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萬象新天學校第七屆陶笛藝術節暨陶笛七團新年音樂會

2021-02-08 舜網教育

  舜網訊 2021年1月1日下午,萬象新天學校在東校區文體館成功舉辦了以「陶聲笛韻 感恩前行」為主題的第七屆陶笛藝術節暨陶笛七團2021年新年音樂會。

  活動邀請了浙江民族管弦樂學會陶壎陶笛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管樂演奏家、音樂製作人董文強,歷城區音樂教研員秦玉娟,南山區音樂教研員張文亮,萬象新天學校崔慶軍校長、王萍書記、李長泉主任,各年級學生和家長代表,部分陶笛藝術團成員參加。

  崔慶軍校長首先為本屆陶笛節致開幕詞,崔校長對孩子們提出了殷切期望,鼓勵孩子們在藝術的海洋裡盡情地享受美、享受幸福。

  陶笛藝術節是大家放飛夢想的地方,我們從此揚帆起航,喜歡陶笛,愛上音樂,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整場活動從陶笛與師生的關係開啟,一首首曲目引領活動高潮迭起;從親子配合的童話世界開始,一幕幕場景引領觀眾入情入境;從木笛飛聲啟航,一個個故事讓人流連忘返。

  活動既有流行曲串燒,也有重奏團演奏;既有陶笛聲,又有鋼琴曲,一個節目接一個節目,一首曲子連著一首曲子,讓所有人都徜徉於優美的陶笛聲中不能自拔。

  一個個小小的陶笛,就像一粒粒種子,載著孩子們的夢想,在這裡生根發芽,時而奏出悅耳的旋律,時而繪以繽紛的色彩,一動一靜中夢想的種子在茁壯成長。

  小小陶笛家們不僅吹奏起《森林狂想曲》、《西班牙鬥牛士》、《彩虹的約定》、《聽我說謝謝你》等經典名曲,還帶來了自我創新的特色曲目,獨奏、合奏、重奏等豐富的表演形式讓觀眾大飽耳福。

  陶笛教練張藝老師表示:陶笛作為一門藝術,既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又可以啟發學生自我滿足的成就感;既能陶冶孩子的音樂藝術氣息,更能增進孩子們團體學習的精神;不僅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更能引導孩子學會感恩,感恩學校、感恩父母、感恩社會。

  活動現場,家長們聯合給學校送來了錦旗,還有眾多家庭以感謝信的形式表達對學校的感謝,這充分說明了萬象新天學校為家庭育人、為社會育才的責任擔當得到無數家庭的認可。讓我們一同來感受一下家長們為學校送來的感謝信。

  自2014年開始,從三年級開始推廣陶笛進課堂教學活動,至今已經推廣了七年,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們的好評與支持。目前,學校已成立了多支七重奏樂團,其中,成立於2016年的第一支七重奏樂團多次參加各類比賽,曾獲得全國陶笛比賽金獎、山東省器樂大賽一等獎、濟南市器樂比賽一等獎等一系列殊榮。

  新的一年,陶笛樂團必將在大家的關注下,勇毅前行,再獲佳績,以更優異的成績回饋廣大師生、萬千家庭。

  近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貫徹「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要求,持續強化體育、美育等工作,積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相關焦點

