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鄉新聞網丨他們一個治病救人,一個教書育人

2020-09-10 嘉興抽屜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他是一名醫務人員,我們都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馮餘,是桐鄉市第七中學的一名教師。她的丈夫王德發是石門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他們是夫妻,也是戰友。今年年初,面對疫情,他們各自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他太忙了,最忙時連續1個多月都吃住在單位。」馮餘告訴記者,她和丈夫都是「工作狂」,這也是當初吸引彼此的閃光點。「我們都認為,不管身處什麼崗位,都應該盡心盡責。」正因為如此,馮餘也更理解丈夫工作的辛勞。今年2月6日,馮餘接到了嘉興智慧教育「雲課堂」八年級(下)語文4個課時的錄播任務,要求她在4天內高質量完成,而當時,剛好丈夫王德發也在抗疫一線忙碌著。習慣了面前是學生,背後是黑板的工作,新的教學方式讓她措手不及。剛開始,馮餘對著手機屏幕模擬上課時有點無從下手,她只好向教研員請教,不斷摸索前進。

在這段特殊時期,如何兼顧工作和家庭?這是彼時馮餘面對的最大一個難題。為了錄課不受打擾,馮餘每天只能等到夜裡兩個孩子熟睡之後再錄課,每節課都需要經過幾遍、十幾遍的模擬,往往是錄了改、改了錄,經常備課到半夜兩三點。「我多希望一天有48小時,這樣我就有更多時間備課和陪伴孩子。」

最讓馮餘欣慰的是,乖巧懂事的大兒子成了她的「後盾」。「小兒子只有兩歲半,正是好動需要人陪的年紀。」因此,每天大兒子完成功課後,就主動擔起了照顧弟弟的任務。而這時,馮餘就趕緊拿起手機批閱兩個班級87名學生的作業。

在桐鄉,像這樣「醫生+教師」的夫妻搭檔還有很多,他們用對彼此的理解和支持,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奉獻著。

「她『主外』治病救人,我『主內』教書育人。」今年1月25日,桐鄉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1月26日,市一院感染病科主治醫師吳麗娟進入隔離病區。身為丈夫的金國青雖然內心擔憂,嘴上卻鼓勵她:「現在醫院急缺醫務人員,你年輕肯定要站出來。家裡有我,你放心去吧!但必須要做好自我防護!」而吳麗娟這一去就是一個月。

沒有妻子在家的一個月似乎並不特殊,因為作為醫生的她平時工作就很忙碌,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但沒有妻子在家的一個月卻又大不一樣,每每看到新聞裡關於疫情的報導,金國青的心就緊張起來。

不過金國青更明白,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他更要照顧好一家老小,這樣才能讓在隔離病房的吳麗娟安心工作。「爸爸,你說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細心的金國青發現,13歲的兒子時不時念叨著妻子。為了緩解兒子對媽媽的思念,他和妻子約定每天抽出幾分鐘時間和兒子通電話。空閒之餘,他和兒子一起為身處隔離病房的妻子做書籤加油鼓勁。

除了照顧好家人,作為桐鄉市茅盾中學高三化學老師的金國青也有工作任務——上網課。備課、查資料、修改課件……一堂看似只有40分鐘的網課,金國青往往要花費3~5天時間去準備。不僅如此,他還與同事們交流經驗、共同提高,保證疫情期間的教學質量。

「剛才講的這幾道題,誰還有疑問?」作業布置後,他一天24小時在線,通過微信群一一解答學生的疑問。好幾次吃晚飯時,金國青剛拿起手裡的筷子,在收到學生發來的信息後又放下,等他再拿起筷子時,飯菜都已涼了。

