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高知家庭才出學霸!輔導孩子,父母可以用親情填補文化空缺

2020-09-06 北京四中網校

一個孩子能不能成才,受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家長文化水平的高低,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絕對的。

不論家長的文化水平如何,家長都可以起到監督和引導作用。

只要注意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技巧,扮演好一個搖旗吶喊者、知心交流者和一絲不苟的監督者,就一定會對孩子有幫助!

誰說高知家庭才出學霸!輔導孩子,父母可以用親情填補文化空缺

01 儘量做到「三多」和「三少」

多商量少命令。

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

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

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多引導少訓斥。

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尊重你。

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家長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

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定出一些懲罰措施。

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

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

實際上,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

誰說高知家庭才出學霸!輔導孩子,父母可以用親情填補文化空缺

02 用親情填補父母文化程度的空缺

學做「走心」的家長,想辦法和孩子做朋友。

千萬不要隨意在公共場合指責孩子,儘量多讓他感到家的溫暖,和親人間的那種自然情感。

多談心,剛開始不要談學習,或你們對他的要求。

鼓勵孩子跟你談他感興趣的事,即便聽不懂也沒關係,有時你們只需要做聽眾。

讓他習慣對父母說,慢慢的關係就會拉近,在談別的可能會容易些。

還可以利用晚飯時輕鬆的氣氛,邊吃邊談。

白天分散各處的一家人重新相聚在一起,面對一桌美味佳餚。

這是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擁有的一段節日般的時光,是創造鬆弛平等愉悅的談話氛圍的最好時機。

㊣ 不問學習,不說煩惱

每個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學習,但是到了餐桌上,就應該先放一放。

過多地追問孩子的在校表現,或是考試名次,只會招致孩子的反感。

如果孩子學習有所退步,家長就對其一番責怪,或是大講道理,這就會讓孩子感覺吃飯也是一件很壓抑的事。

但是,聊工作同樣也不適合。這是因為,孩子對大人的工作本就不甚了解,說起來也沒共同話題。

倘若聊著聊著,就抱怨起工作中的不快,生活中的煩惱,這勢必會冷卻就餐氛圍,也會影響孩子對社會、工作的價值觀。

㊣ 分享快樂,聊聊感受

在飯桌上,適合最簡單的交談。

想要孩子多主動和父母說話,就要營造說話的愉快氛圍。

不妨引導孩子分享他學校發生的好玩的事情,這會帶動孩子的快樂情緒,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或是,問問孩子今天的安排。

最重要的,多去真誠地了解孩子的感受。

聽孩子說說最近看了什麼好玩的段子,聽了什麼喜歡的音樂,或是這幾天有沒有結交新的朋友等等。

傾聽是高明家長的必備技能,但能實現傾聽的前提一定是,家長能夠先取得孩子的信任。

只有以信任為前提,孩子才肯向家長傾訴,家長才有傾聽的機會,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有效傾聽後,家長要有妥協,要有商量,要給彼此餘地,要和孩子一起調整方案,這樣孩子才會更願意和家長溝通。

誰說高知家庭才出學霸!輔導孩子,父母可以用親情填補文化空缺

03 經常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學會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

孩子放學後,家長要督促孩子認真做作業、檢查作業及複習、預習功課。

定時翻看孩子的作業本,看看老師批改的多不多,打多少分。

如果錯誤多、分數差,就要幫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時補救。

努力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這點很重要!

有的家長可能沒有意識到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學習多麼重要,他們下班後總喜歡邀同事到家裡打撲克,打麻將……

還有的家長平時不注意,吃過飯就打開電視機,從新聞聯播節目一直看到完,孰不知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根本無法讀書。

如果家裡住房緊張,家長可以在室內給孩子安排一個「學習角」,擺張書桌,安上燈,使孩子可以在那安心學習。

平時,家長也可給孩子訂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報刊、雜誌和參考書,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誰說高知家庭才出學霸!輔導孩子,父母可以用親情填補文化空缺

04 平時和學校老師積極配合

家長不能當「甩手掌柜」,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就萬事大吉了。

一部分家長,從來沒跟老師單獨聊過孩子在校的情況。

如果家長和老師聯繫少,很難及時把握孩子在校的情況和表現,而老師也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

因此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然後在家長會後,主動留下來和老師聊一聊,問問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對於學校和老師的規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

比如很多學校會規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定。

在孩子面前,家長要盡力維護學校和老師——不要假惺惺地做戲(因為孩子能察覺出來),而是要真心實意地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定很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為難,也會給老師的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因為對於家長來說,你只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學校和老師來說,需要面對成百上千的學生。

