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密★啟用前
四川省綿陽市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
語 文
(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40分)
第Ⅰ卷(選擇題,共21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
A.採擷(xié) 帳簿(bó) 令人發(fà)指 垂涎(xián)欲滴
B.審慎(shèn) 砧(zhēn)板 惟妙惟肖(xiào) 舍本逐(zhú)末
C.蘊藉(jiè) 毛坯(pī) 瞠(chēng)目結舌 鍥(qì)而不舍
D.靦腆(diǎn) 綰(wǎn)發 驀(mò)然回首 自怨自艾(yì)
2.下列詞語的書寫,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
A.冥想待價而沽 難辭其咎
B.取締聞名遐邇 餘音繞粱
C.糟塌 暢銷 焚膏繼晷 趾高氣揚
D.蟄伏 虔誠 頂禮膜拜 光彩熠熠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恰當一項是 ( )
A.在園博會中央展廳內,農科院布置的植物盆景展銷臺前車水馬龍,創意盆景供不應求。
B.面對美國時而揮舞制裁大棒,時而又放低姿態主動示好的行徑,俄羅斯早已不厭其煩。
C.科技自立,時不我待,青年一代要朝夕必爭,努力奮鬥,用實際行動響應時代的召喚。
D.為緩解同學們的考前焦慮情緒,學校處心積慮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收到了良好效果。
4.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華為憑藉先進的企業文化和強大的研發團隊,在通信領域持續發力,其研究能力和生產能力均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B.本賽季,火箭隊的表現讓球迷非常失望,糟糕的防守問題並沒有得到提升,進攻手段也更加單一,再次無緣總決賽。
C.銷售淡季的日益臨近,各百貨商場針對應季服裝的促銷力度也是與日俱增,四折、五折,甚至六折的衣服隨處可見。
D.得知國家藝術團要來學校演出的消息,同學們十分激動,開演前兩小時,學校大禮堂裡就擠滿了很多學生等候表演。
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最恰當的一項是 ( )
在先秦諸子看來,幸福有著怎樣的內涵呢?他們認為,物質財富對幸福來說① 不重要, ② 相比較而言,精神快樂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③ ,他們說主張對物質財富、外在環境持淡泊態度,應該 ④ 注重心靈的知足,關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來自內心的幸福。這樣, ⑤ 會獲得真正的幸福。
二、(6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共12分)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人。開耀二年許旦榜進士。初,年十八時,未知書,以富家子,任俠尚氣,弋博,後入鄉校感悔,即於州東南金華山觀讀書,痛自修飭,精究墳典,耽愛黃、老、《易·象》。光宅元年,詣闕上書,諫靈駕入京。武后奇其才,遂拜麟臺正字,令云:「地籍英華,文稱暐曄。」累遷拾遺。聖歷初,解官歸。會父喪,廬冢次。縣令段簡貪殘,聞其富,造詐誣子昂,脅取賂二十萬緡,猶薄之,遂送獄。子昂自封,驚曰:「天命不祐,吾殆窮乎!」果死獄中,年四十三。子昂貌柔雅,為性躁,輕財好施,篤朋友之義。與遊英俊,多秉鈞衡。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初,為《感遇詩》三十章,王適①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海內文宗。」由是知名,凡所著論,世以為法,詩調尤工。嘗勸後興明堂、太學,以調元氣。柳宗元評曰:「能極著述,克備比興,唐興以來,子昂而已。」有集十卷,今傳。
嗚呼!「古來材大,或難為用。」「象以有齒,卒焚其身。」信哉!子昂之謂歟?
