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出生的她,受聘為深圳大學正教授

2020-12-09 澎湃新聞

7月10日上午,深圳大學侯逸凡教授聘任儀式在深圳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年僅 26 歲的中國西洋棋隊隊員、四屆世界棋後侯逸凡成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部)體育學院教授,是深圳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

深圳大學黨委劉洪一書記表示:" 深圳大學的目標是創建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大學,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年輕、有朝氣的侯逸凡教授加入,我們相信能藉助這個契機,把西洋棋打造成深圳大學、深圳市乃至南中國的重要運動項目。"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巡視員韓星元

侯逸凡作為世界棋後,此次被聘任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的教授,正是國象與高校建設的珠聯璧合。此舉既能傳承中國傳統棋文化和棋藝,又能推動深圳大學西洋棋項目的長遠發展,也為後續招收更優秀的西洋棋項目學生奠定了基礎。對個人來說,從體壇過渡到高校,從選手轉換為教師,一方面能夠升華自我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傳授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對學生來說,這些冠軍已經是國家的精英,在各自的領域內擁有極其專業且豐富的經驗,相較理論課程,在他們的課堂上更能學到應用型的技術。對高校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吸引招生的亮點,也是推動高校建設的一大創舉。而深圳大學聘任棋後侯逸凡也顯示出深大加快創建世界一流創新型大學的決心。

深圳大學師範學院——體育學院官網也及時發布了侯逸凡教授的個人信息。

了解象棋的朋友們對侯逸凡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她是世界最年輕的棋後,她取得的成績幫助中國在世界象棋領域位居前列,她也是中國象棋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細數侯逸凡榮獲的獎項,你會驚嘆於她過人的天賦。

天才少女侯逸凡

1999年開始學習西洋棋。2003年進入中國西洋棋隊。2008年獲得「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成為當時擁有該稱號的最年輕女棋手。

2010年首次獲得世界女子西洋棋錦標賽冠軍,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棋後;之後在2011年、2013年和2016年又三次奪得女子西洋棋世界冠軍,成為西洋棋史上最年輕的四冠棋後。

2012年在第10屆直布羅陀西洋棋公開賽中,戰勝朱迪特·波爾加,打破對手20年來在慢棋比賽中對女棋手不敗的記錄。

2017年在第50屆比爾西洋棋節特級大師組比賽中,戰勝多位男子特級大師並奪冠,成為該賽事歷史上首位奪得特級大師組冠軍的女棋手。

《紐約時報》曾評論道:「侯逸凡是一名令人震驚的成功人士,年僅16歲就成為新科世界棋後,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西洋棋世界冠軍。」西洋棋前棋王加裡·卡斯帕羅夫也評價她「在西洋棋事業外,有對社會產生更廣泛影響的願景。」

其實,侯逸凡不僅在象棋上才賦過人,在學業上也是讓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學霸。

北大到牛津的轉身

2012年,18歲的候逸凡在國象上如日中天,各種冠軍拿到手軟。不過她卻出人意料地選擇在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進入北大就讀。這一決定在初期遭到了包括教練、隊友等很多人的反對。本著「對知識的憧憬」、「校園生活的渴望」以及「真理的追求」,侯逸凡後來回顧說,自己「還是毅然決然地進入北大就讀。」

其實頂尖運動員進入名牌大學深造,這在國內並不算什麼新聞,不過有不少都是抱著「鍍金」,增加日後就業面考慮。這樣想也正常,畢竟運動員要想成為頂尖,必須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訓練上,耽誤學業幾乎成為必然,讓他們與那些經過十年寒窗才進入「象牙塔」的學霸PK,實在有些不公平。

候逸凡卻不是這樣,她在北大學習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和更多可以追求的東西。因此在學業上,候逸凡沒有任何懈怠,沒有「混學分」的想法。她的成績如何呢?在北京大學攻讀國際問題學士學位期間兩次獲得學科綜評第一。

她之所以選擇國際關係專業,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世界猶如一盤大棋局,國際關係中的複雜博弈與西洋棋的許多道理具有一定相通性」,她希望能在兩套知識體系交匯碰撞中,收穫不一樣的思想火花。

在北大求學期間,侯逸凡又成功申請到了了「羅德獎學金」。

羅德獎學金有多牛?一百多年來,其中誕生了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等10位國家元首,諾貝爾經濟學家獲得者斯賓塞等10多位諾獎得主,以及70多位跨國企業董事長或總裁。那一年,這項「全球最難申請獎學金」只在國內選中了4名本科生,候逸凡就是其一。而這也為侯逸凡日後赴牛津大學深造打下了基礎。

2018年8月,侯逸凡赴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主修兒童發展專業。

侯逸凡於2017年獲羅德中國獎學金,2018年入讀牛津大學(圖為牛津畢業照)

從北京大學到牛津大學,侯逸凡也和普通學生一樣,面對著課業的壓力和繁重的學業。「包括寫論文卡住了,時間分配也會遇到問題。這些壓力環境下,我也在學習如何協調又不影響生活。我還發現,我在探討學業問題時,也會想到可以用在下棋上。」