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往往都是為了保護大部分孩子的在校安全和學習環境。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麼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

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會越成功。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高知父母教出學渣,文盲父母卻教出學霸?
    我們用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百萬中小學生家長都在這裡!相反,孩子因為壓力過大,患上了小兒抽動症。都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但事實上,不少高知家庭沒有培養出優秀孩子。上海心理諮詢師陳默接待過一位叫圓子的孩子。
  • 家長:我文化水平不高,已經沒能力輔導孩子作業了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動不動就說:「 唉!我們的文化程度太低,輔導不了孩子了!」 殊不知,這種自我暗示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世上沒有不成功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教育孩子是個精心活,不看你的文化程度,關鍵看你上不上心,沒有任何工作比為人父母更加重要。一.
  • :不出意外,你孩子終將平凡
    按道理說,學霸生的娃也應該是學霸,退一萬步講也不應該是學渣呀。然而月滿也會有盈虧的時候,物極必反,細數那些父母讀書牛逼,子女卻平平無奇的案例吧!你不信的話,過個幾天看看我這個文章的留言,就明白了有多少學霸父母,深受子女平凡的痛苦!02、為什麼會這樣?正常來說,爸媽受教育程度越高,後代應該更優秀才對,怎麼反著來了?這4個點,很多人沒想到。
  • 廣西高知父母被親生兒子殺害:忽略這4點的教育,隱患重重
    不過,這次殘忍的親生子女殺害父母的案件,讓我不禁思考:在專家領域均有較高成就的高知父母,為何會培養出如此殘忍,省吃儉用購買高價學區房;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報了各種早教班、培訓班,重金聘請名師輔導孩子;為了創造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孩子出國留學。
  • 普通家庭孩子,如何才能成為「學霸」?父母這3點表現至關重要
    普通家庭孩子,如何才能成為「學霸」?父母這3點表現至關重要作為人父人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位家長最大的夙願,特別是對於寒門家庭來說,更是對自己抱著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將來有大出息。但是,衡量學生的眾多標準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習成績,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們將來有出息的話,孩子的學習一定得想辦法提高。可是普通家庭的父母大多數文化都不高,他們擔心自己文化不高輔導不了孩子,其實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不高雖然說對孩子的學習也有所影響,但是絕對不是決定因素,如果想要孩子成為「學霸」的話,父母的這3點至關重要。
  • 6個輔導孩子的黃金原則,不論文化程度高低,家長都該了解!
    ,是受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家長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絕對的。家長應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家裡住房緊張,家長可以在室內給孩子安排一個「學習角」,擺張書桌,安上燈,使孩子可以在那安心學習。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買相關的學習用品和有關的工具書。平時,家長也可給孩子訂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報刊、雜誌和參考書,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 6個輔導孩子的黃金原則,不論文化程度高低,家長都該了解
    ,是受家庭、學校、社會、環境、習慣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家長文化水平的高低,是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全部,更不是絕對的。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買相關的學習用品和有關的工具書。平時,家長也可給孩子訂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報刊、雜誌和參考書,擴大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 什麼家庭更容易養出學霸?這種職業父母組合最好,農民家庭墊底
    在很多人眼裡,學霸是天生的聰明者,他們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考出好成績,別人玩他們玩,別人學習他們還在玩,卻依舊有出色的成績,這樣的人實在是讓人羨慕。其實並非所有學霸都是「神童」,也有很多人付出了不少努力。其實,那些學霸受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在教導上更科學,能精心對其培養,孩子成才的機率更大一些。有人問,什麼家庭培養學霸的概率更大?父母什麼職業,對孩子學習成長更有幫助?在一個調查中發現,學霸父母45%都是本科學歷,10%父母是碩士學歷,且這些父母的職業不同,培養的學霸數量有所差異。