(節選自《唐才子傳》,有刪節)
【注】:①王適:與李白、孟浩然、王維等人合稱「仙中十友」。
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痛自修飾,精究墳典 究:研究
B.召見,武后奇其才 奇:認為……出眾
C.嘗勸後興明堂太學 興:興辦
D.象以有齒,卒焚其身 卒:突然。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 )
第Ⅱ卷(共119分)
三、(27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聖歷初,解官歸,會父喪,廬冢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命不佑,吾殆窮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陳子昂的文章在當時被奉為典範的原因是什麼?請根據第Ⅰ卷中的文言文材料概括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閱讀下面這首明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別相餞諸友①
何景明
雙井山②邊送客時,滿林風雪倍相思。
西行萬裡遙回首,太華終南③落日遲。
【注】:①此詩作於作者即將出任陝西提學副使、友人前來餞行之際。②雙井山:位於北京城外。③太華終南:指華山與終南山,均位於陝西境內。
(1)「滿林風雪」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賞析「西行萬裡遙回首,太華終南落日遲」二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名篇名句默寫。(10分)
(1)蕩胸生曾雲,___________。 (杜甫《望嶽》)
(2)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賀《雁門太守行》)
(3)何處無竹柏?___________。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4)___________,歸雁人胡天。 (王維《使至塞上》)
(5)我報路長嗟日暮,___________。 (李清照《漁家傲》)
(6)俗子胸襟誰識我?___________。 (秋瑾《滿江紅》)
(7)子曰:「___________,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十則》)
(8)以中有足樂者,___________。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9)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所描繪的四季之景特色十分鮮明,其中「_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表現了春季醉翁亭周圍山林花香襲人的特點。
(10)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描寫春雨之後,湖水初漲,水面與雲氣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四、(11分)
12.雅志中學開展「校園科技節」系列活動,下面是與活動相關的三則材料,請認真閱讀,並按要求完成相應任務。(11分)
【材料一】 進入新時代,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贏得優勢。一個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在於是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以及能否實現在核心技術上的不斷突破。如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日益增長,這些期盼,尤需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特別是資源環境、脫貧攻堅等領域.對科技惠及民生的需求更為迫切。
【材料二】 世界部分國家(地區)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統計圖
【材料三】 為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我們學校決定於2019年5月25日至5月30日舉辦「校園科技節」。您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在人工智慧領域有所研究。我們非常讚賞。為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人工智 能的相關知識,特邀請您於28日上午10點在學校禮堂為同學們作專題演講,分享您的點滴經驗。希望您能拔冗蒞臨,切勿推辭。
(1)請根據材料一的內容,簡要概括為什麼要重視科技創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材料二中的統計圖,概括出2009—2018年我國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呈現出的兩個特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是校學生會寫給中國人工智慧研究所李雲教授的邀請函的正文部分,其中有四處用語不得體,請找出並作修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31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18分)
前面的人,互相攀援著肩頭,抓住石壁上的巖稜,困難地攀上去了,最先爬上懸巖的戰友,站到懸巖邊,拋出長長的布繩,拽拉著巖下的成群戰友。
探照燈突然亮了。罪惡的子彈隨著光柱的指引,朝懸巖傾瀉而去……
巖下的人影漸漸減少,最後,只剩下兩個人了。胡浩忽然問道:「老齊,劉思揚呢?」齊曉軒沒有回答,臉上毫無表情,身體在中忽然晃動了一下……
