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母親這一句話改變了他一生:一個好媽媽,勝過100個好老師

2020-12-16 碧讀好書

文|傲嬌一隻羊

時勢造英雄。

在這場疫情下,鍾南山成為我們今年叫得最響亮的名字,也成為全中國人民的偶像英雄。

2003年,在非典的肆虐下,那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還猶在耳邊。

2020年,在新冠肺炎爆發下,呼籲大家「不要去武漢」,而他卻逆行趕往最前線的身影,還歷在眼前。

他的專業知識,他的勇猛,他的擔當,在這場疫情下,猶如給人們人心惶惶的內心打上了一劑鎮定劑。

然而,我們都知道,優秀的人從來都不是天生卓越,它離不開自己日復一日的努力,也離不開父母為其傾注的心血。

有人曾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有跡可尋的因果。他的因,在家庭。他的根,在父母。」

鍾南山也不例外。

正如鍾南山在一次採訪中所言,「真正影響我一生的是父母。

01

父母多鼓勵,少批評,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童年的鐘南山並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

他像其他頑皮的男孩一樣,不愛學習,還經常逃課,甚至還留過級。

面對這樣一個「不爭氣」、「難管」的孩子,鍾南山的母親是怎麼做的?

督促、懲罰、說教......從而試圖把他板上「正軌」?

統統都不是,她僅僅用了一句話,就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

有一次在考試中,鍾南山偶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知道後的母親,高興極了,對他說,「南山,你還是行的啊!」

簡單的一句話,讓鍾南山看到了自身的潛力,激發出了內在學習的欲望。

正如鍾南山所說,「那時我覺得媽媽一下子把我的一個亮點找了出來,我有了自尊心,覺得有人讚美了我,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認真讀書了。」

鍾南山是幸運的,是母親的鼓勵,成就了他。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卻十分吝嗇鼓勵,認為鼓勵只會滋生驕傲之氣。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小視頻。

一個小女孩,顫顫巍巍地站在4樓陽臺外的防護欄上,崩潰大哭。

而她的爸爸,則徒手攀在3樓防護欄的外側,柔聲相勸。

是什麼讓一個十幾歲的女孩,不惜冒著生命危險,與父母對峙?

原來是,她的父母總是拿她和別人進行比較。

多麼像我們大多數的父母,總是用「別人比你好」這樣的口頭禪,激勵孩子向前。

可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法,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還傷害了父母子女之間的感情。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超限效應。

意思是,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心理不耐煩或逆反心理。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總是一味貶低,把過多的「你不行」、「你不如別人」加注在孩子身上,那麼孩子就會朝著父母的「期望」變得越來越差。

記得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總有一天,他們會走出自己的路。」

為人父母,只有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孩子才會給我們不一樣的驚喜

02

有同情心的父母,才能養出善良的孩子

紀錄片《鏡子》中有這樣一句臺詞,「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顯出我是如何忠實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相似。」

父母在孩子面前所呈現的一切,都會一點一滴的滲透到他們的生活中,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鍾南山的記憶裡,他的母親曾是一個寬容有同情心的人。

據鍾南山回憶,在他中學畢業考上醫學院時,曾有一個家裡十分困難的同學找他「借錢」。

於是,鍾南山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

母親對他說,「我們家現在都是很困難的,而且你也要花很多錢......」

原以為這個事情會不了了之,可誰知過了幾天,母親卻拿出10塊錢,囑咐他交給那個同學。

那個時代,10元就相當於現在的1000塊錢。

母親的待人處事,給鍾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在母親一舉一動的無聲薰陶下,同情弱者,樂於助人都深深地復刻到了他的身上。

長大後從醫的鐘南山,在看病時,擔心聽診器涼著患者,總是會提前捂好。

在病人有難言之隱時,他也會站在患者的角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優秀的父母都是相似的。

曾在一個視頻裡,看到過這樣的一幕:

一個垃圾桶被橫放在了路邊,周圍布滿了垃圾。

只見一對抱娃的夫婦經過時,那位媽媽騰出抱孩子的另一隻手,費力地扶起了它。

而一旁的爸爸則徒手把灑在外面的垃圾,重新撿起丟進了垃圾桶內。

媽媽彎下的腰,爸爸半蹲的膝蓋,孩子都看在了眼裡。

父母不經意間的善舉,慢慢地融入到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從小受父母善良薰陶的孩子,長大必然也是一個有同情心的孩子。

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身教勝過言傳。

為人父母,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如以身作則,先成為那樣的人。

03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率先活成一道光

什麼是好的教育?

