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兄弟兩人逃亡21年,一個成為皮具老闆,一個成為高管,(上)》
警方安排李海玲(化名)指認案發現場,然而對於車窗外的一切他感到非常的陌生。記憶中的故鄉在21年之後早已物是人非,此時此景,李海玲默默地留下了眼淚他對民警說自己年年都做夢想回來。
李海玲家是一個很典型的農村家庭,他的父親吃苦耐勞,母親勤儉持家。他和弟弟也非常爭氣。1996年6月份20歲的李海玲李海玲從寧都師範學校畢業被分配到石城縣桐江小學當數學老師,在那個年代能有一個這樣的「鐵飯碗」是許多農村人夢寐以求的願望,當地村幹部告訴記者當時考試是很難考的,結果李海玲佷出息,順利考上不僅為家裡爭光,他也成為村裡唯一的大專生。相較於哥哥,弟弟李海波成績也不錯,案發時他是江西紡織工業學校中專一年級學生,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沒有這起命案他也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程。直到今日村民們提起李海玲和李海波兄弟時仍然懷著深深的惋惜之情。
而在兄裡倆雙雙逃亡之後他們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兄弟倆結識了非法操作戶口買賣的不法人員最終將身份洗白。據李海玲交代,為了洗白身份自己花了好幾千塊錢,在當時工資只有幾百塊的年代裡,為了這幾千塊錢他和弟弟兩人拼命賺錢。洗白後兄弟倆一直在廣州從事皮具生產銷售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客戶資源與技術儲備,因為還是害怕暴露身份,就一直默默地替人打工。直到李海玲註冊成立了現在的皮具公司。幾年之間李海玲和弟弟李海波以老闆與技術主管的身份做掩飾,從來不敢透露他們是兩兄弟的事實。
在商海拼搏時他們原本有著很多機會可以將生意做大,但礙於逃犯的身份一直控制著發展的規模。而在生活中,兩人也是謹小慎微,雖然洗白了身份之後分別娶妻生子但是他們都刻意隱瞞過去將孩子的戶口上到了女方的名下。21年,在時間的長河中只不過是一瞬,然而對於負案外逃的李海玲李海波兄弟倆來說卻是7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煎熬。經過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們的教訓才會如此的深刻。
李海波和李海玲表示,如果能回到過去,他們一定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只是生活並沒有假設,犯了錯就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他們的故事也可以給我們思考,我們每個人要走好自己人生裡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