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主席誕辰113周年 「女神剪」辦個人剪紙展覽(組圖)

2020-12-23 搜狐網

  本報棲霞訊(特派記者劉雪霞)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13周年,近日,在棲霞市委、市政府的幫助下,「女神剪」欒淑榮舉辦了個人剪紙展覽,受到一致好評。

  本次共展出了100多幅有關毛澤東的剪紙作品,記錄了毛澤東一生的經歷,是欒淑榮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剪出的。展出當天,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  

欒淑榮:剪出萬種風情

  剪紙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和有關資料記載,剪紙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紀,常用於宗教儀式、裝飾和造型藝術等方面。

  膠東地區的剪紙是中國民間剪紙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主要特點是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精巧型剪紙。它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形更加飽滿豐富。

  在棲霞一帶的農村,過去剪紙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並且還是人們用來品評新娘的一個標準。

直到現在,這裡的姑娘們還經常聚在一起,比比自己的新花樣,切磋一下技藝。

  欒淑榮正是在這種濃厚的藝術氛圍中成長起來的一位民間藝人。她的母親是遠近有名的剪紙高手,兩個姐姐也都身手不凡。正是在她們的薰陶下,欒淑榮八歲的時候就迷上剪紙。她白天剪,晚上剪,有時吃飯、做夢都在剪,夏天她在樹蔭裡剪,冬天她坐在炕頭上,躲進被窩裡剪。那些廢作業本、廢報紙一到她的手中,就都變成了紙花花、碎片片。欒淑榮特別透靈,那些窗花、門箋花、燈籠花、天棚花,她只要看一遍,拿起剪刀就剪,一點也不比別人差。欒淑榮在剪紙上超人的天賦,使她很快從眾多的剪紙高手中脫穎而出,到十七、八歲的時候,就在周圍的幾個村裡出了名。她的剪紙不僅僅局限於窗花的簡單造型,而是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進行新的創意,使其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特別是那若斷若連的線條和細若蚊足的毛刺,往往讓人感到一種凡人難以達到的絕妙。為此,她的「花樣子」常常被一些大姑娘、小媳婦們用煙火燻在土紙上到處流傳,成為遠近鄉村剪花的樣子。

  欒淑榮剪紙藝術的飛躍還是在她到了棲霞市文化館任專職創作員之後。那時欒淑榮剛剛20歲出頭。在這裡,她系統地學習了中國繪畫的一些技法,將剪紙和中國美術有機地結合起來,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風格。她還經常跑書店,進圖書館,查閱有關資料並反覆揣摩漢畫像石,逐漸豐富、拓寬自己剪紙的路子。為了進一步提高剪紙水平,平時,欒淑榮總是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觀察其形狀,分析其特點,然後畫在寫生本上。報紙雜誌和電影、電視裡的美術圖案,逢年過節,老百姓牆上貼的年畫,她都留心觀察,發現有好的圖案,就畫出草稿,記在腦中。天長日久,腦子中的圖案就多了起來,剪的時候,花鳥魚蟲盡在腦中,不用畫稿,操刀便剪,甚至能夠不看紙和剪,與人邊聊天邊剪紙,「嚓嚓嚓……」,隨著她手中剪刀開啟的聲音,一團團飛紅,一抹抹彩霞,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一隻只活靈活現的生靈,就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1988年9月,欒淑榮隨中國藝術團赴巴西參加在這裡舉辦的中國藝術節。表演臺前被人圍得水洩不通,人們一邊出題目,她一邊剪。這個喊:「剪個猴!」那個又喊,「剪個熊貓!」「剪只孔雀!」只見剪刀像行雲流水似的飛快舞動,紙屑像雪片一樣飛揚。一會兒的功夫,栩栩如生的《猴子獻桃》、《熊貓與竹子》、《孔雀開屏》便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一位老太太擠上前去請求說:「姑娘,你能為我剪一幅貓頭鷹嗎?」欒淑榮一愣,因為她過去從未剪過這個動物,而在巴西,貓頭鷹為吉祥之鳥。為了滿足這位老人的願望,她略加思索,便抬剪剪了起來。不多時,一幅《夜鷹》就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於是,人們驚訝、讚嘆、激動地爭相搶購她剪出的所有作品。得到滿足的老太太驚奇地問:「你這剪子帶電腦吧?」當她接過剪子仔細審看後才相信,這確是一把纏著膠布的普通黑色小剪。旁邊的一位青年緊接著問:「你的紙是糯米做的吧?」當他見欒淑榮將紙揉搓以後,才相信是一張普普通通的紅紙。在場的人都被折服了,豎起拇指,連聲稱道:「偉大的東方藝術!」