鍾南山的父母,就給我們提供了正確的示範。

如果說,鍾南山的仁愛之心,是母親言傳身教的結果。

那麼他在醫學上的嚴謹和盡責的態度,則是受父親的影響。

記得父親曾經為了搞研究,在家裡養了三四百隻小白鼠。

父親的耐心研究,讓鍾南山明白,任何醫學上的問題,都需要經過反覆的驗證。

還有,當75歲的父親患上嚴重眼疾時,仍伏案在桌前,堅持完成了數萬字的醫學著作。

正是父親的執著為醫,讓84歲的鐘南山在領取共和國勳章的舞臺上,才「故意」健步如飛。

雖然已經步入耄耋之年,但身體硬朗的我,依然能為國家繼續奮鬥。

三毛在《親愛的三毛》一書中寫道,「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父母努力活成自己所想、所願的樣子,化成一座燈塔,引導孩子在生活這片海洋裡自由遨遊,不失方向。」

父母只有在生活中活成一道光,孩子才會追隨其後,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想起了那個陪女兒考研,成功被西南醫科大學錄取的媽媽白永旗。

50歲的白永旗,是一家醫院的兒科護士長。

工作忙碌的她,為了陪「複習不在狀態」的女兒,便加入了考研大軍。

為了激勵女兒認真準備,白永旗絲毫不敢懈怠。

上廁所、等紅綠燈、朋友聚會有空閒的時間......她都會爭分奪秒地背單詞。

就連上班路上,也要邊走邊聽網課。

看到媽媽如此努力,女兒也不甘落後,開始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學習。

最終不出所料,女兒也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被西南醫科大學錄取。

古人曾說,「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意思是說,用自身行動教育人,別人會跟著做;用語言來教育人,別人就會爭辯是非。

孩子也是一樣,他們從來不會聽父母說了什麼,而是信服父母做了什麼。

好的教育,是父母都活成了孩子的榜樣。

就像白永旗的女兒,看到媽媽奮力拼搏時,她也懂得了努力的意義。

託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為人父母,與其督促孩子努力向上,不如以身作則,率先活成孩子的榜樣。

要知道,你的努力拼搏,你的力爭優秀,藏著孩子未來的模樣。

以上共勉。

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提供原創文章、新書資訊、必讀書單等,伴你成長!

