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改名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而且很多大學也因為改名讓學校名氣大增,比如南京財經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都因為改名從而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大學改名後的發展都越來越好,也有一些大學因為更名名氣一落千丈,比如海河大學、東華大學等。所以大學改名也是一項非常有水平的工作。
2018年度是大學改名最集中,也是最成功的一年,很多大學都擺脫了「學院」成為了「大學」,新名字個個都特別高大上,但要說改名最為成功的無疑是這所民辦大學了。
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外國語大學。1995年建校伊始,「專修」字眼著實刺眼,到1999年,升格為高職用了「華橋」這個不倫不類的名稱,直到2013年升本還是帶著「華橋」字樣,短短5年去掉商號,到2018年直接學院變大學,去掉山寨字眼直接冠名吉林外國語大學。此前在中國冠名「外國語大學」的都是高水平的大學,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吉林外國語大學堪稱更名最成功的的民辦大學,曾經三次更名,而今聽著儼然是一所「名牌大學」的趕腳。(該校更名時間:2018-12)
它就是吉林外國語大學,光聽這個名字,大家都覺得這個學校的水平一定非常高。因為在我國的幾所「外國語大學」,都是非常知名的名牌大學,比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等。在用人單位的眼中很容易就把吉林外國語大學與這些名牌大學相提並論。
雖說吉林外國語大學已經具備了成為名牌大學的名字,但它卻是一所不折不扣的民辦大學。
這所大學的前身是創辦於1995年吉林省華僑外國語專修學院,基本上就屬於那種民辦的培訓類學校。
後來在1999年,這所學校成功更名為吉林華橋外語職業學院,成功步入了普通高校的行列,雖然已經可以招收應屆考生,但還是一所普通的民辦大學。
直到2003年,才正式更名為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並且擁有了本科招生的資格,成為了一所民辦本科院校。看清楚了,不是寫錯成「華橋」,寫成「華僑」就錯了。
2017年,學校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並被吉林省批准為博士立項建設單位;同年成為全國唯一一所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招生資格」的民辦大學。
2018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吉林外國語大學。不過有媒體報導說「吉林外國語大學成為中國民辦大學裡唯一冠名「大學」,這個描述並不準確,1987年由愛國華僑吳慶星先生及其家庭設立的仰恩基金會創建仰恩大學,是全國第一所具有頒發國家本科學歷證書和授予學士學位資格的民辦大學——它一誕生就是大學。說吉林外國語大學是唯一改名后冠名「大學」的全日制民辦大學才準確。
吉林外國語大學創辦20多年,更名三次,每一次改名都把學校提升了一個檔次,這也正是吉林外國語大學這種民辦大學的發展之路,毫無疑問吉林外國語大學的改名之路是非常成功的。
對於像吉林外國語大學這種學校未來的招生一定會十分順利的,畢竟這個名字就足以讓很多用人單位犯暈,誤以為它是一所名牌大學。但是一所學校的發展還是要看其學科的建設以及師資水平的,就算是有一個很好的校名,如果增強自身實力,最後也會淪落為「野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