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發現迄今最遙遠「隱形黑洞」,宇宙早期就已誕生,有何奧秘?

2020-12-1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

這一重要證據可證明大爆炸後僅8.5億年就存在黑洞

距離大約130億光年遠的地方,黑洞是在早期宇宙的一個重要時代發現的。圖片來源:X射線:NASA / CXO

利用美國宇航局(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天文學家們找到了跡象證明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隱形」黑洞。這是第一次發現在宇宙歷史上如此早的時期被氣體所隱藏的黑洞,它的年齡只比現在宇宙年齡小百分之六。

圖解:位於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推估質量達太陽的數十億倍。這是人類史上第一張直接對黑洞觀測的天文影像,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所拍攝,發表於2019年4月10日。

比我們的太陽要巨大數百萬到數十億倍的特大質量黑洞,它的典型成長方式是從周圍的物質圓盤裡吸引物質。快速的成長使黑洞周圍的狹小區域裡產生了大量的輻射,科學家們把這種極其明亮、緊湊的輻射源稱為類星體。

圖解:大麥哲倫雲面前的黑洞(中心)的模擬視圖。請注意引力透鏡效應,從而產生兩個放大,以星雲最高處扭曲的視野。銀河系星盤出現在頂部,扭曲成一個弧形。

根據目前的理論,在超大質量黑洞的成長早期,稠密的氣體雲將物質送入其周圍的圓盤,這掩蓋或者隱藏了大量類星體的光亮進入我們的視野。隨著黑洞消耗物質並變得更大,最終雲中的氣體被耗盡,黑洞及其明亮的圓盤顯現出來。

圖解:上:藝術家描繪超大質量黑洞從鄰近的星體上抽走物質。 左下:超大質量黑洞的X光映像。 右下:超大質量黑洞的光學映像。

「在這個隱形的階段裡找到類星體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事,因為它們大量的輻射都被吸收了,而且不能被現有的儀器探測到。」智利聖地牙哥的智利天主教大學的研究領導者法比奧.維託說,「多虧了錢德拉天文臺和X射線穿過朦朧的雲層,我想我們最終成功了。」

這項發現來自於對一個叫做PSO169-13的類星體的觀測,這個類星體最初是被夏威夷的一座光學望遠鏡發現的。在這項研究以及其他一些研究中,光學觀測已經探測到在宇宙年齡還不到10億年時(大約是現在年齡的8%)已經有約180個類星體發出明亮的光芒。因為探測到的輻射被稀薄的氣體和塵埃阻擋了,所以該項研究只有對未被隱藏的黑洞的探測被認為是有效的。因為PSO167-13是這些觀測的一部分,所以人們預計這個類星體不是隱形的。

通過用錢德拉望遠鏡觀測PSO167-13以及其他9個通過光學觀測發現的類星體,維託的團隊能夠對這個觀點進行檢驗。在19個小時的觀測後,只有3個X射線光粒子被探測到是來自PSO167-13的,它們都帶有相對高的能量。因為相較於高能量的X射線,低能量的X射線更容易被吸收,可能的解釋是這個類星體被氣體高度隱藏,只有高能量的X射線被探測到了。

「這完全是個驚喜」,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共同研究人員尼爾.勃蘭特說。「就好像是,我們期待了一個月,但只看到了一個繭。我們觀測的另外九個類星體都不是隱形的,和我們的預期一樣」

對PSO-13來說,一個有意思的轉折是,之前通過智利阿塔卡馬大型毫米天線陣(ALMA)和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可以看到,這個類星體所在的星系有一個臨近的伴星系。因為它們的距離很近,並且X射線源很微弱,科研團隊無法確定該發現的X射線輻射是與PSO167-13有關還是與這個伴星系有關。

如果X射線來自於這個已知的類星體,那麼天文學家需要解釋為什麼這個類星體在X射線觀測下很模糊,而光學觀測下卻不是。有一種可能性是,在進行光學和X射線觀測之間的三年裡,這個類星體的隱蔽性急劇而快速地增加了。

另一方面,如果X射線來自伴星系,那麼這代表著在PSO167-13的附近探測到了一種的類星體。這個將會是目前探測到的最遙遠的一對類星體。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錢德拉望遠鏡探測到的這個類星體將會是最遙遠的隱形類星體,誕生在宇宙大爆炸後8.5億年,而此前被觀測到的記錄保持者誕生在宇宙大爆炸13億年後。研究人員計劃繼續開展更多觀測,來了解更多奧秘。

