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寶媽帶娃一直非常辛苦,尤其是帶娃逛超市的時候,好動的孩子總是難免胡亂動手,這時寶媽的應對就非常重要了。
小玉是一個全職媽媽,周末特別喜歡帶孩子出去逛街。但孩子在家裡霸道慣了,喜歡吃的、玩的東西想拿就拿,有時候寶媽根本就攔不住。這不小玉帶著女兒去逛水果店,她也預料到女兒可能會偷拿,於是一直緊抓著女兒的手。由於買東西的人太多,小玉和女兒排隊稱東西,排的久了女兒就不耐煩,掙脫了媽媽的手了。
小玉囑咐女兒到店門口等她,女兒也應了,於是小玉安心地繼續排隊。誰知4歲女兒直奔一個水果區,忍不住偷偷吃了一顆車釐子。旁邊的店員看到了,直接大喊:「這是誰家的小孩啊,窮得沒錢來這裡偷東西吃!」
小玉聽到了趕忙放下手上的水果,向店員道歉,表示自己看管不當,會主動賠償。然而店員並不領情,反而傲慢地說:「我們家這可是進口的水果,90一斤的車釐子,趕快賠錢」
寶媽直接反駁:「你好,我不是不賠,你什麼態度啊,我也向你們道歉了,你們還真把我家寶寶當小偷?商品多少錢我會照價賠償,但是你侮辱我孩子也要道歉」。寶媽的反駁有理有據,所以引得眾人紛紛贊同。
寶媽的回答之所以令人稱讚,是因為她維護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犯錯了是該道歉和賠償,但這並不是對方惡意勒索的理由,而且家長也確實真誠地道了歉,並表明了會賠償的態度。店家仍然不依不饒,容易讓人寒心。
帶過孩子的就知道,要看住一個孩子到底有多累。雖然這次寶媽的回答很解氣,但我們還是應當提前告知孩子應當遵守的一些規矩,省得此類尷尬情況再發生。
1、到公共場合要遵守規則
每個公共場合都有需要大家遵守的規則,這是大部分人都默認的。但孩子不一樣,他們從小在家受寵,當多了小霸王,自然沒有那個意識主動去遵守規則。這時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預先告知孩子規則,並監督孩子執行。
帶孩子去超市前,家長就應該讓孩子知道,沒付錢的商品不能拆封不能亂動,付了錢之後才可以。如果看到孩子有偷拿東西甚至打開的舉動,主動向店員示意直接購買下來,教育孩子必須花了錢再吃再用,這樣孩子才能銘記住這些必要的規則。
2、不要太慣著孩子
有些家長就是隨心所欲,認為只要孩子沒有什麼大問題,就隨便還要怎麼做。家長這類放任和寵溺的態度,容易引孩子走上歧途。一個有恃無恐的孩子,如果知道自己做什麼都會有家長在背後承擔的話,他們也不會主動地去體諒父母的辛苦,反而會一直認為父母對自己還不夠好。
所以家長想要改變孩子,首先從改變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做起,不要慣著孩子,讓孩子在成長期時學會自己長大!
3、父母要給孩子當榜樣
有些父母自己都很喜歡佔小便宜,可能去了朋友家都忍不住手癢,會偷偷討要一些好東西回家。而孩子目睹了家長的這類貪便宜心理,內心也會潛移默化地認為,這種錢真的是太好賺了,比正經購買來得開心。如果家長不反思自己的行為,不給孩子做好榜樣,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家長的負面影響。歸根結底,家長對孩子的個人教育很關鍵。
大家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