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報訊 牙齒有「洞」不要緊,反正又不影響吃飯……正是因為覺得齲齒和缺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不少中老年人才遲遲不願去醫院補牙。殊不知,小小的牙洞,也可能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牙口不好 老人暴瘦十餘斤
家住下城區的老金頭今年71歲,幾個月前,他發現自己的「後槽牙」使不上勁,琢磨著估計是齲齒的「蟲洞」擴大了,忍一忍就行,便沒去醫院看。
誰知,之後的幾個月,他就被牙疼「坑」得不輕。
「一開始就右邊疼,疼到嚼不動東西,我就換一邊,用左邊嚼,沒過多久左邊也疼了……」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老金頭萬萬沒想到,他的「磨難」才剛剛開始。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嘴巴裡的壞牙越來越多,牙疼的頻率越來越高,甚至連牙齦都經常發炎。老金頭說,特別是遇到著急上火的事情,痛感就更明顯,直接疼到太陽穴都「突突」。
牙口不好,老金頭吃飯沒了胃口,以前喜歡的紅燒肉、筍乾都吃不下了,到最後每天只能喝粥。
更讓人發愁的是,由於飲食單一,老金頭身體逐漸消瘦,比牙疼前足足瘦了十多斤,人也沒了精神,曾經的朋友過來看他,都以為是得了什麼大病。家裡人看不過去,終於帶著他去醫院就診。
「我們常說的『小洞不補,大洞吃苦』就是這樣,許多人沒有把牙病當成病,總抱著『湊合著用』的心態拖著,導致日後情況惡化,影響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口腔科主任洪滔表示,齲齒是細菌性疾病,可以繼發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情況嚴重的,會導致咀嚼功能下降,還會影響消化系統;長期飲食受限,患者還容易產生營養攝入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健康。
牙病「通全身」 應及時就醫早治療
由於牙齒本身沒有修復能力,在齲洞形成後,只能藉助牙體復形的方法予以補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補牙」。
洪滔介紹,補牙是對並未波及牙髓的病變牙體「蟲牙」或「蛀牙」進行治療,能終止齲齒的發展,齲齒的小洞若不進行及時治療,病變就會越來越大,從淺齲發展到深齲,對冷熱酸甜等食物敏感;當損傷到達牙髓,引起牙髓炎,牙痛會十分嚴重。俗話說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齲洞越來越深,深入牙髓腔後容易導致發炎,此時患者口腔內含有大量細菌毒素,若任由一些細菌毒素經傷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進入身體其他部位,就會引發全身性疾病。」洪滔解釋,另一個口腔常見疾病牙周炎是導致牙齒過早脫落的重要原因,並繼發其他疾病。當發生中重度牙周炎時,牙周袋袋壁上聚集了大量致病細菌,細菌及其毒性產物通過上皮進入血液中,細菌及其毒性產物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病變,脈管炎,血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等一系列病變,進而影響心臟健康。此外,牙周疾病還容易導致消化道疾病,加重糖尿病等。
有牙齒的地方就有可能產生齲齒,出現牙周病,想要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最根本的還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洪滔建議大家,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少吃酸性刺激食物,睡前不吃零食;少吃含糖分高的食物與過于堅硬的食物;養成正確使用牙線的習慣並每年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