  • 第四屆亞洲陶笛節——阿里山上演陶笛也瘋狂
    (在達那伊谷與阿里山原住民交流音樂會)7月16日是陶笛活動最密集的一天:當天上午是嘉義大學瑞穗館的「喚笛」大型陶笛音樂會;中午是亞洲陶笛協會理事會議;下午是千人陶笛踩街活動;晚上還在嘉義文化公園舉辦了兩場音樂會——中國大陸與香港專場暨千人陶笛嘉年華會
  • 萬籟有聲——附小陶笛音樂會
    中國石油大學支持附小共建愛心萬籟有聲——陶笛音樂會為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藝術,推進陶笛作為「親民樂器」廣泛地進入學校
  • 跳舞精靈、陶笛娃娃、百靈歌手!被「美」浸染的學校能把孩子變多美?
    特色推介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以藝術教育為龍頭,以舞蹈教育為突破口,立美育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特色辦學之路,推動學生綜合素養和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升。2015年,北舞附小被認定為北京市學生金帆藝術團舞蹈分團。
  • 點擊查看: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節目單
    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除了物質上的清空,一場陶笛音樂會,也可以讓你的腦袋空空,得到淨化。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時間:2019-11-232019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音樂會上海站地點: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音樂廳宗次郎二十歲之後開始創作音樂,如今已經65歲了,成為世界範圍內演奏大師級人物。
  • 非遺傳承人趙亮編寫陶笛教材
    趙亮廈門晚報訊(文/圖記者 龔小莞)昨天下午,趙亮《校園陶笛實用教材系列:我愛吹陶笛》新書發布音樂會在外圖廈門書城舉行。趙亮為廈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師,2009年獲非遺項目「古壎演奏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稱號。趙亮說,這本教材凝結了他多年來在陶笛教學、推廣、宣傳過程中的一些經驗。陶笛是陶土類閉管吹奏樂器,前身是7000多年前的古壎,頗具歷史文化價值。陶笛小巧靈便、外形多樣,音色空靈動聽,並且簡便易學,因此擁有不同年齡的愛好者,逐漸成為生活中常見的樂器。
  • 以笛為媒 以樂會友 ——義大利陶笛演奏家法比歐到高新雙語教育集團開展陶笛交流
    為了深入實施「樂化教育」,紮實推進陶笛音樂特色教學活動,切實培養師生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11月18日,濰坊高新雙語教育集團特邀請義大利著名陶笛演奏家法比歐到校指導陶笛演奏教學工作,與師生們開展了一場陶笛藝術交流。在雙語校區和清平校區,法比歐先生參觀了升旗儀式,並在現場進行陶笛展示。
  • 初學者如何學習陶笛,陶笛指法
    陶笛是一種比較流行的管吹樂器,通常用陶土燒制而成,陶笛音色優美,易學,易懂,無音樂基礎的也能很快學會,陶笛音色優美,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的喜歡。陶笛有六孔陶笛,十二孔陶笛,三管陶笛,其分單管陶笛,雙管陶笛和三管陶笛,一般材質分有紫砂,陶泥,陶土,塑膠,木材等。陶笛的演奏姿勢身體站直,不能彎腰,不要聳肩,眼睛目視前方,重心平衡,兩臂略微分開,陶笛與身體保持45讀。
  • 全國首個幼兒陶笛教學實驗基地在昌平掛牌成立
    北京回龍觀鎮中心幼兒園在三年多前引入陶笛,作為學校的特色藝術教育項目。在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師生們共同努力,在中班以上全部開設了陶笛特色課程,成立了三個陶笛樂團,積極、廣泛地開展各種陶笛活動。學校不但多次與日本、韓國、孟加拉國音樂界、教育界專家交流,而且參加了亞洲陶笛藝術節、全國陶笛比賽、北京市少兒民族樂器比賽等大量活動,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一聲溫柔婉轉,馬來西亞學生奏響陶笛
    三湘都市報11月7日訊(通訊員 杜瑩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我們馬來西亞的傳統民歌,用陶笛演奏,聽起來更加悅耳動聽,別有一番風味,真想把這種樂器帶回馬來西亞,吹奏給更多人聽。」這是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陶壎陶笛工作室開展的一場中國傳承技藝與文化交流的推廣音樂會, 「陶樂聲聲繞校園 喜氣洋洋頌華誕」陶壎陶笛文化推廣演出活動。兩名身著馬來西亞民族服飾吹奏陶笛的學生黃凱俐、陳詠悅正在演奏馬來西亞民歌《rasa sayang》。
  • 陶笛教材知多少
    作者:陳若儀出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日期:2013-11-272001年陶笛並不普及,作者陳若儀發現大部份的人可能連陶笛是什麼多不知道,更別說陶笛的聲音,於是決定推廣她最喜歡的樂器:陶笛課程。
