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關頭,又見軍人挺身而出;關鍵時刻,總有軍人衝在最前。」
不久前,由共青團浙江省委、第72集團軍政治工作部等聯合舉辦的「王亮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網上直播,吸引逾10萬名網友在線觀看。直播中,該集團軍某旅下士王亮「奮不顧身勇救4名群眾」的事跡報告,再現了那一「生死時刻」——
7月12日上午,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206國道某路段,一輛轎車與貨車相撞後側翻落入河中。正在休假的王亮恰好路過此地,聽到呼救聲後立刻趕到河邊。彼時,那輛轎車正倒扣在河裡緩慢下沉。
情況危急,王亮一邊請周圍群眾打電話報警,一邊從近5米高的河堤上一躍而下,並向轎車遊去。
由於河水灌入車內產生壓差,王亮費盡力氣才將車門打開,隨後把後排的兩名成人和1名兒童救出送到岸邊。
時間飛逝,眼看河水就要沒過車體,體力漸漸不支的王亮咬了咬牙,再次遊向轎車。發現前部車門變形無法打開,王亮趕忙砸破車窗玻璃,將前排乘客從車中拖出救回岸邊。
由於溺水時間較長,這名乘客已陷入昏迷。王亮當即對其進行心肺復甦,數分鐘後,這名乘客恢復了意識……
事發時,水流湍急,救援過程中稍有閃失,都有可能發生意外。
王亮(左二)近影。史亞翔攝
「當時,一心只想著救人。」報告會上,王亮坦言,「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還將義無反顧救人,這是軍人的本能!」
「這是一種怎樣的勇氣,讓一名年輕戰士在危急時刻縱身一躍?」王亮救人的事跡經媒體報導後,在社會上引發熱烈反響,也引起許多人的思考。
「這力量來自使命的召喚,來自基因的傳承,來自血性的迸發,來自能力的積澱。」採訪中,王亮所在的第72集團軍某旅領導說,「王亮的挺身而出絕非偶然,是部隊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必然結果。」
英雄的部隊,培養英雄的士兵。在該旅旅史館,一件件文物訴說著部隊南徵北戰的光榮戰史,訴說著「爆破英雄」王樹祥四進四出炸碉堡、「孤膽英雄」于吉祥獨自一人擊退敵人4次進攻等英雄壯舉。旅史館裡還有一面特殊的榮譽牆,記錄著近年來該旅官兵見義勇為的事跡:2015年,士官崔成雨跳入河中救出一名落水群眾;2018年,士官胡俊輝休假期間在街頭救助一名患病老人;2019年,13名官兵在執勤期間齊心協力從發生車禍的汽車中救出受傷乘客……
「我們這支部隊歷史厚重,英雄輩出。」該旅領導介紹,為進一步發揚部隊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近年來,他們結合「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將旅隊戰史和英雄事跡搬進課堂,引導官兵爭當英雄傳人。
學習英雄,爭當英雄。在一個個身邊典型感召下,「人民軍隊為人民」的理想信念,在王亮心底深深紮根。
2017年,該旅部分官兵赴浙江蘭溪執行抗洪搶險任務。從新聞報導中看到戰友鏖戰洪魔的事跡後,王亮寫下請戰書:「我也要到抗洪一線,去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王亮所在連隊時任指導員毋夢陽回憶道:「雖然王亮沒能趕赴抗洪一線,但我明顯感到他在隨後的訓練中勁頭更足了!」
「英雄壯舉需要非凡的勇氣來支撐。」採訪中,王亮所在連隊指導員何駱這樣評價王亮在危急時刻的縱身一躍。
何駱告訴記者,近年來,旅裡通過教育引導、典型感召、任務牽引等方式,常態化培育官兵戰鬥精神,正是一次次血性淬鍊,讓王亮擁有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勇氣。
一次,王亮參加20公裡戰鬥體能連貫訓練。由於正患感冒,王亮訓練中幾近虛脫,但他仍咬牙堅持跑完全程。
「這就是王亮,在關鍵時候總能站得出來、豁得出去。」何駱說,「軍人的血性在他身上體現無遺。」
「憑藉血性勇氣上演縱身一躍;依靠過硬本領完成高難度救援。」在進行見義勇為事跡認定時,地方政府工作組對王亮做出如是評價。
「實施水中救生,需要具備過硬的體能和遊泳技能;成功對昏迷者進行急救,需要紮實的急救知識……」採訪中,王亮所在連連長黃偉峰自豪地向記者介紹,「正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王亮才得以具備成功實施救援的綜合素質。」
軍隊調整改革後,王亮所在單位由傳統步兵向合成化精兵轉型,戰鬥體能、海上操舟、戰場救護等課目訓練強度難度不斷加強。作為旅裡響噹噹的訓練尖子,王亮擔任著旅遊泳訓練教練員、連隊體能首席教練員等職,熟練掌握武裝泅渡等10餘項戰鬥技能。
採訪期間,記者觀摩了王亮的一次訓練——
一場聯合對抗演習中,他帶領「尖刀班」搶灘登陸。突然,海風驟起、波濤翻湧。王亮憑藉平時訓練積累的經驗,臨時調整泅渡路線,不僅避開了浪區,還巧妙地利用潮汐,使編隊提前抵達登陸場。
「具備過硬的本領,才可以在面對危險時做出合理、準確的判斷和應對!」走下演訓場,黃偉峰對記者說,戰鬥精神與戰鬥技能互促共生,所謂「藝高人膽大」就是這個道理。
「王亮為我們樹立了標杆,激勵著更多官兵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就在記者採訪期間,該旅3名戰士在執行任務時路遇一次交通事故,從燃起大火的事故車輛中奮力救出一名被困司機。消息傳來,該旅領導感慨地說:「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官兵人人都能成為英雄。」(解放軍報記者 賴文湧 特約記者 戴強 童祖靜)
短評
四有」標準激揚精彩人生
■李佳豪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第72集團軍某旅下士王亮不顧個人安危勇救落水群眾的事跡,感人至深,值得稱讚。
王亮的英雄壯舉並非個例。放眼全軍,從抗洪搶險堤壩上「滿身泥巴的身影」,到掃雷戰場上大呼一聲「你退後,讓我來」,再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的「逆行」……廣大官兵在危急關頭一次次挺身而出,譜寫了一曲曲英雄壯歌。
英雄壯舉頻出,源於「四有」標準引領。近年來,廣大官兵認真踐行「四有」標準,積極爭當「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理想信念更加堅定,精武動力愈發強勁,血性膽氣越來越濃,價值追求不斷提升。
成就大業,首在立人。當前,我軍正處於強軍興軍的加速推進期,更需要我們自覺踐行「四有」標準,積極投身強軍實踐。廣大官兵要嚴格按照「四有」標準立身行事做人,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展現在日常工作中,彰顯在重大任務中,奮力在強軍興軍徵程中書寫精彩的軍旅人生。
原標題: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戰士王亮勇救4名落水群眾事跡引發熱議
責編:趙寬
31931864,.「這是軍人本能!」休假戰士跳下近5米高河堤,勇救4名落水群眾,.2020-12-06 10:01:42,.204402,.趙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