布繩冒著彈雨,從巖上垂下,焦急的聲音正在催促。齊曉軒揮手叫胡浩上去。但是兩眼凝淚的胡浩,固執地說:「你受了傷,你先上!」彈流不斷噓噓地射在身邊,石屑濺在齊曉軒臉上,血流出來了。他無言地抓住布繩,奮力攀上懸巖。
布繩再次垂下,胡浩抓住布繩,蹬著巖石,跳離了地面,正在這時候,襲來一陣猛烈的彈雨,胡浩兩手一松,便從巖上拌下。他掙扎著又站起來,重新伸手去抓布繩。他的手尚未觸及布繩。便聽見背後幾聲嘶吼。回頭看時,一頭兇惡的狼犬,從黑暗中衝出,尖銳的牙齒,閃著死亡的光,對準他的咽喉,猛撲過來。胡浩不敢遲疑,馬上舉起手上的匕首,略微蹲下,雪亮的刀刃,迎面插進了撲上前來的狼犬的胸部,狼犬一聲,帶著嵌在肋骨裡的匕首,翻滾下深谷去了。
胡浩馬上轉身,抓住同志們遞給他的繩索。
「不準動!」
一支手槍,抵住了他的背脊。胡浩兩眼冒火,憤怒地轉身面對著劊子手。
「舉起手來!」
胡浩冷冷一笑,突然,他向前一撲,猛地抱住來不及開槍,也來不及退讓的匪徒,奮力側身一滾,墜入了漆黑的深谷……深谷裡,立刻傳來一聲正在跌落中的匪徒絕命的狂叫。
「走!」齊曉軒噙著熱淚,指揮著人們離開懸巖。
探照燈光向山頭移動,死死地盯住越獄的人們。機槍子彈掃射著,山頭被一串串火紅的彈流交織著,走在最前面的好幾個人倒了下去。「快走!」齊曉軒大聲喊道:「分散行動,避開探照燈!」可是探照燈仍然人群,又是一批人影在掃射中倒下去了。
這時,一個人影忽然從前面折回,奔到齊曉軒面前,語氣急促地報告道「老袁負了重傷……前面是警戒線,發現敵人布防。電網附近還有兩座碉堡!」
「從碉堡旁邊迂迴,突破電網!」齊曉軒失血過多,喉頭幹啞地命令著,「你代替老哀領路,堅決衝出封鎖線。我繼續斷後!」
「你……」
「快走!」齊曉軒奮聲說道,「率領隊伍,不要管我!」
探照燈追趕著逐漸分散的人群,流彈不斷划過夜空……忽然,光柱掃向齊曉軒。不斷地把他罩住。可是,齊曉軒並不躲避那灼目的光亮,反而停住了腳步,挺立在光柱之中。
齊曉軒蔑視的目光,俯瞰著山腳下的敵人,矗立在一塊巨大高聳的巖石上,吸引著全部毒彈的襲擊,他決心讓自己的戰友們贏得時間,轉危為安。
「掃射吧!」他把雙手又在腰間,一動也不動地分開雙腳,穩穩地踏住巖石。「子彈徵服不了共產黨人!」齊曉軒蒼白帶血的臉上露出冷笑,讓鮮血從洞穿的身上流出,染遍了腳下的紅巖……
突然,一陣響亮的衝鋒號聲,在耳邊響起。他猛然聽出,勝利的號聲,已經來臨。這勝利的號角,多麼的接近,多麼的動人!華子良終於來了,在最危急的時刻趕來了。黨來了。勝利的黎明也來了!
「啊!解放軍!」
「華子良領著解放軍來啦!」
齊曉軒聽見一陣狂熱的歡呼。禁不住滿臉鬚眉顫動,無限喜悅地傾聽著勝利的槍聲指向山下潰散的魔影……照燈驟然熄滅了。可是齊曉軒仍然雙手叉腰,張開兩腿挺立在鮮血染遍的紅巖上,一動不動。他的目光,仿佛猶自俯瞰著腳下的魔窟,它們正在崩潰,毀滅……
僵化中的目光,漸漸昂向遠方。齊曉軒仿佛看見了無數金星閃閃的紅旗,在眼前招展迴旋,漸漸融成一片光亮的鮮紅……他的嘴角微微一動,朝著勝利的旗海,最後微笑了。
炮聲隆隆,震撼大地;晨星閃閃,迎接黎明。
東方的地平線上,漸漸透出一派紅光,湛藍的天空,萬裡無雲,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
13.本文節選自長篇小說《紅巖》。請結合原著,簡要概述文中所敘故事發生的背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華子良是個怎樣的人?為何他能領著解放軍來接應大家?請結合原著,概括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著力刻畫了共產黨人群像,請簡要分析他們的共同特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畫線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7~20題。(13分)
讓公眾感受歷史的魅力
——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
①在一件件國寶中觸摸文化的寶藏,於一封封家書中感受精神的傳承……近年來,歷史文化類電視節目走紅,讓觀眾看到「歷史原來這麼有料」。透過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講述,塵封的記憶被激活,歷史的圖景在人們心中鋪展。
②歷史源於一代代人的書寫,既有故事,又有遺珍,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
【甲】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能讓我們更好地感受歷史魅力:用東漢楊震「四知拒金」說廉潔,引《晏子春秋》「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講實幹,以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談信……信手拈來的精妙典故,讓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章充滿魅力,引人入勝,也讓人看到歷史中蘊藏著的智慧與力量。
③古羅馬學者西塞羅曾說,一個人如果對自己出生以前的歷史毫無所知的話,這個人就等於沒有長大。的確,割斷了歷史,「現在」就失去了縱深,成為一個單薄的平面。人們渴望走進歷史、了解傳統,正是希望於其中理解當下、定位自身。這也是為什麼《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能讓年輕人覺得很振奮、很感動;為什麼公眾排起長隊,只為一睹2000年前的西漢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說,讓公眾更好地感受歷史的魅力,不僅是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更是回應公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④更好感受歷史的魅力,需要讓公眾走進「歷史的場景」。翻閱《史記》《漢書》,能聽見垓下的悲歌、看到絕域的車騎,體悟到興衰之理、人生奧義。看看長徵路上無言矗立的紅軍墓碑,走進戈壁荒漠中連接天地的發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壯.奮鬥史的盪氣迴腸。我們其實「去古未遠」,每個人都生活在歷史之中。國家史、地方史行業史家族史,都在我們的衣食住行間活潑地呈現著。進入這樣的歷史場景,使得歷史可觸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開人們的歷史視野,激發人們的歷史興趣。