來源:桐鄉新聞網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教師與醫生,一個教書育人,一個治病救人,哪個更值得尊敬?
    教師與醫生,一個是教書育人,一個是治病救人,哪個更值得尊敬?提出這種問題的人心有點壞,這是明顯的挑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個社會發展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各司其職,分工不同罷了,沒有優劣之分。他們冒著生命的危險,和看不見的「敵人」作鬥爭,甚至有不少白衣天使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這個春天。說起醫生、護士,李老師所在的單位有好多流傳的佳話。我們學校不少老教師家屬就是隔壁的人民醫院的醫生或者護士。他們工作真不容易,經常上夜班,一天手術有時候到很晚,回到家身體徹底虛脫。
  • 桐鄉新聞網丨一位「海歸」創業者的教育夢
    2012年回到桐鄉,創辦了桐鄉市常春藤培訓學校。韓楊做客新聞會客廳。記者:你曾在普華永道就職,為何辭掉了這麼好的工作?那時候,我心裡就產生了一個念頭——想把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回家鄉。2012年,我回國後進入哈佛大學上海中心工作,負責出國留學和外教等項目。我的工作與留學與教育相關,漸漸地,我作了一個決定——回家鄉創業教英語。記者:回桐鄉創業,你遇到過哪些困難?韓楊:其實創業的每一步都是非常困難的。
  • 桐鄉新聞網丨如何才能讓孩子遠離網路遊戲
    對於不少家長來說,如何讓孩子遠離網路遊戲,讓暑假過得有意義,是他們十分關心卻又感到困惑的話題。本期《新聞會客廳》邀請到了桐鄉市高級中學教師、嘉興市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褚建利,桐鄉市青少年宮主任聞海鷹,一起來聊聊如何讓孩子遠離網路遊戲。記者:孩子們如何過暑假?褚建利:據我了解,一些高中生會在家或到圖書館學習,但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玩遊戲。
  • 桐鄉新聞網丨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它不僅是引導孩子融入校園的重要開端,更能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今年,我市不少學校的校長不約而同地在開學第一課上傳遞出「厲行節約」的理念。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鳳鳴小學校長沈秋萍以「當好小主人,憧憬『童心園』」為主題,希望孩子們未來能當好「六個小主人」。沈秋萍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孩子們要繼承傳統,衣食住行都要厲行節約,杜絕浪費。」
  • 桐鄉新聞網丨「光碟」成為校園裡一道文明風景
    桐鄉第二中學專門推出「半份飯」,很受飯量少的學生歡迎。「若不夠,學生還可以自行到食堂打飯窗口添飯。」該校副校長石小麗表示。「根據自己的飯量,多盛多吃,少盛少吃,減少糧食的浪費,我覺得這樣的舉措很有意義。」該校高三(5)班學生王超平常就是「光碟俠」,在他看來,愛惜糧食,人人有責。
  • 人文桐鄉丨掃盲與讀報
    我們一到合作社,他們早已將黑板掛在牆上,二三十位社員已端端正正坐好。見此情景,我很興奮,首先站到黑板前開始教學。當時,沒有掃盲課本,我這一晚教「合作社好」四個字。如何教好這四個字,我動了些腦筋。例如,教「合」前,我先教「人」、「一」、「口」這三個字,當社員們會讀會寫這三個字後,再教「合」字就很快會讀、會寫了。
  • 人文桐鄉丨還要,還要
    更加令我感到奇怪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兒子已經不僅僅滿足於獲得食物,譬如,削一個蘋果,怕他不好咬,把蘋果切成片狀,可是,當我細心地為他切好,裝進碗裡遞給他時,他竟然發脾氣,把整個碗都摔掉。當時我很鬱悶,還以為是自己動作太慢,讓他等太久,不高興了,一個勁地哄他,可還是遭到拒絕。
  • 每天一個公益微視頻,桐鄉這位老師好樣的!
    2020-12-22 06:05 |共享聯盟桐鄉站
  • 拓建陣地,輻射溫暖丨新桐鄉婦聯把組織建在姐妹們的心坎上
    拓建陣地,輻射溫暖丨新桐鄉婦聯把組織建在姐妹們的心坎上 2020-12-22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桐鄉兩教師赴川、疆支教
    「這是我給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北城小學的孩子準備的開學禮物……」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教師沈燕的行李有些「重」。幾天前,得知即將出發,沈燕準備了具有桐鄉特色的「禮物」——繭畫和竹編工藝品。「禮輕情意重,希望當地的孩子能喜歡。我也希望能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更好地開展支教工作。」沈燕說。同時,沈燕也提前為一個學期的支教工作做好了規劃。
  • 桐鄉高學歷「海歸」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吃驚的決定!
    留美回國,就在事業一帆風順時,桐鄉「海歸」韓楊辭掉了哈佛大學上海中心的工作,回到了家鄉桐鄉,創辦了常春藤外語,當起了「孩子王」。  海外求學經歷改變人生價值觀  2008年,從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後,韓楊成功進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首的普華永道國際會計師事務所(PWC)工作。
