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校名改得好,民辦也能讓你搶著考

2020-09-03 冰哥漫談教育

大學改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很多大學也因為改名讓學校名氣大增,比如南京財經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都因為改名從而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大學改名後的發展都越來越好,也有一些大學因為更名名氣一落千丈,比如海河大學、東華大學等。所以大學改名也是一項非常有水平的工作。

2018年度是大學改名最集中,也是最成功的一年,很多大學都擺脫了「學院」成為了「大學」,新名字個個都特別高大上,但要說改名最為成功的無疑是這所民辦大學了。

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外國語大學。1995年建校伊始,「專修」字眼著實刺眼,到1999年,升格為高職用了「華橋」這個不倫不類的名稱,直到2013年升本還是帶著「華橋」字樣,短短5年去掉商號,到2018年直接學院變大學,去掉山寨字眼直接冠名吉林外國語大學。此前在中國冠名「外國語大學」的都是高水平的大學,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吉林外國語大學堪稱更名最成功的的民辦大學,曾經三次更名,而今聽著儼然是一所「名牌大學」的趕腳。(該校更名時間:2018-12)

它就是吉林外國語大學,光聽這個名字,大家都覺得這個學校的水平一定非常高。因為在我國的幾所「外國語大學」,都是非常知名的名牌大學,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在用人單位的眼中很容易就把吉林外國語大學與這些名牌大學相提並論。

雖說吉林外國語大學已經具備了成為名牌大學的名字,但它卻是一所不折不扣的民辦大學。

這所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95年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基本上就屬於那種民辦的培訓類學校。

後來在1999年,這所學校成功更名為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成功步入了普通高校的行列,雖然已經可以招收應屆考生,但還是一所普通的民辦大學。

直到2003年,才正式更名為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並且擁有了本科招生的資格,成為了一所民辦本科院校。看清楚了,不是寫錯成「華橋」,寫成「華僑」就錯了。

2017年,學校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並被吉林省批准為博士立項建設單位;同年成為全國唯一一所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生資格」的民辦大學。

2018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吉林外國語大學。不過有媒體報導說「吉林外國語大學成為中國民辦大學裡唯一冠名「大學」,這個描述並不準確,1987年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及其家庭設立的仰恩基金會創建仰恩大學,是全國第一所具有頒發國家本科學歷證書和授予學士學位資格的民辦大學——它一誕生就是大學。說吉林外國語大學是唯一改名后冠名「大學」的全日制民辦大學才準確。

吉林外國語大學創辦20多年,更名三次,每一次改名都把學校提升了一個檔次,這也正是吉林外國語大學這種民辦大學的發展之路,毫無疑問吉林外國語大學的改名之路是非常成功的。

對於像吉林外國語大學這種學校未來的招生一定會十分順利的,畢竟這個名字就足以讓很多用人單位犯暈,誤以為它是一所名牌大學。但是一所學校的發展還是要看其學科的建設以及師資水平的,就算是有一個很好的校名,如果增強自身實力,最後也會淪落為「野雞大學」。