⑤更好感受歷史的魅力,也需要讓歷史走進「生活的場景」。近年來,引發收視狂潮的歷史正劇、開啟大眾閱讀的「大家小書」點燃觀眾熱情的文化節目,這些作品及欄目贏得觀眾認可也正好說明:歷史不應曲高和寡,更不應遠離生活,而應是有溫度、接地氣、富於人情味的。不論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時光博物館」,或是深受網友追捧的故宮文創產品,它們打動人心的秘訣,就在於創作者將產品的歷史元素滲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賦予了現實生活以歷史的景深。
⑥【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歷史要「活起來」,也正需要發現生活的歷史場景、創造歷史的生活場景。在「活化」的歷史中,讓公眾更好地感受歷史的魅力,定然能讓更多人追尋悠久漫長的文明歷程,洞察人群進化的內在奧秘,審視千百年的坎坷和輝煌,收穫「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的啟迪,得到「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的滋養。
⑦歷史學家說,往昔就是異鄉。其實,對於公眾而言,歷史絕不是異鄉,而是精神的原鄉。研究歷史、學習歷史,其實就是一種「精神還鄉」。於汗青古籍中汲取智慧,在追昔撫今中神交聖賢,歷史就一定能成為一道來自過去的強光,照亮我們前行的徵程。
17.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歷史是一座寶庫,通過影視化展示與故事化講述的方式,我們可以窺其全貌。
B.西塞羅認為人否定歷史,將會讓自己的思想失去「縱深」,人生變得「單薄」。
C.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力版圖,是讓社會大眾更好地感受歷史魅力的根本目的。
D.作者將研究、學習歷史比喻為精神還鄉,形象地闡明了歷史對人的重要意義。
19.「歷史文化類電視節目走紅」的原因是什麼?請根據全文,概括作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請簡要分析第④段的論證思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請從甲乙兩處畫線句中任選一處,指出該句所使用的論證方法並分析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50分)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50分)
每一個生命都充滿了無限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其實,你也可以……
請以「我也可以」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鮮明;②不少於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縣(市、區)名、校名、人名,如出現請用XX代替;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四川省綿陽市2019年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
語文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
1.【答案】B
【解析】A.「帳簿」的「簿」應讀「bù」;C.「鍥而不捨」的「鍥」應讀「qiè」;D.「靦腆」的「腆」應讀「tiǎn」。
【考點】辨析漢字的字音。
2.【答案】D
【解析】A.煩燥—煩躁;B.—餘音繞梁;C.—糟蹋。
【考點】辨析漢字的字形。
3.【答案】C
【解析】A.車水馬龍:車像流水,馬像遊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主要用於形容車多,這裡用來形容人多,不合語境。B.不厭其煩:不嫌煩瑣。意思同語義正好相反,使用錯誤。C.時不我待:時間不等人,抓緊時間。D.處心積慮:千方百計地盤算(多含貶義)。褒貶誤用。
【考點】正確使用詞語(包括成語)。
4.【答案】A
【解析】B.搭配不當,應把「提升」改成「解決」;C.不合邏輯,「甚至」後應最低的折扣「四折」才符合遞進原則;D.句式雜糅,應把「等候表演」刪去。
【考點】辨析並修改病句。
5.【答案】C
【解析】從後文的「相比較而言,精神快樂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可知,物質財富也是正要的,所以①空應填「並非」,與後文的「不」,構成雙重否定表肯定;②空前說物質財富重要,後面說精神快樂更必需,故前後是轉折關係,②空應用錶轉折的連詞「但是」;第③空總結前兩句的觀點,應使用表總結的詞語「因此」;第④空是要強調的內容,應使用表遞進的副詞「更加」;第⑤空前後是表必要的條件關係,應用連詞「才」。
【考點】正確使用關聯詞語。
二、
6.【答案】D
【解析】卒:最終。
【考點】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7.【答案】B
【解析】A.介詞,憑藉/連詞,表修飾;B.都是介詞,到;C.動詞,是/介詞,替,給;D.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這件事。
【考點】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第Ⅰ卷
三、
8.【答案】(1)聖歷初年,(陳子昂)卸職回鄉,恰好遇上父親的喪事,就在父親墓旁修建小屋並住了下來。
(2)老天爺不保佑我,我恐怕會死在這裡啊!
