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總是會生病的,也可能隨時會遇到意外事件。不論是危重急症,還是意外傷害,有時瞬間可使呼吸、心跳停止(在10~15秒出現暈厥、意識喪失,4~5分鐘大腦細胞不可逆損害),命上西天。假如我們掌握急救技術,在心臟驟停4分鐘內(黃金時間)徒手進行「心臟按壓」,便可有效地建立人工循環。即刻行「人工呼吸」,也能使自主呼吸再顯,此時危在旦夕的人會脫離險境,生命之火便可重新點燃!
人 工 呼 吸
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呼吸停止均可造成機體缺氧,使新陳代謝無法進行,這便預示著生命的火焰即將熄滅。利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可使肺臟間歇性膨脹,以維持肺泡通氣和氧利用,改善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情況,使其儘快恢復自主呼吸挽救生命。人工呼吸法較多,目前常用的方法為口對口或口對鼻呼吸法。
呼吸停止的病因
自身患有支氣管哮喘、肺心病、肺結核、大咯血急性發作、窒息、呼吸肌麻痺,或中毒、溺水及觸電時均會造成呼吸停止。
判定有無意識
高喊病人的尊稱或詢問家庭住址,也可輕拍肩部(圖 -1 )或指壓人中( 鼻中溝的中、上1/3交點處)、合谷(手背上第一、二掌骨之間 )穴位5秒鐘。觀察病人的眼球,四肢活動以及對疼痛的反應。
呼救
如果病人無任何反應或呼吸停止可逐步確定病人無意識存在。此時應立即大聲呼救,請周圍的人協助搶救,並撥打「120」急救電話火速趕來現場搶救病人。
病人的體位
將病人置於仰臥位,放置於平地或木板床上,使頭、頸、胸平直無扭曲,雙手放於軀幹兩側,這種體位有利於大腦的灌注(圖 -2)。
急救者位置
急救者跪在或立在病人的肩部水平,便於同時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
判斷呼吸是否存在
用耳貼近病人口鼻,頭部側向病人胸腹部,看病人的胸部或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如有表示自主呼吸存在,否則表示呼吸停止。聽病人口鼻有無出氣聲,搶救者用耳貼近病人口鼻,如能聽到出氣聲,表示自主呼吸存在,反之表示呼吸停止。感覺面部有無氣體的吹拂感,如有表示呼吸存在,反之表示呼吸停止(圖 -3)。病人有自主呼吸,將病人保持在處於呼吸道開放的位置,如已無自主呼吸,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開放呼吸道
清除口腔內的血液、粘液、嘔吐物、泥土、雜草等異物,解開病人緊身衣服及腰帶。將病人取仰臥位,急救者一手置於病人的前額,用力往下壓,使頭後仰,另一手將病人下頜抬起,解除舌下墜,利於呼吸道通暢(圖 -4)。
口對口人工呼吸
⊙急救者一手託住下頜,另一手捏緊病人的鼻孔,以免吹氣時漏氣(圖 -5)。
⊙急救者深吸一口氣,然後緊貼病人的口腔大口吹氣,每次吹氣量約500~600毫升,使病人的胸腔擴張,胸部上抬便可,開始連續2次吹氣,以後每隔5秒鐘吹一口氣,相當於每分鐘10~12次(圖 -6)。《CPP2005國際指南》最新規定,成人急救時心臟按壓與人工呼吸之比為30:2,交替進行。
⊙吹氣後迅速離開病人的口,同時鬆開捏病人鼻孔的手,藉助胸腔本身的彈性,使氣體由肺部呼出,如此反覆進行,出現呼吸動作。
口對鼻人工呼吸
如果病人張口有困難或口腔有損傷,可以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先緊閉其口,急救者將口對準病人的鼻孔吹氣(圖-7)。
人工呼吸有效標誌
主要是觀察吹氣時病人胸部有無起伏,有起伏者,表示人工呼吸有效,操作技術良好。否則,口對口吹氣無效,可能為呼吸道不通暢或吹氣量不足所造成,應重新開放呼吸道或調整吹氣量。
注意事項
⊙ 進行人工呼吸前,必須消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或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 口對口吹氣時,每次吹氣量不要太大,只要正確、足量(用力吹氣、內含18%的氧),就可使病人肺臟擴張,並能獲得足夠的氧氣,每次吹氣量500~600毫升為妥,壓力應均勻。若吹氣量超過1200毫升或吹氣過猛,可使肺泡破裂或氣體進入胃內造成胃擴張。
