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醫療險,有錢也不要瞎買

2020-12-19 騰訊網

·這是優選保公眾號383篇原創首發文章

醫療險市場,現在已經複雜到絕大多數人無法判斷的程度了,絕大部分老百姓能接觸到的醫療險,僅僅只是最大眾最普通的醫療險,這只是醫療險體系裡的冰山一角。一些高端人士,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匹配高端醫療險,在這個人群裡,其實99%的人都理解錯了,高端醫療險真不一定適合你。本篇來做一個詳細的體系解讀和產品選擇思路:

一、醫療險產品體系

目前市場中所有的醫療險,我把它分為五種:

普通醫療險:價格便宜,幾十到幾百元。限制在公立醫院二級及以上醫院,不含特需部、vip病房、國際部。市場上的學平險、百萬醫療險、萬元護等都是這種類型。

中端特需醫療險:價格略貴,幾百到兩三千元。除了公立二級及以上醫院之外,還可以報銷公立醫院的特需部、vip病房、國際部。

高端醫療險國內版:價格幾千到幾萬元。在上面的中端特需醫療險的保障基礎上,又增加了高端昂貴私立醫院的報銷。

高端醫療險亞洲版:價格從幾萬到十幾萬。除了國內公立、私立醫院之外,又加上了亞洲區域內的醫院都可以報銷。

高端醫療險全球版:價格十幾萬到幾十萬。全球所有高端頂級醫院,都可以報銷。

在目前全球疫情期間,還是別去國外找麻煩了,國內最安全。所以本篇重點來分析中端特需醫療險和高端醫療險國內版,這兩個模塊的產品選擇思路。

二、哪些人不適合高端醫療

【高端醫療險國內版】,也就是比【中端特需醫療險】多出了私立醫院的就醫報銷。所以,如果你是固定生活在二三線城市的,本地沒有私立醫院的,那肯定別考慮了。

高端醫療險國內版也就是適合一線城市的人群,比如當地有和睦家、聯合醫務、美華、沃德、禾新、唯兒諾、嘉會等醫療機構的城市。買之前,首先你要先明確自己以後想到哪家醫院就醫。

三、為什麼要去私立醫院就醫

最簡單的需求,就是當地三甲醫院實在是排不上號,一床難求,好點的三甲醫院的特需部,病床也不多。舉個例子:小孩在北京協和醫院確診了肺炎,需要住院但是又沒有床位,這種情況下去私立醫院是最舒適的選擇。

為了解決就醫難的問題,何不多花點錢到私立醫院享受上帝般的對待呢。買了可報銷私立醫院的醫療險,雖然保費貴,但是私立醫院的醫療費用更貴。如果你是這種相反,那麼是可以考慮高端醫療險的。但別急,在產品選擇上還是有很多技巧。

四、兩種類型產品混合對比

我們選取的三個險種分別是:

復星聯合健康,樂健一生(計劃八)

復星聯合健康,超越保2020(特需版)

天安財險,新燕保2020

優選保點評:

復星聯合的兩個產品,都屬於是【中端特需醫療險】,新燕保屬於是【高端醫療險國內版】。其中復星聯合的兩款產品是選的免賠額1.5萬來測算保費的,新燕保只有1萬免賠額的選擇,並且多了門診報銷額度。三款產品屬於這兩個領域裡性價比最高的,就看這三款如何選擇了。

五、選擇建議

重視門診報銷的,最佳選擇是新燕保。這款的門診報銷跟那種三四百塊的門診醫療險是完全兩碼事。三四百的門診醫療險,都是每日限額500元,自費100元。新燕保的門診報銷沒有每日限額,並且也沒有免賠額。

二三線城市的,最佳選擇是超越保2020特需版。也可以理解為,這款產品是史上性價比最高的特需醫療,足夠便宜。二三線城市的,比如武漢這種,同濟協和普通病房雖然不好等床位,但是特需部的床位還是有的。選擇報銷比例70%就可以,保費低點,買的就是特需醫療的就醫安排服務。

寫在最後:

我們探討最後一個問題:月收入多少的人,適合買高端醫療險?我自己反正是沒買過這種醫療險,也沒體會過私立醫院到底服務有多好。我個人認為最高端的醫療險就是重疾險,拿著現金想怎麼治療怎麼治,想去哪個國家治就去哪個國家。

