凡和張大奕事件有了關鍵進展,蔣凡的調查結果出來了。其實此前,已經有不少人猜測調查結果和後續的處罰,如今發現不少人很有先見之明,也許折中的處罰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最終蔣凡的集團合伙人身份被取消,而且受到了降職和扣除年度獎金的處罰。這其中最重的可能就是「合伙人身份」被取消。很多人對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並不熟悉,阿里的「合伙人制度」成立於2009年,初創的18人成為最初的合伙人。
阿里的「合伙人」,並不等同於一般法律意義上的「合伙人」,而是有其企業特色的稱謂。阿里的合伙人不是股東,也不負責具體的行政運作,而是主要投票董事會成員。其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意義」和身份。
2019年阿里披露其合伙人有38位,而當時33歲的蔣凡成為了最年輕的合伙人。如今他的合伙人身份丟失,高級管理者的身份也降級,恐怕對未來接班有更多的變數。
不過,事件的另一個主角張大奕,目前來看並沒有影響。對蔣凡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和張大奕之間並沒有「利益輸送」,既避免了蔣凡可能的牢獄之災,也讓張大奕少了破產的可能。她如今還是如涵控股的CMO,繼續綁定淘寶大船,日進鬥金。
就在蔣凡處理結果出爐的這天,張大奕似乎毫無情緒波動,在網上稱自己之前定做的會議桌成色很好,「自己很喜歡」。此後又發布了幾張生活照,和狗嬉戲,明顯是在暗示自己沒有受到影響。
然而總有人喜歡「吃瓜」,有人從這組圖片中發現張大奕「小腹隆起」,疑似坐實了傳言。此前已有人根據蛛絲馬跡,判斷張懷孕5個月,如今顯懷似乎也順理成章。如今蔣凡被處理,這場家庭倫理大戲下一步該走向何處,值得期待。
很多人關注這個事件,既是因為事件的相關人是名企高管和知名網紅,也是因為它深刻揭露了現代社會家庭和婚姻的脆弱。
相信任何一個熱愛家庭的人,都不會對所謂的插足者有任何的好感,對這一事件表現出了很大的憤慨,更是對無辜的蔣夫人報以深深的同情。然而,也許社會輿論的憤怒並沒有實際的意義,即便蔣凡被處罰,他就會回歸家庭嗎,他能夠痛改前非嗎,原本的家庭還會原諒他嗎?此間種種,恐怕難以盡如人意。
有些感情,一旦破裂,再難復原。
因為誘惑,因為不負責任等等原因,破裂的家庭不僅僅是這一個。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被傷害的一方,無論男女可能都會手足無措,甚至自我懷疑,自我悔恨。為什麼結婚時的誓言這麼脆弱呢?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並不能簡言以蓋之。
可以明確的是,單純的憤怒並沒有實際的意義,無論是對家庭的幸福,還是社會的風氣來說,社會輿論所不及的,一定需要法律來維持。期待未來能夠更多的法律支持和保護家庭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