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我覺得,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更需要好的老師、好的教育。公辦學校優秀的老師已經足夠多了,所以我選擇來到了民辦學校」。2020年9月,隨著新學期的開始,位於珠海前山片區的壯志學校校內,一位95後數學教師的入職引發了校內師生的熱議。這位新教師名叫麥然然,與同事們相比,她身上有著太多亮眼的標籤——頂尖學府北京大學畢業;2015年廣東省高考全省第19名;曾在北京、廣州多個頂尖民辦教育機構工作,放棄高薪來到這裡。「作為學校,我們非常歡迎麥老師這樣的人才加入,也願意給他們最大的空間,實現他們的教育理想,盡最大誠意留下他們」,壯志學校董事長張棧利說。目前,麥然然除了在教學一線講授數學課,同時還擔任了校長助理一職。
麥然然
北大畢業生入職民辦學校
談到成為壯志學校的一名數學老師,麥然然直言「有些偶然」。
麥然然是土生土長的珠海人,從小在珠海長大上學。2015年,麥然然以全省文科第19名的優異成績被北京德語系錄取。2019年,畢業後的她供職於北京一家教育公司,為北京市教委進行課程研發。一段時間後,麥然然離開了北京,前往廣州的一家教育培訓機構擔任數學老師。
在廣州工作時,麥然然與現任壯志學校校長李志萍取得了聯絡,李志萍曾在她就讀的高中任職。李校長向她講述了壯志學校的發展現狀和人才需求,並邀請她加盟。
2020年,麥然然回到珠海,「在慎重考慮之後,我認為離開教育機構進入學校更能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因此來到了這裡」。麥然然說,不得不承認,民辦學校相對公立而言,條件和資源上相對較弱,這是歷史積累不夠的原因。「但長遠來看,民辦學校進步、改革和創新的空間與自由度更大,因此我選擇來到壯志學校實現自己的價值和教育理想」。
本科並非教育專業,工作後為何執著於教育行業?對此,麥然然笑稱,自己一進大學就堅定了要從事教育行業,「大一的時候,為了經濟獨立,我開始當家教。」麥然然回憶,大學時她教過歷史,但最終還是發現自己最適合教數學,「我高中數學就很好,我發現我教數學時很有魅力,學生喜歡聽我的課」。在此後的大學生涯中,麥然然的實習經歷也均與教育相關,「我覺得學校的環境相對單純,功利性比較弱,更適合去實現我的價值與理想。」麥然然說。
民辦學校更需要優質教師
名校畢業卻回到家鄉教書,這個決定或多或少有些不被人理解。「我是土生土長的珠海人,我希望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麥然然解釋道,自己的家人也支持自己的決定,父親甚至還一度幫忙促成此事。
在外求學的時候,北京、上海課程的前沿尖端,廣州公立、私立學校的勢均力敵讓這個在珠海長大的女孩讚嘆不已,「編程、戲劇、機器……我上學時從來沒有享受過這些課程。」大城市的教育模式與資源讓麥然然認識到了珠海民辦教育行業的不足, 麥然然說,她想把自己在外面所學習到的東西帶回珠海,能做的或許不多,但她覺得值得。
麥然然入職的民辦學校。
作為一名成績優異的北大畢業生,可以說,麥然然在珠海找一份高薪工作並不難,進入公辦學校也極具優勢。「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我選擇了民辦學校而非公辦學校,但我覺得民辦學校更適合我。」麥然然說,自己是一個「實踐者」,比起公辦學校,她覺得民辦學校自由度更高,更適合她去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壯志學校是一個很好地平臺,在這裡我可以同時接觸教學和行政兩方面的工作。」麥然然進一步解釋道,「當老師可以發現問題,做行政可以解決問題。」
此外,麥然然還有一個信念,「我覺得,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更需要好的老師、好的教育。公辦學校優秀的老師已經足夠多了,所以我選擇來到了民辦學校」,她說,珠海外來務工人員不少,但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卻遠遠比不上公辦學校的教學質量,這導致很多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無法接受優質的教育,「我希望把我在珠海一中、在北大得到的教學經驗帶回珠海的民辦學校,提高珠海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說到這,麥然然笑了起來,「這也算是一個北大人的情懷吧。」她坦言,雖然個人的力量有限,「但總要有一個開始,我可以用的嘗試告訴更多的優質人才,珠海的民辦教育發展潛力很大,不一定非要選擇公辦學校,來這裡一樣可以實現人生價值」。
「我很喜歡我們班那群孩子。」談到自己這段時間的教學,她表示,儘管壯志學校的孩子在幾次統考中排名並不靠前,但學習態度非常端正,「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好好引導,潛力非常大的。」
麥然然表示,目前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備課、上課、改作業佔據了她絕大多數時間,但除此之外,她每天都會抽出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與校領導探討學校的各項事務,內容從怎樣提高尖子、後進生的成績到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如何推動學校發展,這些探討讓麥然然頗受啟發,「我覺得學校像一臺非常精密的儀器,需要各部門的多方配合才能運轉。學校在運轉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些摩擦,但素質優良的行政人員可以通過管理手段短時間內提高學校成績。」麥然然舉例,學校可以通過調整教師崗位、優化教師結構、研究德育教育方向等方式提升學校成績,「我覺得這些工作很有成就感,因為我是這些變化的一份子。」
希望更多人才加盟
2020年8月,珠海市香洲區教育局正式提出,將啟動「民辦教育提升」計劃。香洲區教育局局長朱秀湖表示,計劃的細則即將對外公布,這其中,高端人才的引入將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類似麥然然這樣的人才,朱秀湖說,香洲教育非常歡迎他們的加入,「相信香洲民辦教育,能提供足夠他們發展的平臺」,此外,教育主管部門也會在政策層面,鼓勵和支持這類人才的加盟。
對於麥然然的加入,壯志學校的校領導也是非常期待,壯志學校董事長張棧利多次對記者表示,「學校一直『求賢若渴』,將盡全力為麥老師這類人才提供發展空間,用政策留人,用待遇留人,希望他們在此發揮所長。」
對此,從北京、廣州回到珠海麥然然自己表示,她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才向下流動,而非全都聚集在北上廣深,「大城市的教育一直走在前沿,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在全國,很多地級市的教育並沒有趕上時代。」她談到,倘若能有更多的985、211大學畢業生能回到自己的家鄉,或是去到二三線城市工作,這個城市的各個行業都將充滿生機。具體到民辦教育行業,因為不存在編制問題,優秀人才的湧入會優化此前良莠不齊的師資,被解聘的教師則會意識到自己需要進步,「學校的師資力量越來越強,行政隊伍越來越強,整個民辦教育行業也越來越強。」麥然然強調,「我們真的能改變很多東西。」
麥然然在上課
對話:
南都:你為什麼堅定入職民辦學校?
麥然然: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珠海是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外來務工人員群體龐大,教育脫貧的重點主要是,確保所有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義務教育。如今,民辦教育不斷發展壯大,有效增加了教育服務供給,為推動教育現代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已經成為珠海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民辦教育而言,我相信我能發揮作用;與個人而言,我覺得這裡能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南都:有沒有想過你的教育想法會失敗?
麥然然:學校非常支持我,我也看到了學生們的潛力。有這麼多人配合我,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失敗。
南都:未來的職業有何規劃?
麥然然:短期目標是協助學校領導提升壯志學校的教學品質,當然更遠大的理想是讓珠海市的民辦教育得到提升。我願意把自己當做一個「旗幟」,告訴更多人,民辦教育值得大家作為職業選擇。
採寫/攝影:記者朱鵬景 實習生林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