「通過用錢德拉望遠鏡進行更長時間的觀測,我們將能夠更好地預測這個黑洞是如何被隱藏的,並更可靠地識別X射線是來源於已知類星體還是伴星系」同樣來自智利天主教大學的共同研究人員弗朗茨.鮑爾說。

研究人員還計劃搜尋更多被高度隱藏的黑洞樣本。義大利博洛尼亞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共同研究人員羅伯託.吉利說:「我們懷疑大部分宇宙早期的大質量黑洞都是隱形的:因此,要想了解這些黑洞是如何快速成長到10億個太陽質量的,探測和研究它們就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paceanswers-天麒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ALMA看到迄今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的科學家稱,他們拍到了迄今用望遠鏡觀測到最遙遠恆星形成星系的首張圖像。這一名為MAMBO-9的星系距大爆炸9.7億年,意味著它形成於宇宙誕生後不久,因此,有望揭示宇宙早期歷史和「模樣」。
  • 哈勃公布迄今最詳細宇宙圖譜
    ——「哈勃遺產場」(HLF),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約265000個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億歲「高齡」,對其進行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歷史。
  • 新發現!暗物質或源於原始黑洞:後者誕生於大爆炸後的「嬰兒宇宙...
    新發現!暗物質或源於原始黑洞:後者誕生於大爆炸後的「嬰兒宇宙」坍塌  Evelyn Zhang • 2020-12-30 09:10:02 來源:前瞻網 E1572G0
  • 科學家或觀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馬射線暴,對理解宇宙早期星系和恆星...
    記者從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研究所江林華研究員團隊獲悉,由其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探測到134億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譜,證實了該星係為人類迄今發現最遙遠天體。團隊同時還捕捉到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一個伽馬射線暴有關。
  • 暗物質可能並非難以觀測的粒子,而是誕生自宇宙大爆炸的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可能成堆聚集,距離遙遠地分散在整個宇宙中。相對較大的黑洞周圍環繞著比它們小得多的黑洞。黑洞就像鯊魚。大眾的想像給予了它們過分的優雅、簡潔和恐怖,覺得它們有可能就潛伏在我們周圍那些黑暗之處。黑洞固有的黑暗屬性使我們難以估計它們在宇宙中的數量以及大小。
  • 有史以來最遙遠星系被發現,宇宙初期誕生
    趣味探索訊 MAMBO-9,光從字面看,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是熱門英文歌「Mambo No. 5」的後續歌曲,事實上它是一個與地球相隔130億年遠的星系,它成為了有史以來最遙遠恆星系。科學家用智利的阿塔卡馬大毫米/亞毫米陣列成像進行一系列探索後,驚訝地發現了它的年齡,它是在大爆炸之後的9.7億年形成,這意味著它誕生於宇宙初期。這完全是一次意料之外的事件,沒想對MAMBO-9星系的觀測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後的初期,MAMBO-9星系的一些觀測數據正在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 科學家首次發現隱藏黑洞,對於人類未來探索宇宙有重要意義
    浩瀚的宇宙有數不盡的各種天體,有比較常見的恆星,行星,也有一些非常特殊強大的天體,比如中子星,脈衝星,黑洞等。而在眾多的天體中,最神秘強大可怕的應該是黑洞,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極其強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故而,「黑洞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 中國科學家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中國日報11月29日電(記者 朱立新)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舒新文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 宇宙最遙遠的星繫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在我們所知的宇宙中,這些「宇宙島」遍布每一個角落。如果我們擁有足夠的光以觀察得更深入,那麼即使是在最黑暗和最空曠的空間中也能發現它們的存在。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用戶亞歷山大梅勒格,已獲得a c.c.a.-s.a.-3.0許可。因此,你可能也會認為,這意味著距離我們最遙遠的星系一定不會比138億光年更遠,但這麼想是錯的。
  • 上千億個太陽般大小的超大黑洞!可能隱藏著宇宙的天大秘密
