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陳芳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二胎的開放,讓很多家庭順理成章的生育二胎。然而很多家庭並沒有做好生育二胎的準備,只是憑著自己的意願就生了二胎,孩子出生之後出現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我家有一個兒子了,想要一個小棉襖兒女雙全。」
「孩子大了,去外地讀書了,不能陪在身邊,所以想再要一個小孩。」
「一個孩子家裡不熱鬧,孩子也太孤單!」
......
其實有這些想法很正常,又正值國家政策,能夠實現願望自然是好的。問題在於有些人並沒有想好怎樣去撫養這個孩子,也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未來。
只不過是因為自己有這個意願,看到了生二胎的好處,所以就選擇了二胎,但是這種方式並不可取。因為這樣既是對家庭不負責任,也是對孩子不負責任。
小張一直想要二胎,好不容易政策支持,說什麼也不肯放過。丈夫一開始不同意,於是小張便軟磨硬泡,老公最終還是同意了要二胎的決定。
懷孕之後,小張的妊娠反應很嚴重,好不容易熬到生產,但是由於是高齡產婦,小張只能選擇剖腹產,吃足了很多苦頭,還險些遭遇難產,但是好在最後母女平安。
這下好了,兒女雙全。一開始夫妻倆很是開心,但是隨著小張坐完月子,矛盾就漸漸顯現出來了。因為父母已經年邁,沒有辦法幫忙照顧孩子。
小張只能辭去工作回歸家庭,家裡所有的生活壓力都壓在老公身上,再加上孩子半夜老是哭鬧,夫妻雙方年紀也不小了,根本沒有精力來折騰。
原本和睦的一家三口產生了很多矛盾,兒子回家少了,老是藉口學校壓力大,沒時間回家。丈夫也是,老藉口在外面應酬,其實就是不想回家面對孩子的哭鬧和生活的一地雞毛。
所以沒有考慮清楚,生二胎產生的矛盾非常明顯: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壓力,精神上的壓力和情感上的壓力也是巨大的,而這些壓力最終都會成為產生家庭矛盾的導火線,影響整個家庭。
1、經濟狀況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放棄生二胎的想法其實就是來源於經濟的壓力。如果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通常生了二胎不僅家庭生活水平會嚴重下滑,對家裡第一個孩子和第二個人孩子的教育以及成長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在經濟方面需要首先考慮,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生育費用:這主要是女性懷孕期間各種營養補充、產檢以及住院分娩的費用。這部分費用可能對很多家庭來講並不困難,但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程序,也必須將其納入考慮範圍。
養育費用:生二胎不難,但是想要養育卻不容易。現在養一個小孩子的成本太高,孩子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花錢,再加教育這筆高昂的開支。在生育之前一定需要計算清楚,不能因為經濟水平跟不上影響了家中孩子的教育。
風險因素:以上兩點都是關於孩子的基本開支,其中還包含了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比如媽媽在懷孕和生產之後需要照顧孩子,導致體力和精力都跟不上工作,由此引發失業的風險,這種情況家庭所有的經濟壓力則都由父親一人承擔。
2、家庭協調
二胎的到來並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因此家庭內部必須做好協商。
不僅父母雙方應該達成意見一致,還應該徵詢家中孩子的意見。
很多孩子對二胎是持有排除態度的,並不希望有另一個人來分走父母的寵愛;
而有的孩子則是非常想要一個弟弟妹妹,能夠跟自己做伴,一起成長。因此父母需要詢問孩子的意見,徵得孩子同意再要二胎。
3、思想準備
養育一個孩子必定要面臨很多麻煩,特別是二胎,家長的年紀偏大,精力有限,不像生頭胎時那麼年輕有活力。
所以決定要二胎前一定要考慮自己的身體和精神能否承擔孩子的折騰。養育孩子也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因此也需要考慮清楚自己或者家裡是否有人有足夠的時間照顧孩子。
綜上所述,如果以下幾個問題父母沒有提前考慮清楚,那麼很可能會自己受累娃受罪。
【幸孕說】
生孩子不是一件小事情,無論是決定生或者不生,都應該有足夠充足的準備,不要隨意抉擇,以免傷害到自己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