⊙若病人尚有微弱呼吸,人工呼吸時應與病人自主呼吸同步化。
⊙不要忘記呼叫120前來救治。
心 髒 按 壓
心臟一旦停止跳動,便失去了有效的射血功能,標誌著生命的結束。它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旦熄火汽車就不能行使。心臟停跳10~15秒,由於腦缺氧便可引起昏厥,意識消失。停跳4~6分鐘,大腦出現嚴重損傷,甚至不能恢復,成為植物人。心臟按壓就是依靠外力來擠壓心臟,暫時維持心臟射血的功能,徒手按壓胸骨下端間接的壓迫心臟,便可使心臟內血液排出。抬手時由於胸廓的彈性造成胸內形成負壓而使靜脈血回流至心臟,從而建立起人工循環,所以心臟按壓必須爭分奪秒。
心臟驟停的原因
自身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均可引發心臟驟停。在觸電、溺水、中毒、過敏、電解質紊亂時,也可導致心臟停跳現象。
心臟驟停的標誌
⊙ 意識突然喪失。
⊙ 大動脈(頸、股動脈)搏動消失,頸動脈最便於反應心跳的情況。在開放氣道的位置上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先觸及病人氣管正中部位,男性可觸到喉結,然後向旁側滑移2-3釐米,在氣管旁軟組織處輕輕觸摸頸動脈有無搏動(圖-8)。
⊙ 呼吸成嘆息樣,繼之呼吸停止。
⊙ 面色蒼白或紫紺。
⊙ 瞳孔散大(瞳孔正常2-4毫米,對光反應靈敏)不是最早症狀,常在心臟停跳30秒後出現。
上述表現一旦發生,標誌著心臟驟停,應立即行心臟按壓。
病人體位
將病人置於仰臥位,放置於平地或木板床上,使頭、頸、軀幹平直無扭曲,雙手放在身體兩側(圖-9),這種體位有利於大腦的血液灌注。
按壓部位
按壓部位位於胸骨的中下交界處(圖-10 )。
按壓方法
⊙ 急救者以左手掌根部置於胸骨的中下交界處,右手掌重疊於左手背上,十指相扣,掌心翹起,手指離開胸壁(圖-11)。
⊙ 按壓時雙臂應繃直,依靠肩和背部的力量有節律衝擊或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壓,使胸骨下端及其相連的肋軟骨壓低於3-5公分,間接擠壓心臟將血射出。(圖-12)。
⊙ 心臟按壓後迅速鬆手(不能離開按壓部位),以利於胸廓位置恢復正常狀態,使外周血液流入胸腔和心臟。
⊙ 按壓速率為100次/分,按壓和放鬆時間大致相等。
同步行人工呼吸
⊙ 按壓時同步行人工呼吸(詳見人工呼吸節),單人實施急救時可按30次胸外心臟按壓,給兩次人工呼吸(30:2)交替進行,周而復始(圖-13)。
⊙ 當雙人進行急救則一人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另一人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按30:2進行(圖-14)。
心臟按壓有效信號
頸動脈、股動脈捫到搏動;血壓維持在60mmHg以上;瞳孔縮小;面部口唇皮膚紅潤。
溫馨提示
⊙立即呼救及早撥打120,以爭取旁人及醫務人員協助救急。
⊙按壓位置應正確,手掌根部不宜置於胸骨中上段、劍突下或肋骨上,雙手掌不應重疊放置,按壓時用力不垂直,可導致按壓無效或發生血氣胸、心包出血、胃內異物返流而窒息等(圖-15)。
圖-15 不正確的胸外心臟按壓
⊙按壓力度要適宜,不可過
猛過重,防止導致肋骨骨折。在開始按壓時,可稍用力,以了解病人胸廓彈性。
⊙按壓節律應均勻,要按規定頻率去做,同時行人工呼吸,心臟復跳前不能停止,要不間斷進行。
註:對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所採取的搶救措施稱為心肺復甦,完整的心肺復甦包括基礎生命支持和高級生命支持。前者指在醫院外的基本救助,包括暢通氣道(airway,簡稱A)、口對口人工呼吸(breathing.簡稱B)和胸外心臟按壓(circulation.簡稱C),即常說的心肺復甦ABC。目前,根據搶救順序改為CAB。這是我們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後者是運用特除的設施和特別的技術建立和維持有效的通氣和自主的血液循環,包括藥物與輸液、心電監測、電除顫和電起搏等。是在醫院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