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的「實事求是」

2020-12-13 人民論壇網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 我們黨的宏偉奮鬥目標,離開了人民支持就絕對無法實現。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

■ 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把握客觀真實性,抓住真問題,防止偽問題;就要把握客觀規律性,在認識規律、遵循規律的基礎上開展工作;就要站穩人民立場,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意願,掌握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講話中一再強調: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我們共產黨人的重要思想方法。2013年12月,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他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2014年8月,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他強調:實事求是,是鄧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點,也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遵循的思想方法。可以說,在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始終體現著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品質。

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建設的基本要求。習近平指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反覆證明,只有制定符合實際的政策措施,採取符合實際的工作方法,黨和人民事業才能走上正確軌道,才能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正是由於我們堅持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基本要求,我們才能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可以說: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就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違背實事求是,就會誤黨誤國,就會葬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實事求是,是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2016年6月28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思想的豐富和發展,也闡明了實事求是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的極端重要性。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堅持把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作為黨的建設重要任務來抓,形成了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範,為鞏固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生機活力積累了豐富經驗,為保證完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中心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應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須臾離不開實事求是。

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把握客觀真實性,抓住真問題,防止偽問題。習近平指出:「堅持實事求是,最基礎的工作在於搞清楚『實事』,就是了解實際、掌握實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對實際情況作深入系統而不是粗枝大葉的調查研究,使思想、行動、決策符合客觀實際。」搞清楚事物的真實面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會遇到很多的挑戰。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和態度,對事物的了解就可能是一知半解,甚至是偏見性的誤解。比如有的人把「黨大還是法大」作為真問題,作為討論依法治國的基本前提,認定法要高於黨,否則就不是依法治國。提出「黨大還是法大」命題本身就是為了否定黨的領導,我們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實事求是,就要把握客觀規律性,在認識規律、遵循規律的基礎上開展工作。2015年6月,在紀念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我們紀念陳雲同志,就要學習他實事求是的精神,「全黨同志一定要把實事求是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去,經常、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把真實情況掌握得更多一些、把客觀規律認識得更透一些,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打下紮實的工作基礎。」堅持實事求是,關鍵在於「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認識規律,最重要的就是認識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發展規律,認識政黨執政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認識現代化一般規律、社會主義現代化普遍規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特殊規律,認識發展的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認識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等等。

堅持實事求是,就要站穩人民立場,傾聽人民呼聲,反映人民意願,掌握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習近平指出:「堅持群眾路線,就要真正讓人民來評判我們的工作。」「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於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黨員人數雖然接近9000萬人,但放在人民中間還是少數,只佔總人數的6.6%。我們黨的宏偉奮鬥目標,離開了人民支持就絕對無法實現。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執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說了算,必須而且只能由人民來評判。2016年12月26日至27日,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習近平指出:「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南海直通人民群眾,這是共產黨人實事求是精神的體現。這就意味著,中南海的決策不僅能出中南海,而且直接進入人民的心坎裡。

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客觀真實的情況不能靠舉例來說明,也不能靠羅列現象,必須把握事實的整體性。列寧強調,「在社會現象領域,沒有哪種方法比胡亂抽出一些個別事實和玩弄實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腳的了。如果從事實的整體上、從它們的聯繫中去掌握事實,那麼,事實不僅是『頑強的東西』,而且是絕對確鑿的證據。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繫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麼它們就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也不如。」認識客觀真實性,離不開辯證思維。只有堅持辯證法,才能認識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觀要求,才能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真實本義。

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不動搖,同時深入把握初級階段的階段性特徵。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與美國的差距在縮小,有一種觀點就出現了:中國似乎已經是發達國家了,可以不講或少講初級階段了。有鑑於此,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強調:「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當代中國的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最大國情,推進任何方面的改革發展都要牢牢立足這個最大實際。」偏離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就做不到實事求是。當然,實事求是還要求我們要把握初級階段的階段性變化,比如要科學認識新常態的要求,「新常態是一個客觀狀態,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必然會出現的一種狀態,是一種內在必然性,並沒有好壞之分,我們要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

