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美味吃吃看,我是愛生活愛美食的吃吃。
說到三杯雞,很多人說它是一道臺灣名菜,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道贛菜。不同的意見很多,那麼三杯雞到底屬於哪裡呢?
嚴格來說,三杯雞應該屬於一道贛菜,發源於贛州的寧都縣,後來流傳到臺灣,又成了臺灣人民熱愛的美食,聲名遠揚。於是,三杯雞就被人認為來自臺灣。不管它來自哪裡,都不能掩蓋它的美味。
又有感興趣的朋友會深究,三杯雞中的「三杯」到底是哪三杯呢?
對於三杯的解釋,不同的食譜上有不同的記載。有一種說法是,三杯為: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米酒。還有一種說法是一杯醬油、一杯米酒和一杯香油。
吃吃更偏向後面這個方子,醬油、香油和米酒。因為以豬油來烹製肥美的雞肉,未免太過於油膩了,還是用香油比較好,既有醬香,又有芝麻油香,這樣做出來的三杯雞,不好吃才是奇怪呢!
1、準備食材
三黃雞1隻,甜酒釀5勺約50g,醬油4勺40g,香油2勺15g,大蔥1根,薑片、蒜瓣適量,料酒20g,杏鮑菇1根,萵筍半根。
以上這些食材都提前準備好,在傳統的三杯雞食譜中,吃吃發現裡面用到了米酒和糖,用於去腥和提鮮。吃吃家裡沒有米酒,於是與甜酒釀來替代,至於去腥這個效果,就用料酒來完成吧。
傳統的三杯雞裡面用到的蔬菜比較少,吃起來容易油膩。吃吃加了清爽的萵筍來中和這種油膩感。既然是一道名菜,吃吃還用了一個辦法讓它變得更「貴」。那就是使用杏鮑菇切成厚片,劃出花刀,使它的外表變得像鮑魚一樣,同時,杏鮑菇的鮮味也能讓菜品增色不少。
2、製作三杯雞
三杯雞的製作過程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困難。首先我們將雞肉清洗乾淨,瀝乾水分,新鮮的雞肉不需要焯水。鍋中燒熱油,加大蔥、姜、蒜爆香後,下雞肉炒至斷生,加料酒去腥。
甜酒釀、醬油與香油混合均勻,倒進鍋中翻炒。加2碗水大火燜煮,待湯汁變濃時,香味飄出。再將切好的萵筍條、杏鮑菇倒入鍋中一同燜煮,可以再加一碗開水,防止黏鍋。
蔬菜燜入味以後,開大火將湯汁收幹即可盛出,撒上白芝麻,加紅辣椒、蔥花點綴即可。整個過程大約需要40分鐘,雞肉完全燉爛,吃起來味道才會好,不管是雞肉還是蔬菜都完美吸收了湯汁的香味。
3、自製三杯雞的優點
這道菜在傳統三杯雞的基礎上,有吃吃的一點小創新。用甜酒釀代替米酒和白糖,雖然酒香較淡,但是鮮甜味卻完全不輸傳統做法。而且對於不會喝酒的朋友來說,甜酒釀是非常好的替代品。家裡有米酒的朋友,也可以直接用米酒。
杏鮑菇和萵筍條一個起到了裝點菜餚的效果,另一個則緩解了三杯雞的油膩感。用杏鮑菇打花刀偽裝成的鮑魚,足以以假亂真,現在大家該理解為什麼要管它叫杏鮑菇了吧!
平時我們在製作菜餚的時候,不要被它的菜譜步驟嚇倒,有的菜看起來很複雜,但當你一步步落實下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其實做起來是很簡單的。做一件事情,首先要有挑戰它的信心,就能事半功倍了!
那麼大家就快把這道好吃的創新三杯雞做起來吧,這裡是美味吃吃看,感謝大家的關注,期待與你解鎖更多美味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