  回到國內以後,欒淑榮的名氣更大了,許多地方都邀請她去做表演,當先生。1990年,北京亞運會期間,她應邀前往北京,為各國的運動員做現場表演。黑龍江的剪紙藝術節、四川的藝術節她都成為特邀嘉賓。

  1991年在上海美術館,前來觀看表演的英國劍橋大學的蒲齡恩教授請求欒淑榮為他剪一幅30釐米高、70釐米長的《二龍戲珠》,並希望他在趕車去北京前一小時內剪完。欒淑榮過去從未剪過這麼大的龍,但是,欒淑榮匠心獨運地揮舞起銀亮的小剪刀,不一刻,一幅神龍活現的《二龍戲珠》出現在人們面前。蒲教授激動得喜不自禁:「太好了!小姐,我該付多少錢?」欒淑榮甜甜地一笑,說:「您這樣喜歡我們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這幅作品贈給您,留作紀念吧。」

  正當欒淑榮的藝術生涯如日中天的時候,一次不幸的車禍使她高位截癱。這一年是1996年。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沉重打擊,欒淑榮沒有向命運屈服。如今,她仍然堅持坐在輪椅上進行藝術創作。她還利用業餘時間培養剪紙新秀,帶出了十多名徒弟。她說:「我要讓這門傳統的中國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中國神剪--欒淑榮作品展示

  窗花是貼在窗紙或窗戶玻璃上的剪紙。過去無論南方北方,春節期間都貼窗花。現在南方只結婚時才貼,春節一般不貼了。而北方貼窗花還盛行,在河北豐寧,春節期間若誰家未貼窗花,人們就會猜測這個家庭是否出了事。

欒淑榮窗花剪紙《許仙和白娘子》

  窗花是民間剪紙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大、最為普及的品種。其他剪紙品種都是在窗花基礎上發展與延伸。南北各地農村在春節期間都要貼窗花,以此達到裝點環境、渲染氣氛的目的,並寄託著辭舊迎新、接福納祥的願望。窗花無論題材、表現手法、剪刻技藝都是剪刻藝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現代窗花兼職已漸漸形成獨立的藝術門類,但由於他們最初源於民間喜慶或民俗活動中的剪貼畫,且多貼於農村窗戶的白紙上而被稱為「窗花」。窗花對每個人來講,是一個能引起許多流連和情感的美妙稱謂。農曆正月初一,俗稱春節,這一天,貼窗花裝飾居室環境成為我國春節喜慶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窗花的剪刻形勢一是單色剪刻,多用於大紅紙剪紙,應用地區較廣。二是套色剪紙,一股用於宮廷、商鋪子的大窗或廳堂和門面的窗戶。三是浮雕剪紙,流行於甘肅、青海一帶,它將剪刻與紙疊工藝融為一體,風格別具。四是彩色窗花,彩色窗花又有染色和襯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豐寧、蔚縣所出最為出名。先刻後染,色澤明豔,光影效果極佳。襯色窗花以廣東佛山所產最為著名,用金箔紙和錫箔紙剪刻出主體紋樣,背襯各色彩紙,金碧輝煌、富麗典雅。這種做法叫做「銅襯料」。

