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覷的梅雨

2020-12-13 氣象e新

連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多輪強降雨天氣,多地出現洪澇災害。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幹流及三峽區間來水明顯增加,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17日10時漲至50000立方米每秒。

根據《全國主要河流洪水編號規定》,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

2020年長江中下遊的6~7月引起汛情緊張的「異常」天氣,到底和誰有關?

蘇、皖、滬等地出現梅雨期偏早,雨量翻翻的實況,公眾口中的「暴力梅「都指向了一個由常年在6~7月份出現的,可以從我國長江中下遊一直延伸到日本半島的特殊天氣系統配置下的天氣現象——梅雨。

為什麼有梅雨?

對於我們國家,隨著季風,每年從春季開始暖溼空氣勢力逐漸加強,從海上進入大陸,先到華南地區,然後進一步增強向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長江中下遊地區,有時還可到達淮河及其以北地區。

這時候在二、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來自海洋的非常潮溼的強偏南氣流,風速達到每秒十幾米到二十米左右。當它進入我國大陸以後,就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冷暖空氣相遇,交界處形成鋒面,鋒面附近產生降水,梅雨就屬於鋒面降水的性質。

梅雨鋒

如果冷空氣勢力比較強,雲雨區將隨著冷空氣向南移動;如果暖空氣比較強,雲雨區則會隨著暖空氣向北移動。顯然,在這兩種情況下,它們都不會在一個地區停滯下來。但初夏時期,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一方面暖溼空氣已經相當活躍,另一方面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還有一定的力量,特別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氣層裡,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氣隨著小槽東移南下。這樣,冷、暖空氣就在這個地區對峙,互相爭雄,形成一條穩定的鋒面降雨帶。這條雨帶南北只有二、三百千米寬,東西長卻可達二千公裡左右,橫貫在長江中下遊,向東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這種鋒面特別「穩定」,它不僅不像其他「冷鋒」「暖鋒」系統那樣有明顯的移動,而且與一般的「靜止鋒」也不同,這就是「梅雨鋒」。

梅雨鋒有不同的階段,在剛剛進入夏季風影響的初期,梅雨鋒南北兩側冷暖空氣在溫度上的差異比較大,但到了夏季風開始盛行的時候,鋒面兩側的溫度差便遠遠小於其他季節的鋒面了。所以冷暖氣團之間溫度有差異,並不是梅雨鋒的主要性質,梅雨鋒的主要性質,表現在空氣的溼度上,鋒面南邊來自海洋上的空氣溼度很大,北邊的幹空氣與之迥然不同,明顯乾冷。與此同時,雨帶附近的地區會出現時晴時雨的天氣。在這條雨帶上,還不時有一個個降雨強度比較大的氣旋中心出現,移動到江淮地區會引發強烈的暴雨過程,被稱為江淮氣旋。江蘇等地的梅雨就是從梅雨鋒引起的第一場暴雨開始計算的。

「入梅」和「出梅」時間固定嗎?

每年的「入梅」和「出梅」時間,按照氣象上的統計數據看,是有一個氣候平均值的,入梅在6月中旬,出梅時間一般是7月上、中旬。

其實「入梅」「出梅」日期是很多變的,像1971年的梅雨5月26日就開始了,比正常的梅雨提前半個多月;1982年,長江中下遊的梅雨直到7月9日才開始;1954年梅雨到7月底8月初才結束。

判斷是否「入梅」「出梅」,要看特定環流形式的指標是否達到了標準,並且是否出現或者結束持續降雨。對於長江中下遊最重要就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脊線,也就是天氣圖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西向的幾何中線,脊線到了北緯20°上下就穩定住了,不再南移,那麼這個時候就開始入梅了。等到它跳到了北緯27°左右的並且穩定的時候就「出梅」了。

梅雨監測區域(江南區、長江中下遊區、江淮區)及277個觀測站分布 圖/周兵(中國氣象報社)

2020年,以長江中下遊受梅雨影響有代表性江蘇省為例,入梅時間為20年來最早、雨量明顯偏多等特點成功將今年的梅雨季樹成「典型」。其實,大氣環流中阻塞高壓,和副熱帶高壓的經典配合,也是2020年梅雨期雨帶清楚、降水明顯的典型表現。

2020年6月9日,江蘇淮河以南地區先後進入梅雨季,入梅日期與常年入梅日6月18日左右相比偏早9天。據統計,1961年以來,江蘇省入梅最早的年份分別是1984、1989、1999年,入梅日期為6月6日。進入2000年以後,今年的入梅日是20年來最早的一天。

據統計,江蘇出梅日一般在7月10日前後,有記錄以來,最長梅雨季分別是1982年和1999年,都為45天。今年梅雨期持續了43天,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位。