9.【答案】①引領文風:陳子昂突出,並且讓唐朝文風變得典雅純正;②名士讚譽:因受王適褒揚,名氣大增。
【解析】應在初步感知文親大意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出有關陳子昂的文章被奉為典範的原因的語句,如「子昂始變雅正」「王適見而驚曰:『此子必為海內文宗。』」等,從中歸納概括即可。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
【文言文譯文】
陳子昂,字伯玉,是梓州人。開耀二年與狀元許旦同榜登進士第。當初,在他十八歲時,不懂得讀書,憑藉自己是有錢人家的子弟,負氣仗義,打抱不平,賭博。後來進鄉學讀書,有悔悟之心,(他)就到梓州東南的金華山道觀讀書,痛下決心加強自我修養,精心研究古代典籍,酷愛讀黃帝、老子的書和《周易·象傳》。光宅元年,(他)來到朝廷獻上奏摺,規勸皇帝不要把(高宗的)靈柩遷到京城。(他)受到召見,武后認為他才幹出眾,就任命他為麟臺正字,委任狀說:「山川獻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稱光芒四射。」多次調動升任拾遺。
聖歷初年,(陳子昂)卸職回鄉,恰好遇上父親的喪事,就在父親墓旁修建小屋並住了下來。縣令段簡貪婪殘忍,聽說陳子昂很富有,就捏造假案陷害他,以威脅手段獲取賄賂二十萬緡,還嫌太少,就把子昂送進監獄。子昂為自己卜卦,(見卦相)大驚,說:「老天爺不保佑我,我恐怕會死在這裡啊!」後來他果然死在獄中,終年四十三歲。子昂外貌溫和文雅,卻心胸狹窄,容易急躁,他輕視錢財,樂於施捨,對朋友十分忠誠。他所交往的英才俊士,多數都手握大權。唐朝建立後,文章延續著徐陵、庾信的餘風,天下人都效法這種文風,從陳子昂開始文風才變得典雅純正。
當初,(子昂)作《感遇詩》三十首,王適看見後驚嘆說:「這位先生今後一定是天下文章的宗師。」子昂從此而聞名天下。凡是他的文章,世人都奉為典範。他曾經建議武后設立明堂、太學,用來調養國家的元氣。柳公權評論說:「能窮盡文章之術,包羅詩歌之法,從唐朝建立以來,只有陳子昂一個人。」陳子昂有詩文集十卷,流傳至今。
可嘆啊!「自古以來很有才能的人,或許難以被任用。」「大象因為有牙,最終毀了自己。」確實啊!說的就是陳子昂嗎?