相關焦點

  • 民辦高校改校名,與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看齊
    很多人都知道,西京學院是一所民辦大學,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所能夠培養研究生的民辦院校,很少有人知道西安的民辦高校規模不小,很少有人知道它啟用新名字還存在變數,很少有人知道全國民辦院校中,還有其他使用「大學」二字做校名的。以上這些,讓繆老師陪你聊聊吧。一、西京學院的前世今生1994年,陝西省批准成立民辦西京大學(籌辦),請注意,這籌辦二字可以理解成是臨時戶口。
  • 吉林改名「最成功」的高校,校名改得像重點大學,名氣一路攀升
    所以很多學校都開始想辦法,打算通過「改校名」這種方法來提升學校的知名度,找到了優質的生源。學院改名已經不是一個新鮮事兒了,不過在改名之前學院必要要符合標準,不管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資源都需要達到國家認可的要求,才可以改名。
  • 選大學別被校名忽悠?這些名校實力強,但校名很像「民辦高校」!
    如今在高考完選大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過於看重學校的校名,對於學校的實力沒有清晰的認識,就可能被校名「忽悠」,從而錯失上好學校的機會。選大學別被校名「忽悠」,這些名校實力強,但校名很像「民辦高校」。但是在知名度方面,東南大學卻並不是那麼給力了,很多地方的人看多了福建的「東南衛視」,還以為東南大學是福建的一所「民辦高校」,真是略顯尷尬了。接下來說一說江南大學,聽到這個校名很多人可能腦海中會浮現出「懵逼」兩字,因為這校名有點「大」,江南的區域比較大,很多人根本不能看出它是哪裡的高校。
  • 我國改名最成功的民辦三本,校名起得像211,每年學費最低1.3萬!
    我國改名最成功的民辦三本,校名起得像211,每年學費最低1.3萬!在我國其實通過大學改名而獲得逆襲的高校不算少,比如曾經名不見經傳的瀘州醫學院改為了西南醫科大學以後瞬間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了,甚至憑此而獲得了更好的生源,下面要提及的這所大學位於東北,同樣也是1所通過改名獲得逆天改命的大學,甚至還從三本變為了一所省重點,它就是位于吉利的吉林外國語大學。
  • 就因為改了校名?
    important}在文章的開始之前,小編想問大家,有多少人是看名字識別學校好不好的呢?小編相信至少有一半的人是這樣子的,還有一些人認為校名中帶省的高校比校名中帶市的實力更強,校名中帶大學的要比校名中帶學院的實力更強。
  • 專升本院校裡公辦、民辦、獨立院校的區別你知道麼?
    2020年末,全國的獨立院校將會提出轉社方案,依照國家需求,滿足條件的獨立院校將會成為本科高校,其中轉社方案有三種選擇:改公辦、改民辦、註銷建制,大家可以留意變化。
  • 論校名的重要性:校名改不好,重點大學也能變成「野雞大學」
    2016年,女兒考上了江蘇的河海大學,去單位領助學金時,會計同事說考上民辦高校不在獎勵政策範圍內,後來經過一番查證後,才知道這竟是一所211工程高校。雖說211院校知名度還不錯,但是即便是一百來家211工程院校也不是全都能了解的。不得不說,有些學校天生在名字上就有獨特的氣質,比如首都師範大學,很多人都會誤認為是北師大,往往「誤入歧途」。但是,也有一些名校,倒黴就倒黴到他的名字上了,具有「民辦院校」的獨特氣質,導致招生比較費勁,學生也比較心虛。
  • 吉林很「唬人」的1所大學,校名看著像211,實際是所民辦普本
    為此學校便想著改名,希望能夠通過更改校名來提高知名度,從而找到更為優質的生源。吉林省是東三省之一,省內的高校教育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不少大學都備受歡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位於吉林的一所大學,這所大學名字改得很成功,但也很唬人。
  • 我國校名「最尷尬」的211大學,實力很強,卻被誤認為民辦院校
    因此,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高考目標都是考一個好的211大學。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共有115所211院校。雖然數量不多,但還是有部分211院校,因為地理位置、或者校名原因,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所校名「最尷尬」的211大學,學校實力很強,但卻因為校名比較特殊,甚至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民辦院校。這所大學就是長安大學。
  • 高考:21所「理工」類民辦本科,校名不遜於公辦,3所用省份命名
    馬上就要進入2020年高考模式了,但各位考生和家長都要注意,高考考試只是高考的一個環節,考的好不能洋洋得意,考得不好也不要心灰意冷,畢竟志願報考還是最為關鍵的一步。高考過後就會面臨艱難的高校志願選擇。大夥都想選擇一個與自己分數相匹配的好學校,甚至有的考生發揮失常,想去撿漏個好大學;這些環節,難免要涉及到熱門專業及熱門大學,比如理工類高校一直都是現階段家長和考生比較熱衷報考的高校領域。
  • 南京最「委屈」的雙一流211,總被誤會是民辦三本,輸在了校名上