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做人要實,就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就是踏踏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人要實有很多的要求: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都應當坦坦蕩蕩,不能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做陰陽人。有的人在臺上口若懸河地強調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到非正式場合就懷疑甚至攻擊馬克思主義;有的人在公開場合聲如洪鐘地談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到飯桌上就調侃共產主義,而且「轉換自如」;有的幹部在主席臺上大講反腐倡廉,一到私底下就收受賄賂。要守政治規矩,自覺遵守黨的各項紀律和制度,遵守制度不打折扣。虛懷若谷,能接受別人講的刺耳的實話。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講過:能夠聽到別人給自己講實話,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彎路,少犯錯誤或不犯大的錯誤,這實在是福氣和造化。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特稿•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繼往開來,掌舵揚帆: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四大邏輯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 韓慶祥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長期歷史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這實際上意味著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有其存在的歷史文化基礎或歷史邏輯。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傳承、弘揚、升華的關係。
  • 標註治國理政新高度(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的確,改變、發展與行進的中國背後,是理念的變化、思想的更新、戰略的升級。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最集中的體現。  抽絲剝繭,實事求是。審視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怎麼看」與「怎麼辦」這兩個問題上的回答,彰顯強大的思想力量。  這是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認識論。「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不迴避矛盾、不掩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問題意識」。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的時代特徵和哲學意蘊
    研究習近平治國理政新思路,要把握兩個維度,一是時代維度,即他的治國理政思路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歷史發展是加速前進的過程,變革成為當今世界唯一不變的因素。
  • 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這將是一次,不虛此行的思想之旅。  25日,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推薦了周新民談「習近平治國理政秘笈」系列第一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貢獻」》;今天,繼續推薦第二篇《這三年,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四大支柱」》。  所謂四大支柱,即:  1、戰略定力  抓住戰略定力這一支柱,確保大局不偏方向。
  • 「七年知青經歷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歷史起點」
    採訪對象:艾平,生於1953年8月,北京清華附中學生。 從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系列舉措以及他自己對知青歲月的回憶來看,七年知青歲月為他治國理政思想樹立了「以人民為本」的方向。在陝北農村,習近平與農民朝夕共處,建立起了同人民的血肉聯繫,樹立了為人民辦實事的理想。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立足點,為民、惠民、富民是治國理政思想的出發點。這絕非空談,也絕非易事。
  • 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總綱
    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散見於《論語》各篇,看似雜亂無章、缺乏內在關聯,然稍加條貫分析,其實也有其內在邏輯和體系建構可言。細讀《論語》我們發現,「富民教民」和「尊五美屏四惡」的思想應是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總綱,是我們理解其整個思想架構的鎖鑰。
  •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時代意義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發展
    [3](P512)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產生和形成是由當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世界格局的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決定的,符合當代中國發展的歷史規律、時代邏輯和現實要求,具有歷史必然性。 (一)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產生是當代中國社會矛盾運動規律決定的 如何治理社會主義國家是前所未有的事業,必須進行艱辛的探索,但這種探索是有規律的。
  • 土城鎮衛生院學習 「十九屆五中全會」暨「習近平治國理政」會
    土城鎮衛生院學習 「十九屆五中全會」暨「習近平治國理政」會
  • 人民日報:夯實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夯實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政治經濟學基礎,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發展的新境界。從「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原則到「在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發展目的,從「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躍升」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到旨在「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整體改善」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系列重要論述成為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和發展。
  • 喻新捷: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總綱
    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散見於《論語》各篇,看似雜亂無章、缺乏內在關聯,然稍加條貫分析,其實也有其內在邏輯和體系建構可言。細讀《論語》我們發現,「富民教民」和「尊五美屏四惡」的思想應是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總綱,是我們理解其整個思想架構的鎖鑰。以下我們將圍繞這個總綱,試勾勒出孔子治國理政思想的全貌。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抓住「關鍵少數」是什麼意思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關鍵詞中,有一個詞是「關鍵少數」,自從2015年2月首次正式提出以來,他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必須抓住「關鍵少數」。­  當下中國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抓住「關鍵少數」都已經成為一個有力抓手。通過對領導幹部的嚴格要求,良好的從政環境正在形成。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治國理政的100句金句 2017-08-24 08:29: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
    作者:齊衛平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泰文版在曼谷正式發行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蔣建國在致辭時說,中泰兩國都是亞洲重要發展中國家,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兩片帆、人類命運之藤上的兩個瓜,同舟共濟、命運相連,雙方希望加強治國理政經驗的交流互鑑。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顯著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其主要原因就是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中國立足當代國情和發展實踐,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中國的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資源和政策指引。讀懂了習近平主席治國理政思想,就能讀懂中國道路。
  • 從古文經典引用看習近平治國理政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師範大學時表示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他說:「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的腦子裡,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可以看出他對古典詩詞、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從這些古文的引用中可以看出傳統文化與我們黨治國理念的一些內在關聯。  立足高遠和戰略思維  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指出,學習鄧小平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站在國內大局和國際大局相互聯繫的高度審視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善於從全局上思考問題,善於在關鍵時刻作出戰略決策。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推介會在金邊舉行
    中新網金邊9月29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由金邊中國文化中心和中柬友好關係發展學會共同主辦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柬埔寨推介會29日在金邊舉行。中國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當天在推介會上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內容豐富、哲理深刻,不僅是中國各部門各地方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生動教材,對於國際社會讀懂中國、啟發世界同樣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王文天說,這本書是世界了解中國當下、感知中國未來的思想窗口。堅持人民至上的最高價值準則就是成就中國奇蹟的密碼。
  • 從政治哲學層面闡釋「治國理政」
    執政黨及其領袖的政治思想與治國方略在現代社會中常被視為政治哲學中最精要的部分。
  • 習式治國理政 一片大國新天
    然而,在中國,疏忽而過的「這三年」,在習式治國理政下,卻是英雄多壯志、日月換新天。於此背景下,在中國輿論場備受關注的「『國平』十六論」,便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成就系統解讀的最佳「通俗版」。  《「以人民為中心」開闢偉大事業新境界》《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航程》等系列文章,以激情筆墨、遼闊視野,對習近平治國理的格局與智慧,做出精準分析,既有網言網語的輕鬆活潑,又有理論邏輯的嚴謹縝密。「『國平』十六論」,傳遞著理論界與網評圈的好聲音——夢,是中國夢;心,是愛國心;情,是眾志成城砥礪前行的中華情。
  • 幹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心得體會【五篇】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輪訓和幹部教育培訓等工作中,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作為必修教材,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推動學習宣傳貫徹不斷深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經驗總結、理論創新、理念宣傳工作,形成了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為代表的,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黨的理論創新,不僅會對當前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發揮良好的輔助作用,也會對未來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夯實基礎,更會引導國際社會更加客觀地認識、理解中國的發展道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向世界各國分享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
  • 偉大新時代的思想寶庫——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
    ,全書17個專題涵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脈絡和主要內容,是深入學習掌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權威讀本,不啻是一座開啟偉大新時代的思想寶庫。偉大新時代的思想寶庫——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