離開舒適區的跨界

回頭看自己當年的求學,侯逸凡認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

如今,侯逸凡正努力在教育圈裡施展拳腳,正如她8年前選擇投身大學校園一樣的堅定和勇敢。

侯逸凡說:「在一個圈子待久了,也就習慣留在這個舒適區,久了也難有動力做改變。我希望自己每過一段時間就能與時俱進,給自己注入新的元素,也儘可能給社會多做一些事情。人生就要多見識不同的風景。」

讀書帶給侯逸凡的另一個改變,就是帶給她更大的社交圈。

「從去北大上學到申請羅德獎學金,再到去牛津上學,我認識了體育圈之外更多更優秀的小夥伴。從老師到同學,再到其他研究人員,都是各領域優秀的人才。我發現他們仍有執著的心繼續前進。和他們在一起,可以幫助打開自己的思維。」

從牛津大學碩士畢業一年後,侯逸凡正在進行從學生到育人的跨越轉變。但很早之前,她一直存有將自己學習、比賽西洋棋的經驗,傳授給外界的心願。

侯逸凡和深圳棋院院長劉適蘭

一年前,侯逸凡來到深圳參加國象活動,與深圳棋院院長劉適蘭聊起了國象在高校的發展。劉適蘭隨即鼓勵和建議她到深大工作。

她與深大從此結緣。

從棋後到最年輕教授,開啟人生新篇章

侯逸凡說,這次來深圳大學執教,希望把自己在北大、在牛津的求學經歷,貫徹到自己的授課方式中。她說:「我希望把這些教育理念,融入中國的教學理念,希望結合中國好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更有效率地學習。」

對於即將開始的任教生涯,侯逸凡表示,希望西洋棋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是促進體育和教育相結合,探索西洋棋在教育中的功能與角色,發掘其中隱藏的價值。" 如何培養高水平隊員,讓他們在職業道路上走得更遠,這自然是一方面。不過走職業道路的畢竟是少數,所以還希望通過西洋棋幫助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同時,也會在校內外普及,擴大西洋棋的影響力,惠及更多校外的青少年。"

「假如有一張面孔可以代表『中國崛起』,那麼這個人既不是某一位政治人物,亦非網際網路大亨,而是一名文靜溫和、名叫侯逸凡的十六歲姑娘。」早在侯逸凡16歲那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就給出如此高的評價。