欒淑榮窗花剪紙《金魚滿堂》

  窗花都選用適合紋樣,山東的窗花多直條式,是適合該地直欞窗而形成的;西北的窗花逢中用「十」字將完整的剪紙分成四大塊,也是適合該地窗戶中心有一個十字格而形成的。湖南的窗花有固定的組合形式,一般是中心貼雙喜團花,四角貼蝴蝶角花,團花兩旁再配一對喜燭和花籃、盤花。為了不影響室內採光,窗花多為陽剪,以求得較多鏤空的面積。窗花的外輪廓和窗架之間要求舒密有致、構圖格局均衡,除裝飾美好的因素外,還能起到防寒和透風流通的實用作用。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內裝飾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細線造型,達到鏤空玲瓏的視覺效果。圖3-2孔雀牡丹圖是一幅典型的窗花圖,構圖完整,疏密有致,造型準確。圖3-3羊年吉祥窗花由於受窗欞格的限制,分為四塊,組成一幅完美的圖畫。窗花的表現題材極其廣博,舉凡戲劇人物、歷史傳說、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現實生活及吉祥圖案均可成為窗花的表現內容,可謂無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動物、喜慶吉祥紋樣,常以「吉祥喜慶」、「豐年求祥」、「五穀豐登」、「人畜興旺」、「連年有餘」、「貴花祥鳥」等為主體。圖3-4「龍鳳成祥」永遠是民間藝術的主題,龍鳳造型優美,刻畫細緻、準確的表達了人們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的表現題材也有故事、人物、戲曲、習俗等,多流行於黃河流域及北方農村,常見的有三國戲、水滸戲、西遊戲、民間故事以及地方戲的人物造型和戲曲情節。就連民間故事「老鼠娶親」也成為窗花表現的題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數量最大。窗花的民俗作用最為集中,不僅美化生活環境,而且寄託著對生活理想的追求與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後代昌隆、人壽年豐及闢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現最多的主題,體現了窗花古老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從流傳在江南地區的窗花樣式可以看出,窗花比其他剪紙樣式更能代表剪紙的藝術語言。窗花剪紙的工藝特徵已超越了民俗活動單純的裝飾功能,從而改變了剪紙單一形態的發展格局。如甘肅的浮雕窗花剪紙,運用紙紮的工藝;河北的染色窗花借鑑了民間彩繪;南通的絲織品窗花把紙與紡織品有機結合在一起。窗花剪紙作為節日的一種民俗活動的內容,不僅美化了民居環境,更重要的是成為人們審美交流的對象。圖3-5用剪紙的手法表現了三國故事《空城計》,在方寸之地表現恢弘的歷史場面,除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主要人物外,還有城門兩個掃街的士兵,另外還有城牆、馬匹、樹林等。(來源:《中國民間美術》)