  • 人文桐鄉丨大師們的數學考零分
    民國時期,不少才高八鬥的大師們習慣重文科而輕理科,但偏科嚴重並沒有妨礙他們的求學之路,其中還有幾位數學都能考出零分的人,最終也進入了高等學府。  著名詩人臧克家1930年報考國立青島大學,也就是現在山東大學的前身。
  • 繁星丨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
    晚上好,今天的繁星與您分享:像一束光 照亮別人也照亮前路00:0004:45近日,被評為「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老師,雖然是一個平凡的稱謂,但他們身上卻背負著不平凡的使命。小時候,每個人的作文裡都留下過夢想的影子:有的是治病救人的醫生,有的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還有的是懲惡揚善的警察……我便是想要當老師的其中一員,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好多作業,自己只要在作業本上劃√或×就可以。對老師的認識和理解是隨著我自身的長大慢慢深化的,讀書這麼多年,遇到過很多老師。
  • 廣西老中青三代教師,他們講述「教書育人」的故事
    廣西新聞網推出教師節特別策劃,採訪了廣西老中青三代教師,講述他們「教書育人」的奉獻故事。廣西新聞網記者 吳婷婷攝但即便是這樣,謝老師也坦然,理想中的老師職業和自己真正入職之後還是差別巨大。「以前我覺得當小學老師挺輕鬆的,課程不多,學習壓力也不大,但是入職之後,我才發現,小學老師不僅是要教好書本知識,還面臨更大的挑戰……」謝老師說,在學校,老師教導書本知識之外,還要對學生的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及思想品德行為進行引導。
  • 桐鄉青年鋼琴家在莫斯科國際鋼琴比賽中獲佳績
    在26周歲以上鋼琴職業演奏家組別的激烈角逐中,桐鄉青年鋼琴家洪勳獲得第三名。該組第一、二名由俄羅斯、日本鋼琴家分獲。據了解,莫斯科國際鋼琴比賽由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格涅辛音樂學院主辦。受疫情影響,本次比賽改為線上視頻比賽,來自多個國家的選手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錄製好的視頻,由組委會統一評定。洪勳是一名新桐鄉人。8年前,大學剛畢業的他準備創業。
  • 4位桐鄉老師入選,快來pick他們
    一起來認識他們吧~桐鄉第一中學沈富根沈富根,高級教師,桐鄉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校長。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章堅章堅,高級教師,上海尚陽外國語學校桐鄉實驗學校教師。在桐鄉,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的優秀教師,正是有了他們的耕耘與奉獻,桐鄉的教育事業才發展得越來越好,「學在桐鄉」教育品牌也越擦越亮!最後,小布也想提前祝所有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 衢州新聞網丨高考公平是一個信仰問題
    高考是很多學子改變自身命運的最大希望,是他們有序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因此,高考的公平歷來都是牽動人心的特殊話題。而仝卓等人的行為,無情地打破了這樣的公平。他們用不光彩的方式擠佔本屬於別人的稀缺資源;他們偷偷打破規則,貪婪地滿足一己之私;他們傾倒正義和公平,公然挑戰道德底線;他們用違反規定的方法,讓寒窗苦讀的學子寒心。 高考公平不容踐踏,人人都有遵循高考公平的權利和義務。
  • 解碼「無中生有」桐鄉之道丨時尚產業崛起的秘密
    「雲享」創始人王冬雪沒想到,明明只是來做主題演講嘉賓,卻萌生了在毛衫市場開啟溯源直播的打算,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如此龐大的羊毛衫集散地,卻並不產羊毛……上周五,當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大會將聚光燈推至桐鄉時尚產業,尤其是毛衫產業集群面前時,桐鄉特質再度引發共鳴
  • 桐鄉一個村莊的田園鄉村綜合體實驗:榮星村的美好生活
    榮星村,這個與桐鄉屠甸鎮區僅一橋之隔的村莊,近年來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開展城市近郊型田園鄉村綜合體實驗,走出了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道路。它的故事,或許會給成千上萬個自然生態資源不夠豐饒的平原村莊帶來啟示。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錢禕 宋彬彬 市委報導組 魏衍方)理想的鄉村生活是什麼樣子?
  • 人文桐鄉丨名句,愛你不易
    有的是通假字——古人因故寫成了另外一個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當為「授」,傳授之意,卻不能真寫「授」,而要嚴格按照原文。於是再次訂正,本子交來,我當場傻眼:這回乾脆給我一個「賦」字。我跟同事開玩笑:我都有些不好意思見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