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遜位詔書》:「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為國務大臣,在茲新舊交替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民治安堵,海宇乂安,仍是滿洲國、漢國、蒙國、藏國。」這個詔書的頒布,標誌著我國幾千年封建制度的結束,也標誌著我國進入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共和國時期,即舊思想與新思潮不斷碰撞的時期。
在迂腐落後的傳統思想和充滿自由活力的新思想的交織下,民國時期的中國社會產生了許多「奇特」現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人們對於擇偶、婚姻等方面固有觀念的轉變。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戀愛、結婚都是自己的事,既要自由,又要突破舊有觀念的束縛,以兩情相悅為根本。
不過有一種愛情,不是放在民國就不能接受,即使現在也會被人議論,這就是「師生戀」,今天這位主角是因為師生戀意外懷孕,去墮胎髮現是龍鳳胎,赫赫有名的女兒差點被打掉。這個出身名門的千金小姐叫袁行恕。
袁行恕生於1916年,祖籍江西武進。袁家家祖上頗有名望,因而是典型的書香門第豪門。作為中國銀行創立者之一、交通銀行首任董事長的袁行恕的父親,掌握著民國經濟的命脈。在家裡,袁行恕是個小女孩,所以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她就被萬千寵愛。
《民國民間故事集》記載:「袁行恕深受其父影響,愛好小品,尤其熱愛傳統古典文學,這使她年少時便成為一名小品作家。腹中詩氣自華,舉手投足間都帶著大家閨秀氣質」。為使這位心愛的小女兒成才,父親袁勵衡將她送進了北京有名的女子學校。
在一群女老師中有一個叫陳致平的,袁行恕此時根本沒想過,他的出現竟然會改變自己的一生。與袁行恕顯赫的家世背景相比,陳致平可謂出身貧寒,能到北京一家著名女中當老師也是靠自己不斷奮鬥。從輔仁大學畢業後,陳致平1929年就投身教育事業,比袁行恕大了整整7歲。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此事自然而然地引起了袁家人的不滿,由於袁勵衡的特殊身份,女兒的行為給社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輿論壓力。本以為袁行恕最終會妥協,沒想到她一直堅持己見,為了不給女兒帶來不好的影響,無奈之下,袁勵衡終於同意兩人結婚。結婚後的袁行恕希望繼續完成學業,丈夫陳致平對此表示強烈支持。很快袁行恕就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就意味著他的理想無法實現了,夫婦倆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商量著要把孩子打掉。
把自己的愛情結晶打掉本是讓人心痛的事,等夫妻倆去醫院檢查後,醫生告訴她肚子裡有兩個孩子,還很可能是龍鳳胎,夫妻倆大吃一驚,母愛最終戰勝了理想,袁行恕決定放棄學業,生下兩個孩子。對中國人來說,一男一女恰巧拼寫成一個「好」字,哪位父母還能忍得了?
陳致平夫婦二人的孩子哌哌落地,袁行恕給兒子取名陳喆,女兒取名陳鈺。值得注意的是,陳鈺就是當代著名的小說家瓊瑤,眾所周知,《還珠格格》、《幽夢》等都是瓊瑤的作品,瓊瑤一生筆耕不輟,為我國當代文學作出了巨大貢獻。
袁行恕出身高貴,為了愛情不惜捨棄一切,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現代新女性特有的堅強、自由、獨立的特質。但袁行恕一時衝動卻險些讓中華兒女丟掉一個文學巨匠,實在令後世捏了一把汗。幸好袁行恕沒有這麼做。此外,兒歌女郎顯然深受母親的影響,其個人性格和作品可見一斑,也許這也是人生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