10.【答案】①點明友人餞行時的天氣情況;②渲染離別的感傷氛圍。
【解析】應先明確寫了什麼景象,而後釐清所描寫的景物與前後內容之間的關係,最後分析其作用。「滿林風雪」主要描寫了林中風雪之大,寫出了餞別時的天氣情況,寒冷的風雪讓人感到更加不舍和留戀,渲染了離別時的感傷氛圍。
(2)詩人想像自己此時已西行萬裡,到達太華、終南山下,回首北望之際,夕陽亦遲遲不肯下山,借景抒情,體現出詩人不忍分別、沉厚深摯的朋友之情。
【考點】賞析詩歌景物描寫的作用。
【詩歌鑑賞】本詩是一首送別詩。詩歌前兩句先寫作者在雙井山邊與前來餞行的朋友分別時,滿林的風雪讓人倍感思念與不舍。三、四兩句寫作者想像自己此時已經西行萬裡,到達太華、終南山下,回首北望之際,夕陽亦遲遲不肯下山。全詩借景抒情,寓情於景,體現出作者與友人依依不捨之情,同時也體現了作者與友人之間感情的深厚。
四、
11.【答案】(1)決眥入歸鳥
(2)角聲滿天秋色裡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徵蓬出漢塞
(5)學詩謾有驚人句
(6)英雄末路當磨折
(7)三軍可奪帥也
(8)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9)野芳發而幽香
(10)水面初平雲腳低
【考點】默寫古詩詞。
12.【答案】(1)①科技創新影響綜合國力;②科技創新影響企業發展;③科技創新關係民生。
(2)①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低於美國、歐盟和日本;②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呈遞增趨勢。
(3)①「有些研究」改為「成果卓越」;②「讚賞」改為「景仰」;③「點滴經驗」改為「寶貴經驗」;④「切勿推辭」改為「回復」或刪去。)
【解析】(1)應按照題幹要求,從文中找出有關「要重視科技創新」原因的語句,然後歸納出答題要點。如「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支撐」「一個企業能否持續健康發展,關鍵在於是否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對科技惠及民生的需求更為迫切」等。
(2)應先看值圖表內容,然後按照題目要求概括出2009-2018年我國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呈現出的特點。從圖表可以看出,我國企業科研投入全球佔比不斷上升,但仍低於美國、歐盟、日本。
(3)「有些研究」「點滴經驗」都屬于謙辭,只能用於自己;「讚賞」多用於感謝他人對自己進行稱讚時,不能用於別人;「切勿推辭」含有命令口氣,不委婉、不得體。
【考點】概括材料內容,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
五、
13.【答案】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潰逃之際,被囚禁在白公館的一群共產黨人,冒著槍林彈雨越獄。
【解析】應先讀懂文章所敘述的故事,然後按照題目的要求回憶出故事發生的背景。由齊曉軒為了掩護戰友挺立在崖上,吸引敵人的探照燈光和機槍子彈可知,選文的故事背景應是重慶解放前夕,共產黨人趁國民黨潰逃之際越獄。
【考點】名著閱讀。
14.【答案】①華子良是一個共產黨人,他理想信念堅定、忍辱負重、機智勇敢;②華子良通過假裝瘋癲來麻痺敵人,機智地逃出了「魔窟」,並及時向組織報告了白公館的情況。
【解析】應先回憶出原著中描寫華子良的內容,然後結合華子良忍辱負重、裝瘋賣傻等情節分析其形象特徵及帶領解放軍來接應大家的原因。
【考點】識記名著情節,概括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15.【答案】①信念堅定:堅信共產黨一定會帶領大家取得最終勝利;②團結勇敢:面對危險,顧全大局,不畏犧牲;③富有謀略:面對困境,機智應對,冷靜沉著;④堅毅果敢關鍵時刻,意志堅強,當機立斷。
【解析】應先理解題目要求,然後從文中找出描寫人物的內容,並歸納出共產黨人群像的共同特徵。如從「胡浩不敢遲疑,馬上舉起手上的匕首,略微蹲下,雪亮的刀刃,迎面插進了撲上前來的狼犬的胸部,狼犬號叫一聲,帶著嵌在肋骨裡的匕首,翻滾下深谷去了」「胡浩冷冷一笑,突然,他向前一撲,猛地抱住來不及開槍,也來不及退讓的匪徒,奮力側身一滾,墜入了淡黑的深谷」「一個人影忽然從前面折回,奔到齊曉軒面前,語氣急促地報告道:「老袁負了重傷……前面是警戒線,發現敵人布防。電網附近還有兩座碉堡!』」可以看出他們堅毅果敢的性格特徵。「齊曉軒蔑視的目光,俯瞰著山腳下的敵人,矗立在一塊巨大高聳的巖石上,吸引著全部毒彈的襲擊,他決心讓自己的戰友們贏得時間,轉危為安」等語句寫出了他們團結勇敢、不畏犧牲的性格特徵。從「子彈徵服不了共產黨人」可以看出他們信念堅定、富有謀略的性格特徵。
【考點】分析人物形象。