需要提醒的是,梅雨時期是受影響地區全年降雨最為集中、強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時期,所以各地必需關註上遊及本地強降水對長江幹流沿線以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淮河流域等河湖汛情的影響,防範強降水可能造成的城鄉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及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要加強田間管理,防範農田漬澇害和病蟲草害的發生;防範暴雨和強對流天氣對交通運輸、設施農業、大田作物、水產養殖、戶外作業及人身安全的影響。

作者:朱定真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服務首席、全國氣象學科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相關焦點

  • 梅雨形成的原因 梅雨是怎麼產生的
    說起梅雨,大多數人都會想到梅子,梅子酸甜可口,是很多人都喜歡的水果。梅雨季節來臨的時候,出行總是不方便,那麼大家知道梅雨形成的原因嗎?  梅雨  梅雨是在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臺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及韓國南部等地區出現的特殊天氣,在每年的6至七月會出現梅雨,所以每年這個時間段都被成為梅雨季。
  • 梅雨
    又因為這段時間正是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所以又稱為「梅雨」或「黃梅雨」。宋代詩人司馬光《有約》詩寫道::「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溏處處蛙」,生動地描述了黃梅時節江淮一帶普降梅雨的情景。  「黴」與「梅」兩者含意相同,但現代氣象學上通稱為梅,而曆書上多稱為黴。梅雨季節開始之日叫「入梅(黴)」,結束之日叫「出梅(黴)」。
  • 話說梅雨
    儘管人們熟悉它,但仍不免有很多疑問:梅雨是怎樣形成的,入梅對多雨的江南意味著什麼,駭人聽聞的暴力梅與枯梅到底是什麼,科學家是如何對梅雨進行監測預報的,人們應如何防範梅雨可能會帶來的不利影響的?  本期,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周兵從這些公眾關心的問題入手,為大家詳解梅雨。
  • 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 關於梅雨季節的 梅雨圖片
    芒種時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先後迎來梅雨季節,又稱作黃梅天,因此時正是江南地區梅子的黃熟期而得名。梅雨淅淅瀝瀝,連綿不斷,似乎總能牽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思,歷朝歷代,都有眾多描寫梅雨時節的詩句,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古代詩人們的婉轉情懷。
  • 梅雨進入盛期 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
    梅雨是東亞季風的重要產物,從目前來看,我國江南、長江中下遊等地已經先後入梅,我國的梅雨省份都相繼宣布了入梅信息。入梅的標準是什麼?周兵告訴記者,梅雨標準具有複雜性和科學性,梅雨的監測指標與入梅情況與梅雨到底在哪些地方出現是密切相關的,入梅的標準一直是業務和科研中的難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就開展了有關梅雨問題的大討論,歷時了兩年時間,最後以氣象臺為代表的注重環流因素來考慮梅雨,以氣候和研究部門為主的注重氣象要素來考慮梅雨,所以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
  • 關注2014梅雨: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江南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印象裡江南一帶甚是多雨,當江南梅雨時節時,整個江南被籠罩在綿綿細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江南在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狹義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遊以南的吳語區。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遊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我們一起來關注下2014江南梅雨季節吧。
  • 梅雨季節可以裝修嗎 梅雨季節裝修注意事項
    南方地區每年都會有長達一兩個月的梅雨天氣,大家都知道,梅雨季節的空氣是非常溼潤的,所以很多人會問:梅雨季節可以裝修嗎?如果梅雨季節裝修,那麼梅雨季節裝修注意事項有哪些?梅雨季節裝修施工流程?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滿天梅雨是蘇州:5首優美的梅雨詩詞
    在農業社會,古人對於梅雨季節,那是又恨又愛。今天,我們一起欣賞5首梅雨詩詞。1.《約客》 宋 趙師秀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這樣的情緒和梅雨天氣,十分和諧。所以這首詩不加雕飾,感情表達非常自然流暢。2.《舟中漫興》 宋 李新梅雨冥冥溼釣船,失群寒鷺下江天。一聲長笛無窮意。自疊漁蓑白日眠。
  • 奧拉星手遊梅雨天氣是什麼?梅雨天氣玩法介紹[多圖]
    奧拉星手遊梅雨天氣怎麼玩?大家應該都玩過奧拉星手遊吧,這款遊戲有很多有趣的玩法,那麼大家知道梅雨天氣是什麼嗎?可能有些小夥伴還不知道,以為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梅雨天氣,其實不是的,是指遊戲中的,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梅雨天氣到底是什麼吧!
