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西魏村麻山藥喜獲豐收。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賈靜、潘志方)「沒想到俺這沙土地裡還能刨出『金疙瘩』!」日前,筆者走進河北省隆堯縣魏家莊鎮西魏村麻山藥種植區,村民李杏軍正在和村民們忙著採挖山藥,幾輛採購車在地頭拉運。李杏軍笑著說,今年他家種了50畝麻山藥,畝產在6000斤左右,目前麻山藥收購價是1.8元/斤,刨除種植成本,每畝淨收入6000多元。
魏家莊鎮位於隆堯縣西南部,耕地面積3.78萬畝,其中70%為沙壤土地,因為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適宜傳統農作物生長。「過去我們這裡種植的傳統糧食作物,產量和效益都很低,一年到頭兒也收不了幾個錢。」回憶起以前的收入狀況,李杏軍感慨道,自從政府引進產值高、收益好、風險小、適宜沙壤地種植的麻山藥後,老百姓的腰包也開始一天天鼓了起來。
「由於麻山藥初期種植對技術要求較高,所以最初很多群眾對發展種植麻山藥都『望而卻步』。」在談到最初引導群眾發展麻山藥種植時,魏家莊鎮政府特色種植負責人武利鋒說。
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西魏村麻山藥喜獲豐收。
為了打消群眾顧慮,鼓勵群眾發展特色麻山藥種植,當地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邀請河北省農業專家為村民舉辦麻山藥栽培技術培訓班;邀請隆堯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針對麻山藥施肥用藥、實施抗旱等問題,對種植戶進行一對一技術指導;帶領群眾到山東、邯鄲等地學習麻山藥種植技術。
「我們種植的白玉品種麻山藥,口感綿甜,條杆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我今年種植的80畝麻山藥,基本上在地裡就被外地收購商預訂了,不用擔心賣不出去。」西魏村麻山藥種植戶程衛峰說。
魏家莊鎮黨委書記王秀峰介紹,近年來,魏家莊鎮積極調整種植結構,把發展特色高效農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結合當地麻山藥的種植優勢,積極採取系列措施,將這一特色農業做大做強。通過舉辦種植培訓、現場指導、全程技術服務、農企對接等方式,加以扶持引導,進一步提高廣大村民的種植積極性。
據了解,魏家莊鎮麻山藥種植面積已由最初的1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3000餘畝,年產值達1800多萬元,帶動周邊4000多戶農民增收致富,小小麻山藥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金疙瘩」。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