16.【答案】①渲染氣氛:以「炮聲隆隆」「晨星閃閃」等環境描寫來增強畫面感和表現力;②抒發情感:融情於景,暗示「黎明」即將到來,表達勝利在望的喜悅;③升華主旨:以「紅光」「朝霞」強化文章主旨——革命必將勝利。
【解析】畫線句主要寫了勝利在望的情景。語句中「炮聲隆隆」「晨星閃閃」渲染了勝利帶來的氛圍;「迎接黎明」「漸漸透出一派紅光」「絢麗的朝霞,放射出萬道光芒」以寓情於景的方式抒發了勝利在望的喜悅心情;「紅光」「朝霞」升華了革命必將勝利的主旨。
【考點】分析文中重要語句的作用。
17.【答案】D
【解析】A.「我們可以窺其全貌」曲解文意,文章只是說「歷史的圖景在人們心中鋪展」。B.不是「否定歷史」而是「割斷了歷史」。C.「根本目的」於文無據。
【考點】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
18.【答案】①歷史有故事、有遺珍,本身沉澱著文化、閃耀著智慧;(歷史本身角度)②人們渴望走進歷史、了解傳統,以定位自身;(觀看者角度)③創作者更加注重為歷史創設「生活場景」,讓作品更接地氣、更富人情味。(創作者角度)
【解析】通讀全文,按照題目要求找出涉及「歷史文化類電視節目走紅」的原因的語句,然後歸納內容要點。從「既有故事,又有遺珍,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人們渴望走進歷史、了解傳統,正是希望於其中理解當下、定位自身」「歷史不應曲高和寡,更不應遠離生活,而應是有溫度、接地氣、富於人情味的」等語句歸納概括即可。
【考點】概括文章內容。
19.【答案】提出本段論點「感受歷史魅力需讓公眾走進『歷史的場景』」——列舉具體事例(翻閱《史記》、看紅軍墓碑等)來論證觀點——強調進入「歷史 的場景」的價值(打開人們的歷史視野、激發人們的歷史興趣),從而證明作者觀點。
【解析】通讀語段,明確本段先寫什麼後寫什麼,然後再釐清其論證思路。語段第一句話先提出論點,接著列舉翻閱《史記》《漢書》及看紅軍墓碑等事例論證觀點,而後總結走進「歷史的場景」的意義,再次證明觀點。
【考點】分析語段的論證思路。
20.【答案】甲:舉例論證,以「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例,證明了「歷史沉澱著文化、閃耀著智慧」的觀點;乙:引用論證,引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歷史『活起來』」的言論,證明了「活化」的歷史更易讓人們感受到歷史魅力的觀點。
【解析】應先讀懂語句,然後根據自己所積累的論證方法的相關知識判斷所選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而後分析其在論證觀點方面的作用。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用典」可以看出,甲處語句運用了事例論證,有效論證了「更沉澱出文化、閃耀著智慧」的觀點。從乙處引用的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句話可以看出,語句運用了引用論證,論證了「在『活化』的歷史中,讓公眾更好地感受歷史的魅力」的觀點。
【考點】分析論證方法及作用。
六、
21.【答案】略
【解析】這是一道命題作文題。材料主要起到引導提示的作用,告訴考生只要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完全可以做成很多事情。「我也可以」後的內容,給了考生思考的空間,也是立意的關鍵。「每一個生命都充滿了無限可能」提示考生立意時可自由發揮,如我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我也可以進入重點高中,我也可以超越自己,我也可以戰勝困難等。
選材與立意:
(1)選材: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的總裁格勞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擠出一小時來研究一種世界上最小的鳥——蜂鳥。權威人士把他寫的關於蜂鳥的書稱作自然歷史叢書中的傑作。立意:只要付出努力,我也可以寫就傑作。
(2)選材:十年前,26歲的北京小夥兒崔勇憑著自己的「一點勇氣」,在前門廊房二條開了一家專營北京歷史文獻資料的小書店,面積不過一二十平方米,卻吸引了眾多北京文史資料愛好者的關注。五年前的「4·23」世界讀書日,這家小書店搬進了位於西四南大街43號的萬松老人塔院,成為了國內首家非營利性公共閱讀空間。立意:只要有勇氣,我也可以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3)選材:人生的前30年,蔣方舟有著閃閃發光的履歷:7歲寫作,9歲出書,18歲降分上清華,大學畢業擔任《新周刊》副主編,最近兩三年成為《圓桌派》的話題女嘉賓。立意:只要堅持夢想,我也可以變得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