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於2018年9月的天府八幼到今天也就剛滿「兩歲」。但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卻收穫滿滿。教師近百餘篇論文在各級各類評賽中獲獎,幼兒園在市級、區級的各項比賽中多次獲得一等獎。這是為什麼?
在園長趙敏看來,政策的支持與管理體制的創新在發揮作用。天府八幼是新區實施 「兩自一包」創新管理體制的一所幼兒園,「兩自一包」具體來說就是教師自聘、管理自主、經費包幹。趙敏認為,這樣的一種新體制,大大激發了辦園活力。
「它打破了傳統編制的束縛,薪酬體現在多勞多得,對於整個學校的良性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也激發老師在崗位上進行職責創新。」趙敏說,同時學校採取自主管理模式,以多種形式抓好師德師風建設,樹立良好的園風。不僅如此,幼兒園通過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在全體保教人員心中樹立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加強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導,「教師不斷成長,師資隊伍不斷強大,這更直觀地作用於幼兒園的品質提升。」
見微可知著。許多細節都足以窺見成都在學前教育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鏗鏘步伐:創新學前教師編制管理,探索實行「編制+員額」教師總量配備標準,按照在園幼兒數量撥付辦園經費,幼兒園自主招聘教師、自主管理;修訂幼兒園園長崗位任職資格培訓課程標準,在「未來教育家」「優秀教育人才培養計劃」中單列學前教育指標,在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成都市學科帶頭人、評先評優中名額向學前教育教師傾斜;民辦幼兒園在師資發展、教育科研以及幼兒資助等方面與公辦幼兒園享受同等待遇,進一步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除了教師隊伍的建設,成都對於幼兒園「軟實力」的提升還聚焦於教學教研。在省會城市中率先出臺規範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性文件,改進課程實施、改革課程評價,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同時建立完善覆蓋城鄉的學前教育教研工作網絡,市、區、園三級聯動,高位引領助推教師專業成長。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3項學前教育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4項成果獲省級教學成果獎。
堅持內涵建設,讓學前教育步入優質發展「車道」。成都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重點,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在省會城市中率先出臺規範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的指導性文件,出臺《成都市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指導意見》,豐富課程資源、改進課程實施、改革課程評價,為規範課程建設與管理指明了方向與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