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覆無常,想帶娃出去玩也出不去,懶得動只能讓娃在家裡耍。 可是娃每天的消遣活動大概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玩會兒玩具,聽聽故事,然後就是讓每個媽媽崩潰的搗蛋環節。
嗯,是時候來點可以平心靜氣的家庭手工了! 手工可不僅僅是打發時間的無聊消遣哦!在寶寶小的時候,陪他們做手工可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在寶寶手指觸摸手工道具並操作時,還需要用到眼睛、耳朵、大腦等多個器官,可以鍛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了人體內的各個器官、每一塊肌肉,都在大腦皮層中有著相應的「代表區」,而手指的運動中樞在大腦皮層中又佔據了較為廣泛的區域,這些區域的神經中樞都是由神經細胞群組成。
當一個人的雙手從事精細、靈巧的動作時,能夠激發這些細胞群的活力,使動作和思維的活動能保持有機的聯繫後相互對應。
因此,手的動作越複雜,就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
說的更直白些,就是精細動作能力高低會影響寶寶的大腦發育,進而對智力有所影響。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也曾說過:「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
而且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做手工遊戲,還可以治癒寶寶的暴脾氣哦! 不需要多麼複雜的工具,就能和娃一起做出精美的小手工製品,媽媽們快來學起。
01DIY紙杯遊戲
誰能想到,用家裡普通的紙杯就能跟娃一起做手工呢。直到我看見了這個,簡直發現新大陸,媽媽們快來學習一下吧!
準備工具:紙杯、吸管、卡紙、彩筆、剪刀、膠帶
製作步驟:1 把紙杯的兩側和底部掏洞,為一會把吸管塞進來做準備。
2 準備一根長吸管和兩根短吸管,用膠帶把三根吸管粘到一起。
3 把粘到一起的吸管塞到紙杯中挖好的洞裡。
4 都準備好之後,媽媽們就可以帶著寶寶畫一些可愛的小圖案啦。最後再把畫好的圖案裁下來,粘到吸管上,就完成啦。
圖案不是固定的哦,媽媽們可以看寶寶們的喜好,畫一些小動物、卡通人物都是可以的。
如果看文字版還不太清楚怎麼製作的媽媽,可以看下面的動圖呦:
讓我們再來看看完成效果叭:「可愛的阿狸,向寶寶揮揮手,呀,寶寶怎麼老盯著人家看,人家都害羞啦~」
02手指動物
用手部形狀,就可以創造出來可愛的小動物,真的是妥妥的簡單易操作了。
準備工具:彩色卡紙、彩筆、剪刀
製作步驟:
1 拿著寶寶的小手,放在卡紙上描出手部形狀。(如果寶寶大一些,也可以讓寶寶來描媽媽的手部形狀哦)
2 下一步當然就是把這個形狀剪下來,然後與想要製作的小動物的另外一部分形狀用雙面膠粘到一起。比如寶寶想弄一隻小烏龜,那麼手部形狀就是烏龜的身子,然後還需要再做一個烏龜的頭部。
3 然後就可以用彩筆在已經貼好的動物形狀上,畫上細節啦~
製作別的小動物也是同樣的步驟哦,還可以弄大象、長頸鹿,還有美麗的火烈鳥……媽媽能想到的和寶寶喜歡的,就看你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啦~
還覺得複雜的,現在把製作動圖奉上,照著抄作業就行啦:
(小烏龜)
(小象)
(長頸鹿)
(火烈鳥)
嗐,甭管咱手殘不手殘,只要寶寶玩得開心,做就完了~
03創意海底世界
一個透明文件袋就可以給娃創造出一個海底世界你信嗎?天馬行空的想像,在家就能讓娃看到海底世界。想當年在我小的時候,也就能在沙坑裡跟小朋友們玩玩沙子了。
準備工具:透明文件帶袋、彩筆、卡紙(黑、白各一張)、剪刀
製作步驟:
1 第一步就是在透明文件袋上用彩筆畫出海底世界裡有的東西啦:小魚、海草、水母、小烏龜、小海星……
2 然後用一張黑色卡紙放進文件袋裡,神秘的「海底世界」就弄好啦~
3 這一步很關鍵,因為我們要做的是用來探索「海底世界」的工具——手電筒。用一張白色卡紙,畫出手電筒的形狀,然後用彩筆塗好顏色,最後再裁剪下來就好啦~
4 最後,那當然是把「手電筒」放進「海底世界」裡去探索啦:「寶寶你看,這是小魚、這是水母、這是海草……」
製作動圖奉上啦:
這個遊戲不僅僅可以做成「海底世界」哦,媽媽還可以和寶寶做出一個「秘密花園」,讓寶寶探索花園裡面有什麼……
所以媽媽們就開展你們和寶寶的想像力,在透明文件袋上自由發揮叭!
這樣不僅可以和寶寶一起手工,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認知能力,讓他們認識很多東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