    眾所周知,南京是一座經濟發展非常快速的城市,各方面的條件也比較好,關鍵是這裡的高校教育資源非常豐富,有很多重點大學都位於南京,最有名的就是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其實除了這兩所大學之外,南京還有其他的211高校,只不過有些高校因為名字不夠響亮,所以沒有什麼知名度。
  • 河北很憋屈的1所大學,明明是985,單看校名,總被誤會是民辦
    不過很多人對這所學校的了解不夠,並不知道這是一所985大學,單看校名還以為是一所民辦高校。難怪它會被稱為河北最憋屈的大學!這也意味著只要考上了這所學校,那就等於是考上了真正的東北大學。雖然學校的校名聽起來很像民辦大學,但卻是實實在在的985,所以大家不要通過校名去評價一所學校,而是要真真正正地去了解它。
  • 安徽這4所本科院校,看校名以為是公辦,其實是民辦
    一般高校,從校名能看出是公辦還是民辦。例如,在安徽境內,比較知名的民辦院校有安徽新華學院、安徽三聯學院等。或者,在校名中直接帶有「民辦」二字,如:民辦萬博科技職業學院、民辦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等。還有一類民辦院校,就是「三本」或者「獨立學院」,這類學校也好區分,名稱中一般帶有母體校名,例如,安徽大學江淮學院、安徽師範大學皖江學院等等。但是,隨著教育部要求獨立學院轉設,獨立學院與母體脫離,校名中不再保留母體校名,有些學校單看校名以為是公辦,其實,是民辦。
  • 校名取得好,這些「民辦」財經大學更像「公辦」
    然而,很多民辦高校為了招生「紅利」,都喜歡在更名上做文章,所以,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以下幾所財經類民辦高校,幾經更名,就越來越像公立大學。長春財經學院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淨月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前身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於2000年5月經吉林省教育廳批准成立,2004年1月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201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由獨立學院轉設為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更名為長春財經學院。2018年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民辦高校中排名29位。二、黑龍江財經學院。
  • 想成名校不能只改校名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的高等學校名單,共有46所高校入選,其中包括新設本科學校、更名大學、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和同層次更名四類。這也意味著,一旦通過最終評議,今年將有46所高校變更校名。
  • 浙江金華民工子弟學校欲改校名去除身份標籤
    浙江金華民工子弟學校欲改校名去除身份標籤   但是這個夏天,除了裝修學校,他還想做一件事,那就是通過媒體向社會徵集新校名,「給學校改個名字。」  新金華孩子  據了解,婺城區民工子弟學校成立於2002年,是專門免費招收農民工子女的公辦學校,軟硬體設施齊全。目前共有在校學生463人,來自於全國13個省份,年流動率卻在7%以下。
  • 雖然我們的校名非常坑爹,但我們真的是好大學!
    雖然我們學校名字坑爹,但我們真的是正規好大學啊!//同志社大學每次看到同志社大學這個校名時,我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德州農工大學山東的父老鄉親覺得,我們山東的好學校都在濟南和青島,這孩子不是聽說學習不錯麼,怎麼能考到德州的學校去呢?還學得是農工,估計這家學校的風格就是:
  •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續考
    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續考文/馮小漠【前言】2018年初,本號發表了《南方科技大學校名題詞淺考》一文,產生了熱烈的反響。【改字疑雲】2018年7月,南科大2018屆學生畢業。隨後的暑假期間,學校各處校名紛紛對「技」字作修改(圖四)。除外牆粘貼的校名,校門口校名石也為此改字。圖書館前的老校名石則並未修改。
  • 四大「民辦211」:都是被校名耽誤的重點大學,你都知道哪個?
    但是,也有一些名校,倒黴就倒黴到他的名字上了,具有「民辦院校」的獨特氣質,導致招生比較費勁,學生也比較心虛。小編就見過很多學生介紹完自己學校後,不忘加一句「我們學校是211」。哎,北大的學生絕對不會說自己是985吧?那麼,傳說中倒黴催的「四大民辦211」是哪幾所呢?小編隆重的解釋一下,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噢!
  • 民辦學校說:成績再差也不怕,只要你送來,我就能教好。你信嗎?
    今年秋季開學,某知名民辦學校貼出通告,說今年該校招生考核學生成績,只要報名繳費就可以入學了。對這個消息,很多家長樂壞了,因為該所學校在本地區算是比較有名的,確實近幾年中高考成績確實不錯,大夥都寧願多花點錢,要把孩子送到該校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