    太陽科學家認為,這個所觀察到的史上最超大型的黑洞,將可能隱藏著我們至今未曾認知的宇宙的最大的奧秘。在康奈爾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提請注意「超大黑洞」有可能將提供關於黑洞暗物質性質的發現。愛因斯坦曾將黑洞描述為「宇宙中最完美的宏觀物體:它們構成的唯一要素是我們對空間和時間的概念」。天體物理學家一直在質疑黑洞究竟將有多大?將可能會變成怎樣?
  • 北大團隊領銜,發現迄今最遙遠的天體丨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天文學 ·北大團隊領銜,發現迄今最遙遠的天體近日,綜合對天體GN-z11觀測數據的分析,北京大學領銜的團隊證實該星係為人類目前發現的最遙遠天體,同時團隊還捕捉到了來自該星系持續數分鐘的爆發信號,疑似與星系中的伽馬射線暴有關。根據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顯示,GN-z11的宇宙學紅移可能為11左右,一般認為,在下一代望遠鏡運行之前,很難對該星系的紅移進行測量。
  • 在52.5億光年外,發現一個在黑洞「吞噬」過程中倖存的星系!
    黑洞被認為吞噬了太多的周圍物質,以至於它們終結了宿主星系的生命。在這個過程中,黑洞創造了一種被稱為類星體的高能量天體,此前人們認為類星體可以阻止恆星的誕生。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能夠在類星體「貪婪」吞噬力量中倖存下來的星系:倖存原因是持續誕生新的恆星(每年大約有100顆太陽大小的恆星)。
  • 天文| 16年、7500張照片、超26萬個星系,哈勃公布迄今最詳細宇宙圖譜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6日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科學家於近日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遺產場」(HLF),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圖譜,由哈勃在16年間拍攝的7500張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約265000個星系,其中有些已133億歲「高齡」,對其進行研究有助於科學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歷史
  • 「宇宙中最自私的怪物」黑洞。
    (吞噬一切的宇宙饕餮怪獸「黑洞」)1,宇宙是可以預測的嗎?可以的。在100多年前的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根據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預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後的2019年4月10日,人類終於得見黑洞的真容!
  • 超大質量黑洞的「嘔吐物」中竟有恆星誕生?
    黑洞不僅僅是令所有物質消失的可怕天體—他們同樣也十分「噁心」。這些龐然大物有一種奇怪的傾向—就是噴射出一些看似在超乎尋常的密集質量下被撕碎的物質。這些活動仍然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現象之一。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甚大望遠鏡(VLT)的觀測把這些超大質量黑洞描繪成一群會「隨地亂吐」(噴射物質)的黑幫「頭頭」,正如同他們的「小弟」(小型黑洞)所做的一樣。但這一系列的混亂過後可能會導致新的恆星的誕生。大約在六億光年之外,有兩個星系正在發生碰撞融合,並被一起命名為IRAS F23128-5919。
  • 「不可能質量」黑洞被發現,探測到迄今最強引力波源
    來源:科研圈   引力波探測器 LIGO/Virgo 發現了一個 142 倍太陽質量的黑洞,這是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中等質量黑洞,也是目前藉助引力波觀測到的最大的黑洞。
  • 宇宙中原始黑洞真的是巨大的重力嗎?
    一個巨大的黑洞不斷逃避探測,科學家無法解釋 有黑洞,然後有大黑洞。宇宙中最大的黑洞,被恰當地命名為"超大質量黑洞"(SMBHs),位於宇宙中幾乎每個星系的中心。甚至銀河系也有一個,一個400萬太陽質量的物體,被指定為射手座S*。 黑洞的時間
  •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他拍攝了第一張黑洞照片,她發現了超級黑洞丨宇宙致命吸引力 2020-10-22 1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宇宙間最大的天體,最老的天體,最亮的天體,原來都是同一種東西
    茫茫宇宙,浩瀚無邊,這其中最大的天體,目前來看就是類星體了,因為還沒有發現比它質量更大的天體,並且它也是宇宙間最明亮的天體,時刻向外輻射著巨大的能量。 類星體之所以能量巨大,首先是因為它們的質量巨大,類星體體積比星系小很多,但是質量並不小,迄今發現最大的一個類星體,其中心質量達到了太陽的180億倍。類星體和它外面天體的總質量並不下於一個星系的質量。 但是類星體釋放的能量卻更大,是星系的千倍以上,這也是它的光度十分明亮的原因。
  • 安師大團隊發現雙黑洞吞噬恆星罕見現象
    近日,安徽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組在一個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