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海,相遇即緣。關注,跟我一起,解讀萬千心理,走出心理困擾。
最近有一部神奇的臺劇走入了大家的視線並且頻頻登上熱搜,不僅是男主的顏值還是燒腦的劇情都讓它穩坐同時段影視劇的收視冠軍寶座。
這部劇就是由許光漢和柯佳嬿主演的臺劇《想見你》。目前該劇已經獲得了豆瓣9.2的高分評價,很多劇迷們更是每天熱切的期盼著周日的更新。
可惜的是下周因為過年的原因要停更一周,這著實讓追劇的朋友們萬分著急啊。
說實話這部劇確實是不錯的。
一方面錯綜複雜、層層遞進的燒腦劇情令人一分一秒都不想錯過。
另一方面男女主角之間這跨越時空又坎坷甜蜜的戀情時刻讓觀眾感到揪心。
甚至劇中伍佰的那首不斷循環播放的《last dance》讓人上頭又難忘。
還有那句來自《越洋情書》中的經典臺詞「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見面才有意義)」真是分分鐘就讓人感動落淚。
不過話說言情劇的劇情大多是像《親愛的,熱愛的》這樣甜死個人。
《想見你》雖說也有甜的部分,但是在甜蜜中又經常虐的要死。
一會男主飛機出事,女主獨自想念他2年;一會又回到過去女主被殺,男主發生車禍變殘疾;最新更新的劇情中更是讓好容易相見的兩人雙雙被襲,生死不明......
可事實上從觀劇心理來講,這樣的劇情設定讓觀眾體驗到了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的刺激感。而從愛情心理學角度來講,越是坎坷波折的愛情,越是刻骨銘心。
之前學習《愛情心理學》這門課的時候,老師就開玩笑似的告訴我們:想要愛情保鮮就多去做些刺激的事情,比如去蹦極,一起看恐怖電影等。
其實這不僅是玩笑也蘊藏著深深的心理哲學。
愛情就是一種心跳的感覺,做這些刺激的事情時候所帶來的心跳的感覺其實是同頻的。心跳的感覺越強烈,愛情就越深刻。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還源自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跟中國民間故事中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樣,兩個年輕男女在相愛的道路上倍受阻撓。
但是越是家人的阻撓,反而越使得兩個人頭的愛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最後只得雙雙自殺殉情。
通過這個名詞我們可能已經感受到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其實說的就是「越是難以得到的東西越珍惜,越是遇到阻撓的愛情越深刻。」
相反輕易就能得到或者已經得到的東西,其價值往往會被人所忽視。」有句民間俗語說&34;,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不論是在愛情還是婚姻中,兩個人一起經歷一些讓人心跳緊張的小挫折其實未必是件壞事。
第5季《愛情公寓》中諸葛大力說「兩個人在一起經歷的事情越坎坷,越有記憶點,就更有可能走的越遠,愛的越深。」
估計這也是為什麼呂子喬和美嘉,曾小賢和胡一菲,張偉和諸葛大力,這些愛情公寓中的情侶一次次讓人心跳的奇葩經歷中感情升溫的原因吧。
朋友們也來回憶下吧,在你的愛情中哪些事情讓你記憶最深?當時事情發生的時候你是否感受到了心跳的感覺呢?
END
作者:雲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碩士,一個專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女子。傾聽心聲,解讀心靈,願與你共赴一場心理的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