  • 梅雨形成原因科普 武漢、杭州、上海、南京梅雨季節時間
    近期長江流域的氣象部門,都在盯著一件大事——不是世界盃,是梅雨。浙江省氣象臺宣布6月17日入梅,上海氣象臺也隨後宣布6月20日入梅。16日以來,湖南、江西、浙江多地遭遇了強降雨,按照新標準,這就是江南梅雨,而長江中下遊沿岸的梅雨也即將在24日以後到來。梅雨,是什麼?脾氣秉性是怎樣的?需要注意什麼?請看下面分解:1、梅雨是個啥?
  • 「詩詞鑑賞」梅雨季節,一起欣賞美麗的梅雨詩詞!
    現在已是梅雨天氣,淅淅瀝瀝的雨水紛沓而至,鋪滿了整個江南。梅雨,在古代常稱為黃梅雨。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一些詩詞對梅雨更有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 梅雨進入盛期 氣候專家解讀今年的梅雨會更「暴力」嗎?
    每年初夏,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都將進入梅雨季,今年的梅雨有什麼特點?它會變身成「暴力梅」嗎?梅雨是否會引起流域性洪水?為此,我們邀請了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周兵做客直播間為我們解讀梅雨。梅雨是東亞季風的重要產物,從目前來看,我國江南、長江中下遊等地已經先後入梅,我國的梅雨省份都相繼宣布了入梅信息。主持人:入梅的標準是什麼?什麼是梅雨監測指標?為何要有這個指標?
  • 湖北省梅雨氣候概況
    我省汛期降水主要集中在6、7月份,即我省的梅雨季節。所謂梅雨,即每年夏初,在湖北宜昌以東26-34oN之間的江淮流域常會出現連陰雨天氣,期間暴雨過程頻繁、強度大、降水持續時間長,暴雨連續天數可達2-5天(以連續2-3天為最多)。由於這一時期,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節,故稱「梅雨」。
  • 梅雨是怎麼形成的?
    梅雨是我國江南地區特有的自然景象。每年,晴雨多變的春天剛過,天空又會雲層密布,陰雨連綿,多日不停。此時正值梅子成熟,所以稱為「梅雨」。梅雨天氣雖然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特有的,但它的出現卻不是一種孤立現象,是和大範圍的雨帶南北位移息息相關的,梅雨天氣就是因為雨帶停滯這一塊而導致的。
  • 描寫梅雨季節的優美詩詞句子賞析大全 關於梅雨時節的圖片
    您聽說過梅雨嗎?對於花草樹木來說,這是一個滋潤的季節。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後,是梅雨季節。(點擊查看:2017年梅雨季節時間)早在古代,就有不少關於梅雨的詩句,那麼您知道哪些是描寫梅雨季節的詩句嗎?以下是小編匯總的關於梅雨季節的詩句大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2017梅雨季節是幾月?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持續時間多久
    梅雨季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叫法,一般梅雨季節期間,南方惠持續降水,天氣潮溼。那麼,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2017年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是幾月  氣象上的入梅,一般是將初夏季節連續出現6-7天以上陰雨天氣、且日平均氣溫達到22度以上的第一天為入梅日,連陰雨結束之日稱為出梅日。
  • 梅雨溼衣,亦詩意
    梅雨,也有人稱之為「黴雨」,因其時空氣溼度較大且氣溫高,衣物等容易發黴。《埤雅》上就說:江湘二浙,四五月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柱礎皆汗,蒸鬱成雨,謂之梅雨,沾衣敗汙。不過更多人還是願意將其稱為「梅雨」,不僅因此時恰逢江南梅子黃熟,更因「梅」之一字充滿美感與詩意。也即因此,「梅雨」也成為了人們關於江南詩意想像中一個重要的意象。既有詩意,自然有詩。「不待雨來先地溼,並無雲處亦天低。」
  •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梅雨季節時間一般在幾月份
    還記得那句「梅雨知時節,當天乃發生」嗎?這句詩描寫的就是關於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地區的雨季景象。那麼,2017梅雨的時間是幾月份?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梅雨  一、2017梅雨的時間 2017梅雨季節是什麼時候  2017年梅雨季節在6—7月份。
  • 南京梅雨「脾氣」變了 明日雨停迎來梅雨間歇
    梅雨今年晚到了近一周,屬於晚梅,它究竟會是怎樣的脾氣?南京市氣象臺的專家表示,今年梅雨帶左右搖擺,因此梅雨的「脾氣」有點古怪,氣象專家也還在「捕捉」的過程中。而南京市氣象局、江蘇省氣象臺對南京50年來梅雨期數據統計發現,50年的時間裡,南京的梅雨「脾氣」在緩慢發生「蛻變」,雖然不同年份梅雨的雨量差異明顯,但是南京近50年的梅期降水量出現了顯著的增多趨勢,另外入梅有偏晚的趨勢,出梅有偏早的勢頭,整個梅期變短。
  • 周末天氣:梅雨梅雨梅雨、高溫高溫高溫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在周末即將到來之際小編含淚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未來幾天,這樣的「水深·火熱」仍將維持1.江南區梅雨啟幕!強降雨再次鎖定江南華南及貴州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顯示,江南區梅雨已於6月1日正式開始,入梅時間較常年偏早7天。 進入梅雨期後,江南一帶降水強度明顯增強,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大部地區累計雨量在50毫米至1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