欒淑榮的剪紙一幀

  中國第一神剪欒淑榮北京展絕技 現場表演藝驚四座

  中國「第一神剪」癱瘓女藝人欒淑榮出書牽動人心

相關焦點

  • 椒江:實驗二小舉辦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文藝匯演
    12月26日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誕辰,對於台州市椒江區第二實驗小學的學生來講,這一天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天,學校組織了紀念毛主席誕辰124周年活動,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北京舉辦書畫展系列活動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
    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書畫展正在賓館大廳展出。這是208名老軍人自發精心創作的以毛澤東詩詞及其經典語句為內容的書法作品,書畫作者都是京內外的老軍人,有上將2名,中將14名,少將140名。這些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指揮下打江山、固國防的老軍人,對毛主席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
  • 蓬皮杜將紀念馬蒂斯誕辰150周年,在插圖與剪紙裡與他相遇
    澎湃新聞獲悉,今年5月,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將舉行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誕辰150周年大型展覽,這是繼1970年巴黎大皇宮後規模最大的一次馬蒂斯個展。展覽將關注文本與圖像的關係在馬蒂斯藝術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藝術家的插圖、剪紙,重新審視其藝術的魅力。展覽還將放映一部講述馬蒂斯旅行的紀錄片,探索旅行如何塑造了他的視野。
  • 紀念毛主席誕辰112周年 頌歌獻給毛主席
    本報訊昨晚,主題為「頌歌獻給毛主席」的才旦卓瑪從藝50周年專場文藝晚會,在韶山韶樂宮隆重舉行。  一曲《翻身農奴把歌唱》拉開了晚會序幕。才旦卓瑪的歌聲猶如雅魯藏布江水在奔騰,顯得無限的歡暢。「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北京的金山上》唱出了才旦卓瑪對毛主席、對共產黨的一片深情,也掀起了晚會的高潮,全場觀眾動情地跟著她一起歌唱,有的甚至流下了熱淚。「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當才旦卓瑪唱起這最後一曲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鮮花湧向這位曾經用歌聲感動過幾代人的優秀歌唱家。
  • 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組圖)
    新華社發冰心簡歷  新華網福州8月22日電(記者劉暘 張逸之)8月22日,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拉開序幕,海內外近200名學者、文藝界代表在冰心故鄉福建福州共聚一堂,暢談對這位世紀老人的美好回憶。  作為冰心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部分,冰心巴金世紀友情圖片展覽在福建省美術館隆重舉行。
  • 中山大學舉行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題展
    中青在線訊(盧旖維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林潔)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近日,中山大學舉辦了「篤行與薪傳——馬克思主義在中山大學的實踐與傳承」專題展覽暨馬克思論壇。
  •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這些高校的紀念方式很「潮」!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各高校積極創新,利用多種形式紀念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製作沙畫MV、誦讀《共產黨宣言》、舉辦系列展覽、重溫入黨誓詞……一起看看高校的這些新做法01北京師範大學自製沙畫MV以時代語言致敬馬克思2018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移師杭州
    潘天壽 耕罷圖 1948年 寧海文物辦藏 原標題:「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移師杭州   今年是20世紀中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5月,「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北京隆重舉行。
  • 和平幼兒園紀念毛主席誕辰123周年暨國學誦讀比賽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3周年紀念日,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40周年了,但是他仍然活在億萬中華兒女的心中,讓我們永遠緬懷他!今天和平幼兒園的全體師生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特舉行了「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中華美德」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凸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把培養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才與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 四大展覽共慶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組圖)
    四大展覽共慶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組圖)發布時間:2019-08-09 20:25:00 Fri  來源:杭州網「紀念吳冠中誕辰100周年作品展」展廳現場杭州網訊 2019年8月9日,由浙江美術館自主策劃舉辦的「紙上談繽——中國紙文化當代藝術展」「我負丹青——
  •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山大學展珍貴手稿史料
    光明網廣州5月3日訊 2018年5月2日,「篤行與薪傳——馬克思主義在中山大學的實踐與傳承」專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山大學舉行。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蔣斌,中共廣東省委教育工委黨組副書記、省教育廳副廳長邢鋒,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等參加活動。
  • 臺灣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12日電(記者 付敏 劉劼 李凱)獻花致敬、召開研討會、舉辦紀念特展、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臺灣各界以不同形式隆重紀念這位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彪炳史冊貢獻的偉人。
  •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2008年05月06日 10:38 來源:光明日報 在今天北大舉行的蔡元培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與會者最念念不忘的是蔡元培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蔡元培研究會名譽會長韓啟德出席紀念大會並講話。他說,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思想家、教育家,先生一言一行都以民族利益為先,紀念蔡元培,首先要弘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 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重溫偉人詩詞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6周年紀念日,我們精選部分毛主席的詩詞,一起重溫、緬懷!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書法展在漢中舉辦
    漢中文化網 hzwhwang.com 訊 12月20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書法展」在漢中市博物館舉辦。中國毛體書法家協會漢中創作基地主任、陝西毛體書法藝術研究院漢中分院院長田遐齡講話,對各界同仁給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書法展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弘揚紅色文化、弘揚毛體書法是文化自信的具體提現。毛體書法奔放、縱橫馳騁、筆墨瀟灑淋漓的書法形式,深受不少美術工作者與書法愛好者的青睞,是毛主席留給世人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紀念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香港大學紀念文獻展上線
    香港大學官網 圖2020年是作家張愛玲誕辰100周年。9月28日,「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在張愛玲母校香港大學(以下簡稱「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上線 (www.virtual.umag.hku.hk/eileenchang100)。港大美術博物館官網「百年愛玲,人文港大」張愛玲百年誕辰紀念文獻展首頁。
  • 紀念林則徐誕辰235周年
    本報記者 池遠攝本報訊(記者 吳暉)8月30日是民族英雄、國際禁毒先驅林則徐誕辰235周年紀念日。當日上午,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聯合虎門林則徐紀念館、伊犁林則徐紀念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蒲城林則徐紀念館、北京福州新館(北京市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在百年古厝林文忠公祠舉辦「焚毒揚正氣 築夢新時代——紀念林則徐誕辰235周年暨中小學生禁毒教育研學實踐」活動,活動以線上雲直播的方式進行,吸引了64.1
  • 民族翰骨 巨匠歸來 | 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先睹為快
    「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浙江美術館舉行新聞發布會展覽現場2017年11月29日下午2:00,「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是今年「十九大」以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的高峰意識、文化自信、文化創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重大展覽。此次展覽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潘天壽作品展,有128件(組)作品,寫生稿36件,文獻作品29件。此次展覽作品的來源於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潘天壽紀念館、寧海縣文辦、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等。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活動,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燕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
  •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
    值此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特別舉辦「先生歸來」——紀念李叔同誕辰140周年活動,以此弘揚叔同先生的人格精神以及傳承先生的藝術精神。10.24 「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2020年10月24日上午,在平湖李叔同紀念館隆重舉行「華枝春滿 天心月圓——紀念李叔同先生誕辰140周年弘體書法全國巡展﹒平湖站」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