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中國不懼挑戰——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

2020-12-25 北京大學新聞網

11月2日上午,2019年北京論壇「全球化重構中的中國經濟發展」分論壇在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北大之友報告廳進行了會議討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在會議中作了題為「新時代中國的全面開放」的發言。在早上的會議結束後,記者對餘淼傑教授進行了採訪。

發展的中國

在會議中,餘淼傑介紹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取得的非凡成就。這四十年來,中國對外貿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世界奇蹟。在採訪中,他也強調了在當前建立一個完整而統一的國內市場的重要性。針對國內市場的發展,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覺得國內的市場的構建方面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大力地降低貿易成本以及區域的壁壘,促進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第二點的話需要政府進一步的放管,激發企業的更多的活力,促進經濟能夠更加有活力的發展。」

開放的中國

餘淼傑對中國的對外開放有著深刻的認識。當記者問及全面開放的內涵時,他從具體的行動入手向記者進行了解釋:「比如說我們的擴大進口;還有我們現在構建地區經濟,形成更好的合作的區域,具體來講我們目前在進行的三個區域的建設,包括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長三角的一體化的建設。」同時,他還提到全面開放的構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其內容。

挑戰中的中國

餘淼傑也意識到,今天的中國還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全球經濟的復甦比較緩慢、逆全球化抬頭等。但同時他認為這其中仍蘊含著機遇。他表示:「中國應對挑戰的前提就是把握好自己的中國經濟,增強中國經濟的韌性,通過國內的改革,通過創造一個自由統一的國內市場,挖掘中國經濟的潛力來反制國際貿易摩擦反制單邊貿易保護主義。」

世界中的中國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文化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變化世界與人類的未來」。站在更高的立場上,餘淼傑認為中國的發展也能促進世界的共同繁榮。他解釋道:「中國經濟的增長是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如果說中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的話,那麼對世界經濟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講的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樣的一個情況。」

相關焦點

  • 餘淼傑:RCEP籤署 中國企業機遇和挑戰
    11月27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SAP成長型企業社區」聯合推出「RCEP:世界秩序重構中的中國產經」線上《管理大講堂》。SAP 中國區副總裁、工商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張斌,攜手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發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教育部特聘教授餘淼傑做客直播間,為企業家、高管及產業集群負責人解析中國企業的機遇和挑戰。
  • 教授觀點 | 北大餘淼傑:發展「雙循環」重在內外聯動循環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爭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逝世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9-06-03 09:41 來源:澎湃新聞
  • 餘淼傑教授、徐銘梽助理教授中美服務貿易研究為多家國際媒體引用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徐銘梽助理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Gaurav中美貿易雙邊關係不確定徒增不僅嚴重損害了美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同時也產生了一項更鮮為人知的副作用:中美貿易摩擦或給美國高等教育造成11.5億美元學費損失。研究結果顯示,自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出口的擴張極大促進了中國適齡學生赴美接受高等教育,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教育服務出口,為美國高等教育創造了巨額經濟收益。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
    構建新發展格局 機遇大於挑戰(權威訪談)——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科學分析我國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的新變化,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決策
  • 北大國發院黨委書記餘淼傑教授到北師大文學院作專題報告
    11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教授受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邀請,以「中美經貿摩擦:研判、預測與應對」為題,在敬文講堂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二級黨校輔導報告。
  • 【教授茶座第64期】餘淼傑教授談理想與堅持
    21位學生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促膝而談。他們悠悠品茶,共話「理想與堅持」的妙趣。餘淼傑概括了自己關於「理想與堅持」的看法。「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直是由從勝利走向勝利,總是會有枯燥,會有過不去的坎。如果你是處在痛苦的平臺期,我不建議你此時調頭。這時候,你需要的是堅持。」有的同學談到自己難以找到興趣和理想目標。餘淼傑回答說:「興趣和道路其實是你慢慢找出來的。在你堅持的過程中,時不時聽聽內心的聲音。如果你走了第一步之後,發現第二步非常不喜歡,那就調頭。
  • 北京大學保研夏令營「門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第三屆「國家發展青年論壇」來啦!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學的一個以經濟學為基礎的多學科綜合性學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歸經濟學博士於1994年創立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CCER),隨著更多學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拓展,2008年改名為國家發展研究院(簡稱國發院)。
  • 餘淼傑:發展「雙循環」中國具有四個比較優勢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分析表示,我國發展「雙循環」具有四點比較優勢。
  • 餘淼傑教授獲2018年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
    近日,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學術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公布了「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的2018年度獲獎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獨作論文:《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刊)獲這一殊榮。
  • 北大餘淼傑:資本密集型產業一定不會離開中國,因為我們有三大優勢
    記者 聶琳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近日表示,勞動密集型產業遲早會流出中國,但資本密集型產業一定不會轉移出中國,因為我們有市場優勢、全產業鏈優勢和地區產業集聚優勢。首先是中國規模巨大的市場優勢。餘淼傑周六在北大國發院舉辦的講座上說,中國有14億人口、4億中等收入人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達到1萬美元,國內市場空間巨大。其次,中國具有全產業鏈優勢。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有41個大類、207種類、666小類的完整工業體系。
  • 餘淼傑:中國國際貿易發展與對外開放政策制定
    以下為餘淼傑教授文章的中文精編版,以饗讀者。自1978年開始的過去40年間,「改革」和「開放」是理解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如果說前20年,「改革」發揮著主要作用的話,那麼最近20年尤其是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來,以國際貿易廣泛發展為特徵的「開放」應當是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能。
  • 聚焦雙循環 探究國家發展新格局——北大國發院第五屆國家發展論壇...
    2020年12月20日,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五年來,作為國家的重要智庫,北大國發院設立的國家發展論壇起到了建言獻策的智庫作用,希望今後繼續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僅為推動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同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世界經濟的繁榮和全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 北京大學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北京大學建校122周年表示祝賀。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主席、中國改革友誼獎章獲得者施瓦布向北京大學發來賀信。東京大學校長五神真,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前主任傅高義,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分別作視頻發言。
  • 教師代表餘淼傑教授:既生瑜,何生一堆亮
    教師代表餘淼傑教授:既生瑜,何生一堆亮 石軼君 2017-07-04 09:23 來源:澎湃新聞
  • 國發院開展「黨委書記講黨課」暨新生思政教育第一課 餘淼傑主講...
    9月21號上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講黨課」暨新生思政教育第一課在朗潤園致福軒大教室舉行,國發院黨委書記餘淼傑教授以學術講政治,用研究講黨課,為國發院全體本研新生帶來了主題為「中國經濟雙循環:在中美大變局中開新局」的報告。
  • 餘淼傑:實現「雙循環」發展 育先機 開新局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擘畫發展藍圖、規劃實踐路徑、作出戰略部署,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注入強大思想和行動力量。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餘淼傑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議》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
    2020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在北京朗麗茲西山酒店舉行。「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雜誌社於2018年10月共同發起,每年舉辦一屆,今年的論壇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不同學術機構的八十餘名學者參與了此次論壇。
  • 北京大學「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李國平首席專家簡介:李國平,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兼北京大學首都高端智庫首席專家。餘淼傑首席專家簡介:餘淼傑,國家傑青基金獲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現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 北京大學舉行「疫情重襲後的全球治理」理論...
    錢乘旦認為,新冠肺炎疫情會導致新的世界格局呈現出「區塊化」的發展趨勢,中國正處於各種危險的「風暴眼」,要「居危思危」,為「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做好準備。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南南合作發展學院院長、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主要研究領域是新經濟結構學等,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