相關焦點

  • 鍾南山母親這句話改變了他一生:一個好媽媽,勝過100個好老師
    有人曾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是有跡可尋的因果。他的因,在家庭。他的根,在父母。」鍾南山也不例外。正如鍾南山在一次採訪中所言,「真正影響我一生的是父母。」統統都不是,她僅僅用了一句話,就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老公在女兒一歲的時候買回來的,一直擱在書櫃裡沒去看,那時候以為女兒還小,用不著教育,只要每天保證他安全,快樂,健康的成長就足夠了。今天有幸,又重新翻起了《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這本書,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好媽媽,也是一個好老師。她把培養女兒的各種教育經歷都寫成了這本書。給我們這些迷惑的家長指點了迷津,給焦慮無助的孩子們營造了一方健康成長的心靈樂園,還給給紛亂迷離的教育提供了一部鮮活生動可以傳唱的教育書。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是難得的家教讀本。既敢直面教育的問題又深入的思考有獨到的教育理念值得我們父母一讀。
  • 一個好媽媽勝過一個好老師,而不吼不叫的媽媽可能勝過10個好老師
    媽媽和老師,對於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過,無論老師多麼重要,都無法替代媽媽。一個好媽媽的確可以勝過一個好老師,而不吼不叫的媽媽可能勝過10個好老師!所以,我們與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師,還不如讓自己成為不吼不叫的好媽媽。因為,孩子能遇到什麼樣的老師,我們做不了主,但是我們能成為什麼樣的母親,我們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孩子入學後,他的生活除了學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學校被老師剛訓斥完,回到家又被媽媽吼叫一通,他心裡會多難受啊!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尹建莉:很多人在看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後,把我女兒看作是一個教育成功範例,所以很多人關心我女兒現在的情況,在此我首先感謝大家的關心。但我必須再一次強調,我女兒不是楷模,她只是一個正常成長起來的普通孩子,所以我從未把她當作標杆展示給公眾,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她,讓她的生活不受到打擾,不給她帶來壓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她確實不是榜樣。
  • 一個好父親勝過100個好老師,自我評價一下你合格嗎?
    文|文兒在網上關於爸爸,一直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99%孩子的成功來之於爸爸1%的改變。為何是爸爸,而不是媽媽?還不是好媽媽太多而好爸爸太少,媽媽總是為孩子能改變很多很多,但是爸爸卻鮮少有變化,更多的還是隱形。但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爸爸比媽媽有更大的威嚴。
  • 一位好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如何做好這2個角色,這裡給寶媽出招
    一位好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如何做好這2個角色,這裡給寶媽出招作為一個女人,一生會有很多角色。最主要的幾個,先為人女,再為人妻,然後為人母。前面兩個角色是被人寵著,不用太過操心,最後一個為人母的角色則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很多女生還沒做好準備進入這個角色,第一次生孩子時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相處。孩子往往和媽媽最親,一個好的媽媽勝過一位好老師。那麼如何既當好孩子的好媽媽,又當好孩子的好老師,這是一門學問。
  • 想要《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做好這4點就夠了
    情景1:兒子東東活潑愛表達,今天他回到家中非常興奮,想和媽媽說說幼兒園發生的一件趣事。東東開始說的時候,一邊忙家務的媽媽也「嗯啊」地答應著,可是剛說兩句東東就突然生氣不說了,跑到一邊玩起了玩具,作為媽媽感到有點莫名奇妙,再問東東也不肯再開口。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種性格的媽媽,孩子長大比別人有出息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種性格的媽媽,孩子長大必有出息其實孩子的行為舉止和性格就是在影射父母的行為,特別是那些喜歡跟媽媽們在一塊的寶寶們,性格,習慣以及語言都會在無形之中給予孩子特別大的影響,明明在老師眼中是一個特別乖巧聽話的孩子,但是有一點讓班主任覺得有點意外。
  •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懂得這些,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遠。其中,媽媽這個角色更是重中之重,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母親的智慧、情感等因素影響著一個孩子的道德發展,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成什麼樣其實就取決於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 「讀懂孩子的心」系列: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自由、信任的藝術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愛、自由、信任的藝術以下是樊登老師和尹建莉老師(超級暢銷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的對話,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通過觀察,一個孩子如果在小學不能夠建立學習的自信、做人的自信,上中學後很難反轉,也可能這一輩子都很難。小學學習好的同學,後來也都一直比較好。樊登:《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有一段推薦語非常打動我,是尹老師的一位老同學寫的,說:「我原來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間的差別。
  • 84歲鍾南山連線歐洲博士飆英文刷屏:他的父母是怎麼培養他的?
    視頻流出來之後,下面的評論全是對鍾南山的讚美。已經84歲高齡的鐘南山,毫不意外地成為了大家心中新的男神。這麼優秀的鐘南山,他的父母到底是怎麼培養他的?鍾南山曾經跟大家分享過,自己能有現在的成績,全靠父親對自己的教育。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
    於是父母期盼能夠有一本好書,既有理論依據,又有真實案例,讓他們從中學到更多有用的方法,不只帶給他們思想的轉變,更是能讓他們舉一反三,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於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就成為了許多父母的必讀好書。
  • 好書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小編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推薦給新東方已經為人父母,或者即將為人父母的同事們。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告訴你辛辛苦苦幾十年,只為買一套學區房;小學群裡的家長拼學歷、閱歷、實力!
  • 一個好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
    一個溫暖有愛,互相扶持和充滿智慧的家庭,勝過彼此猜忌,互相怨恨和千萬豪宅的家庭。猶太人認為,不論怎麼忙碌,每個為人父者都不應該忽視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子女面前,不再是別人眼裡的總裁或總統,只是一位父親。回到家裡教育孩子,才是他的首要任務。要把子女教育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嗎?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嗎?不能!      這……!?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樣的媽媽,孩子都不會差
    1如今,在很多家庭都是媽媽更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曾聽人說一個媽媽會影響三代人,那麼,一個好媽媽在一個家庭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有一個從教多年的媽媽就在育兒的過程中,通過實踐證明了自己比較實用的育兒方法並取得不錯的反饋。她的女兒曾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生。
  • 作品欣賞|《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書感悟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從事教育工作16年的老師,她也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培養了一位出色的女兒,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從事教育工作,以及身為人母教育女兒的經驗之談,同時這又是一本非常專業的教育書,書中的觀點與實例緊密結合,闡述的有理有據,同時又提供了大量切實可行的辦法,因此我推薦所有為人父母的朋友們都來讀一讀,從中我們定會受益匪淺。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但下面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能教給孩子
    許多父母都度過尹建莉那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對於媽媽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認識。但其實,爸爸在兒童教育中同樣重要,以下這幾點品質,只有爸爸才能教給孩子哦。有些品質媽媽教不來。有時,當一個孩子犯錯或考試不及格時,他或她已經責怪了自己。如果家長再批評,孩子就會受到傷害。平時總是嚴厲的爸爸,在這個時候可以裝糊塗,裝不知道這件事,讓孩子去反思,或者讓媽媽來處理。此外,爸爸偶爾也會為孩子們放下「面子」。例如,當參與親子遊戲時,無論形象如何,父親都可以努力與孩子一起贏得遊戲。
  • 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的「母」到底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
    都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母親的「母」到底包含什麼樣的生命意義呢?其實,好媽媽就是三個字。第一個字是「靜」。很多媽媽眼尖,一眼能看出孩子三個問題,而且立馬指出還反覆強化,甚至當著更多人的面說我孩子就是什麼什麼不好。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優點和缺點的時候都不要動,不要慌亂,為什麼?因為孩子需要母親用良好的情緒去孕育和保護,只有母親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缺點都不露聲色的時候,才能賦予孩子內心的成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