  • 義大利陶笛演奏家法比歐在粵鄂講學獲得成功
    ,先後在廣州和武漢成功舉行公益性陶笛音樂會及講座。       在音樂會中,法比歐先生以其精湛陶笛演奏技藝向聽眾們展示了十四首中外名曲,受到聽眾熱烈歡迎。為了體現陶笛與歌唱的融合,法比歐先生還先後與廣東省音樂教育委員會主任李貞教授合作,由李貞演唱了義大利歌曲和中國民歌數首,小小陶笛在法比歐手中猶如魔笛,其伴奏與歌聲渾然一體,贏得聽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與法比歐同行的義大利吉他演奏家慕嘎黎先生吉他演奏技藝超群,打擊樂(如手鼓)演奏亦頗具特色,他與法比歐先生合作得天衣無縫,精彩絕倫,受到觀眾熱烈歡迎。
  • 怎樣學習12孔陶笛?詳解十二孔陶笛的入門方法……
    十二孔陶笛,完整說法應是「日式十二孔陶笛」,由於其形狀的關係,又被稱為「槍型陶笛」或「潛水艇陶笛」,採橫吹式,和六孔陶笛一樣常用有 C、F、G 等調性,且十二孔陶笛能用半音孔吹出幾乎所有的半音音調,因此是目前音域較廣的陶笛
  • 衡陽市七中舉行第九屆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閉幕式暨元旦文藝匯演
    2020年12月31日早9點18分,衡陽市第七中學在新校區體育館舉行衡陽市七中第九屆校園文化體育藝術節閉幕式暨回歸·復興之路文藝匯演。兩千多名師生及家長歡聚一堂,共同感受節日的歡快氛圍,迎接新年的到來。費少忠校長首先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回顧總結了2020年學校取得的各項成績,代表學校對師生一年來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並向大家致以新年問候。
  • 開票啦丨武威市2021新年音樂會,天馬劇院奏響華美樂章!
    開票啦丨武威市2021新年音樂會,天馬劇院奏響華美樂章!新年音樂會或許是不錯的選擇我們邀請到甘肅省歌劇院、甘肅省交響樂團為您帶來精彩的音樂盛宴在2021年的開始讓我們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誠摯邀請您在這熟悉的旋律中充滿希望的迎接新一年
  • WAD陶笛是陶冶性情的熔爐
    【周聞網11月26日訊】2020年11月25日,我愛笛(廈門)樂器有限公司核心品牌WAD陶笛在線上舉辦了首次公司級的帶貨直播。據了解,此次帶貨直播經過了長達數月的策劃,為的只是給所有的新老顧客展現一個最良好的公司和品牌形象。
  • 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發明:中國實用新型陶笛
    陶笛演奏家、製作家周子雷先生,借鑑土樂鼻祖「壎」的基本特徵及由其演變而來的「哨壎」,湖北申遺項目2700年春秋戰國時期的「嗚嘟」,寧夏申遺項目1000多年史的「泥哇嗚」,義大利Ocarina以及各地「泥哨」等中外歷代陶土樂器的特點,「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各地土樂之所長改革研發製作的哨口類氣鳴土樂中國實用新型陶笛
  • 陶笛的出現與發展簡介
    現代陶笛的源頭可追溯至六世紀南美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用於裝飾和祭祀的仿鳥鳴的彩繪樂器。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出土了一批粘土燒制的器具。其製作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經分析發現,當時人們對粘土的製作水平達到了一種很高的水平,這些器具被證實並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簡單的樂曲。
  • 2020「金山e支教」網絡陶笛課堂招募小助教啦!
    2020「金山e支教」網絡陶笛課堂招募小助教啦!成為小助教你就可以在鎮江,通過視頻連線,與新疆六十三團的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上網絡課程,還可以互動交流。賈碩老師陶笛課程錄製現場8月27日上午,今年的支教課堂將在金山網演播室正式連線開講。鎮江著名陶笛演奏家賈碩老師將詳細講解了陶笛的起源、吹奏入門、基礎指法運用等內容。
  • 安徽合肥:陶笛聲聲謝師恩
    9月8日,合肥市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小學生們在吹奏陶笛。當日,教師節前夕,合肥市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的2000餘名小學生齊奏陶笛,用優美的笛聲表達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向老師送上節日祝福。據了解,陶笛為該校的校本藝術課程,普及率達100%。目前合肥市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已開設近20項藝術必修、選修課程,通過學習,進一步激發孩子們學習藝術的興趣,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藝術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