如今侯逸凡從象棋跨界到教育圈,就任深大最年輕的大學教授,相信會繼續一路開掛……

新聞來源:募格學術、南方都市報、北京青年報、網易新聞

原標題:《優秀!94年出生的她,受聘為深圳大學正教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快訊:中國工程院院士於全受聘為深圳技術大學特聘教授!
    深技大教師隊伍再添新力量: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研究員、信息系統安全重點實驗室主任於全受聘為學校特聘教授。11月24日, 深圳技術大學舉行聘任儀式,校長阮雙琛向於全院士授予聘書,受聘儀式由校黨委書記張基宏主持。
  • 深圳大學迎來史上最年輕正教授
    26歲的中國西洋棋隊隊員、四屆世界棋後侯逸凡10日正式受聘成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教育學部)體育學院教授,她也成為深圳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正教授。高考結束,很多家長和準大一新生面臨著擇校的困惑,今天師姐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深圳大學。深圳大學,一所非常年輕的大學,一所非常有朝氣的大學,一所正在快速發展進步的大學。深圳大學黨委書記劉洪一表示,深圳大學的目標是創建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大學,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
  • 94年出生,她們如今都是985高校博士生導師
    魚羊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4年出生、博士研究方向與材料相關、目前都成了985重點高校的博士生導師。擁有相同經歷的兩個女生,概率有多大?湖大博導李晟曼,學於華中科技李晟曼,1994年出生,17歲考上華中科技大學。目前,她已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評級為B。
  • 94年出生,她們如今都是985高校博士生導師
    魚羊 蕭簫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94年出生、博士研究方向與材料相關、目前都成了985重點高校的博士生導師。擁有相同經歷的兩個女生,概率有多大?湖大博導李晟曼,學於華中科技李晟曼,1994年出生,17歲考上華中科技大學。目前,她已入職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評級為B。
  • 麻省理工學院段小曼教授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段小曼教授接受邀請,受聘為我校客座教授。她是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陳有海教授之後,又一位受聘我校「攀登計劃」第一層次的特聘客座教授。段小曼教授是我國旅美學者中的傑出代表,1987年,她被國家教委選拔為我國首批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繼續攻讀並完成博士論文。
  • 河南一方丈受聘為大學名譽教授 或很快將開課
    央廣網開封12月12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兩天前,河南開封大相國寺方丈、心廣大和尚從河南大學哲學與管理學院院長張向東的手裡面接過聘書,成為學院的名譽教授。消息一經公開,迅速引來了一片熱議。  大家的質疑集中體現在:寺廟裡的方丈做大學裡的名譽教授,方丈會到講臺上給學子們授課嗎?授課內容會是什麼?
  • 諾貝爾獎得主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受聘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新華網南京5月23日電(記者凌軍輝)5月21日,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從蘇州大學校長熊思東手中接過聘書,並佩戴上蘇州大學校徽,成為蘇州大學首位講席教授。    麥可•科斯特利茨教授出生於1943年,是世界著名物理學家,現任布朗大學物理學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物理拓撲相和冷凝聚態。
  • ...網】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光明網】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來源:光明網   時間:2020-08-12  瀏覽:
  • 日本東京大學Yuji Sano教授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
    本站訊(通訊員 王珊珊)1月4日下午,日本東京大學Yuji Sano教授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在衛津路校區第八會議室舉行。天津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美蓉、中科院院士劉叢強、國際處相關領導出席了儀式。
  • 著名網絡文學作家血紅受聘上海大學兼職教授
    文學院副院長姚蓉教授為劉煒頒發聘書,研究生同學向劉煒教授獻花,創意寫作學科20多名師生參加受聘活動。上海大學文學院方面介紹:受聘儀式上,劉煒(血紅)真誠感謝上海大學對他的信任。他表示一定會認真履行兼職教授的職責,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為上海大學網絡文學創意寫作的發展儘自己的綿薄之力。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副秘書長陳佶到會祝賀。
  • 「94年」女博士獲聘湖南大學副教授,曾發表SCI論文10餘篇
    湖南大學官網顯示,李晟曼的教育背景為,2011年進入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2015年畢業於華科獲工學學士學位,同年直博,繼續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師從吳燕慶教授,2020年6月畢業被授予工學博士學位。
  •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受聘為陝西一高校名譽教授
    新京報訊(記者 倪兆中)新京報記者今日(6日)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11月5日受聘成為該校名譽教授。鳩山由紀夫此前曾多次在中國高校受聘,並為日軍侵華暴行道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工作人員6日告訴新京報記者,鳩山由紀夫具備一定社會影響力,且對中國比較友好,本次他是受邀請參加楊凌農高會期間到訪該校。該工作人員表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對日友好交往頻繁,希望藉此機會進一步推動跟日本相關高校的合作。
  • 張海啟 彭軒明受聘為中國海洋大學兼職教授
    李巍然副校長(左圖左)為張海啟(左圖右)、彭軒明(右圖右)頒發聘書中國網訊 1月9日上午,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洋地球科學學院會議室舉行兼職教授聘任儀式,中國地質調查局基礎調查部主任張海啟、海洋地質研究所所長彭軒明受聘為海大兼職教授。
  • 愛德華·克勞利受聘清華大學名譽教授
    清華新聞網4月24日電 北京時間4月24日晚,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工字廳東廳通過視頻連線,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愛德華·克勞利(Edward Crawley)舉行了清華大學名譽教授聘任儀式。邱勇在線為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克勞利頒發聘書,並宣布聘請他擔任清華大學東南亞中心教務長。
  • 多倫多大學王執銳受聘我校兼職教授並為研究生上課
    應材料學院院長、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孫軍教授的邀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王執銳教授於5月11日到6月20來訪我校並為研究生主講「材料斷裂與疲勞」課程。5月13日下午,王執銳教授受聘儀式在材料學院205會議室舉行,孫軍院長介紹了王教授的簡歷,程光旭副校長為王執銳教授頒發聘書。
  • 張平院士受聘為西北工業大學顧問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9月11日電(許子洋 攝影記者 周軍平)9月9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教授正式受聘為我校顧問教授。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楊益新出席聘任儀式並頒發聘書。聘任儀式由人事處處長唐玉生主持。楊益新首先對張平院士回歸母校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張平院士是我校傑出校友,為我國信息與通信領域的科學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希望張平院士受聘後,能為我校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引領作用,推進學校雙一流大學建設進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教授受聘為西安石油大學兼職教授
    12月3日,西安石油大學舉辦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教授受聘為學校兼職教授的聘任儀式。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黨委教師工作部、化學化工學院負責人及教師代表參加了聘任儀式。李天太對熊宇傑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史和基本情況。他談到,西安石油大學作為西北地區惟一一所以石油石化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學校,多年來緊密圍繞地方經濟和行業發展形勢,努力打造成為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和西部地區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基地。
  •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受聘天津大學名譽教授
    圖片來源:天津大學新京報快訊(記者 李麗霞)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今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受聘為天津大學名譽教授,授予儀式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舉行。記者了解到,弗朗西斯·阿諾德是世界著名女性科學家,現為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化學工程教授,於201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她曾於2011年獲得美國國家工程院Charles Stark Draper獎項,2013年獲歐巴馬總統授予的美國國家技術與創新獎,是美國最早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三院院士」稱號的女性科學家。
  • 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出席。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受聘儀式後,姚期智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慧淺談」的學術報告。在報告中,他闡述了人工智慧的科學基礎,介紹了作為神經網絡研究新視角的神經拓撲結構、隱私保護學習以及可控的超級人工智慧三個新方向。
  • 馮穎霞主席受聘為我院兼職教授、研究生校外導師
    馮穎霞主席受聘為我院兼職教授、研究生校外導師 2020-10-24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