  • 專家:自閉症多青睞高知家庭是誤導
    ,告訴所有有同樣境遇的家庭,悲情不是唯一訴求,同樣可以有快樂!  誰都可能生自閉症孩子  記者在百度搜索自閉症話題,發現有不少報導稱自閉症更「青睞」高知家庭!鄒小兵說,這種說法其實是對公眾的誤導,甚至會給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帶來極大困擾。以前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曾有這種說法,有研究稱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自閉症的發病率高,研究將原因歸結於這些父母太過冷漠。
  • 如果可以請聽孩子說
    父母的出現,不會馬上讓孩子進入正面成長,父母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那麼多年空缺的溝通和交流,以及情感的銜接,父母需要重新填補對孩子曾經空缺的陪伴和愛,重要需要耐心 為什麼青春期孩子跳動厲害的,幾乎都是「父親的缺席」,一個家庭男性為了工作,而忽視了和孩子的交流,認為家裡妻子照顧孩子就可以了。而忽視孩子需要「陰陽結合的愛。」
  • 高知家庭如何給孩子賦能?
    作為父母,其實也沒有誰天生會做父母,需要通過不斷成長、復盤給自己賦能、給孩子賦能,讓自己成為擁有強大內心力量的父母,才能充滿智慧地教育孩子。在這方面,一對北大畢業的高知父母——真心爸媽在《育兒基本2》中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們的育兒經驗。
  • 學霸父母懷疑抱錯了,孩子次次考試墊底,家長:你到底遺傳的誰
    基因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我們都知道孩子會遺傳父母身上的很多特點,比如人們熟知的血型、外貌、一些遺傳性疾病等等,但是在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上,父母卻看著自己的孩子產生疑問:「是親生的嗎?」
  • 成功人士容易培養出「學霸」孩子?不是父母優秀,是教育理念不同
    在很多人的心中,現在大多數「學霸」孩子都是出自於成功人士家庭,畢竟父母這麼優秀,孩子也不會差到哪去,這好像是「遺傳」一樣。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足夠重視,=同時否採取了正確的方法等等,那麼孩子出人頭地的機率就要高很多。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出「學霸」孩子呢?
  • 南寧22歲海歸男殺死高知父母逃亡國外,我想給所有家長提個醒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樣的高知家庭,會發生如此的人間慘劇。可從黃某陽往日的言行之間,能看到些許蛛絲馬跡。黃的高中同學截取了他曾經的QQ說說,可以看到他眼裡的父母親情:「時間從來沒有改變我靈魂深處的叛逆,反倒讓我更容易看穿父母內心的醜惡。」
  • 多個高知父母,教育界公眾人物強烈推薦的美國家庭親子英文繪本,讓百萬家庭不出國門就能做好英語啟蒙,與國際同步
    不過無論是幼兒園,還是課外班,都不具備讓孩子時刻用英語作為工具使用的能力,更多的英語啟蒙和浸潤、磨耳朵工作,還是要在家完成。就難為了很多家長,沒有英語功底,明明母語是中文,卻倒逼自己在家用英語與孩子交流,孩子聽不懂,自己也教不了。這時候,一套可以幫助父母和孩子把英語當成語言工具使用的親子繪本,就能很好解決孩子缺乏語言環境的問題。
  • 想讓孩子學習更高效?看看這本「學霸筆記」
    如何讓孩子有效學習,讓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是父母應該注意的問題。教育部的一系列新規定使父母更加擔心:2020年,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將學生的奧數成績、英語星級作為招生錄取的依據。2020年,取消高考自主招生,學科特長加分沒了。
  • 837名狀元,近5成父母高知:寒門出貴子本就是農村人的一廂情願?
    文/格格鬥837名高考狀元,近5成父母為高知分子,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曾看過中國校友網的一份調查:2007-2016年間,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其中近五成狀元的父母是高知分子(比如教師、工程師),近兩成狀元的父母是國家公務員。
  • 親情不是有條件的愛,別當孩子一腳跨在窗臺上才後悔
    沒有長大的父母一些從小優秀的資優生、績優生,在父母的高期待下,也變得對自己期望甚高,但是心中對父母是有憤怒的。親子關係變成學業成績分數的秤斤論兩,親情是有條件的愛。如果親情、師生關係剩下控制,孩子又怎麼不會學到控制—「問題」永遠可以證明大人們的無能!
  • 父母這樣帶孩子,是費力不討好,別用親情「綁架」孩子
    有一個孩子的家庭同理,倘若家長總用「父母多麼多麼累」、「家庭負擔多麼多麼重」這類的言語激勵孩子學習,孩子非但不會更努力學習,甚至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他們會分散更多的注意力去「幫助」父母。 所以,一些「綁匪家長」趁孩子小的時候,就要亡羊補牢改正自己,具體要記住以下三點。
  • 小學沒畢業的父母,有資格輔導孩子作業嗎?做到這三點照樣養學霸
    孩子上了小學後,我發現要想養出個學霸的孩子,父母最好也是學霸。很多家庭教育理論都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想讓孩子讀書,你自己最好經常讀書;想要孩子愛上學習,你自己最好也喜歡學習;自己都不懂作業怎麼寫,怎樣才能給孩子寫作業?但是,如果一個小學沒畢業的父母,怎樣才能督促和幫助孩子學習呢?難道文盲家長培養不出成績好的學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