相關焦點

  • 買高端醫療險為什麼選擇平安尊優2020?
    (原標題:買高端醫療險為什麼選擇平安尊優2020?) 買高端醫療險,買的到底是什麼?高端醫療險產品通常有上百萬的保障額度,有時甚至綜合保額可達上千萬。所謂高端醫療保險,滿足的是高端人群對於高品質醫療服務的追求——保額高、保障範圍廣是自然,也可以說是最基本的。
  • 兒童單獨投保的高端醫療險
    本文是「了不起的蓋比」第67篇文章兩年前寫過一篇文章:從兒童高端醫療險說起——可以兒童單獨購買嗎?如何選擇適合我的高端醫療險?從邏輯上分析了為什麼「兒童單獨購買」的高端醫療險那麼少,那麼困難,也讓很多客戶更容易的明白了道理,更順暢的溝通。
  • 比較高端醫療險產品,平安尊優2020怎麼樣?
    高端醫療、海外就醫、全球緊急救援、私人醫生……這些曾被認為「洋氣十足」,多少與「身份」、「階級」相綁定的醫療體驗,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跨入圈子嘗鮮,享受著不可同日而語的醫療服務新體驗。但相比於普惠型的保險產品,高端醫療險每年動輒幾萬的費用,也讓不少還未「吃螃蟹」的朋友糾結、猶豫。買高端醫療險,買的到底是什麼?
  • 商業醫療險有必要買嗎?哪些保障好?
    商業醫療險有哪些?商業醫療險值得買嗎?買商業醫療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商業醫療險的種類繁多,各種保險責任也不盡相同,所以商業醫療險相對來說比較複雜。平常我們習慣分為四大類:住院醫療、百萬醫療、中端醫療、高端醫療。1.住院醫療險普通住院醫療險,也稱作小額住院醫療險。
  • 不會選購醫療險?看懂這些很關鍵!
    無論是社保裡面的醫保,還是商業醫療保險,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接觸。然而,由於商業醫療險的產品太多,無論是壽險公司、健康險公司還是財產險公司都有出醫療險。而且保險合同複雜難懂,醫療險的報銷又涉及到保險責任、免除責任、免賠額和報銷天數…選擇一款合適的醫療險貌似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醫療險哪款好?今天多保魚小編就來聊聊醫療險,讓你對醫療險有一個全面的認知。
  • 什麼樣的醫療險,可以讓你擁有最好的醫療資源?
    所以,為了彌補上述這些缺點,我們建議中產之家要儘量選擇中高端醫療險來排除以上這些弊端。因為對於先富群體而言,很多時候有錢卻沒辦法順著自己心意來治病。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用中端醫療跨越社保障礙,用高端醫療實現跨境就醫。中高端醫療險好在哪可以享受更優質的醫療資源。
  • 平安頤享:1款高端醫療險,48種選擇
    (原標題:平安頤享:1款高端醫療險,48種選擇) 我們都曾聽說或親身經歷
  • 高端生育險還值得買嗎?生孩子這件事,其實有很多選擇是可以減輕...
    高端個人醫療保險產品,不論中資還是外資險企的產品,它們的 「高端」之處就體現在醫療網點覆蓋全球,並且基本上所有的藥物和治療都可以覆蓋到,包括一般的健康險保險不會包的齒科和生育責任,因此,哪怕不是衝著生育保障去的,對一些中產以上經常有國際出行計劃的家庭來說,這類保險都是非常適用的。如果僅僅是希望覆蓋在私立醫院或者大醫院的國際部生娃費用,就需要你來仔細比較性價比了。
  • 三圖 看懂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差別
    」「我買個重疾險就好了,要醫療險幹嘛」「我為什麼要花兩份錢」「怎麼不能一張保單管全部」「你是不是有個保險都推給我?」在我們保險配置裡面,最重要的兩部分就是醫療險和重疾險醫療險為什麼要買,看這兩篇文章:有了職工/居民醫保,為什麼要配置商業醫療?為什麼我們同是買的醫療險,會不一樣?
  • 平安健康首推網上投保高端醫療險
    本報訊 記者劉小微報導 近日,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健康險推出業內首款專供網上投保的高端醫療保險——「平安尊至人生全球醫療保險」,網上投保流程方便快捷,且可節省10%的費用開支,客戶可自助選擇保障額度和保障區域,並根據年齡進行投保費率測算,選擇合適的保障計劃。
  • 疫情下一床難求,高端醫療險可以解決病床短缺問題嗎?
    如果有高端醫療險,可以解決床位問題嗎?很遺憾,在今年的疫情進入「戰時」狀態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已是非常態情況了,醫療資源小到一個口罩,大到醫院、醫生,全憑國家集中調度,即使是高端醫療險,也沒有辦法觸及。但是,如果在國家統一調度之前,或者是平時,高端醫療可以為客戶在它的醫療網絡內協調醫療資源。
  • 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
    (原標題: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如果有了幾百塊的醫療險,還需要花幾千塊買重疾險嗎?今天就好好給大家說一說,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分別是什麼,它們有什麼區別。一、百萬醫療險百萬醫療險,保額一般都在100萬以上,故名「百萬醫療險」。保額很高,保費卻很便宜,幾百塊就能撬動幾百萬的保額,槓桿作用十分強大。30歲左右的成年人購買只需幾百元,真正的「價格實惠、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 學平險到底要不要買?
    正好,最近有不少寶媽在進行我們的1v1方案定製時,都會諮詢我們的專家說:「我家孩子的學校要求我們給孩子買一份保險,叫什麼「學平險」,這是個什麼東西? 能保障我家小孩的新冠風險嗎?有什麼用?不買不行嗎?」
  • 「保險TOP榜」9月最值得買的醫療險
    之所以可以保證續保20年,是因為平安e生保長期百萬醫療費率可調節,按照規則3年後可調整費率,但保險公司不會隨意漲價,這點大家放心。這款長期醫療險,費率還是很親民的,30歲男性首年才294元,相比e生保2020的價格還便宜,實打實的高性價比。
  • 太平洋安享百萬醫療險好不好?保15年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四個月前,銀保監會允許長期醫療險調價後,各大公司就已開始開發相關產品了。 那這款保 15 年的醫療險值得買嗎?未來還會有更好的產品嗎?
  • 私立醫院生孩子能用醫療險報銷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7月16日下午的《保險金燕咖》直播節目中,復星聯合健康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彪、明亞保險經紀醫療險部負責人劉存鑫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諮詢醫療險的客戶數量明顯增多。此外,在節目中,很多網友對醫療險的保障細節、覆蓋人群等問題非常關心,兩位專家也做出了細緻的解答。中國財富梳理網友關心的問題整理成乾貨提供給大家。
  • 交幾百元保費就能獲得數百萬理賠,百萬醫療險真的值得買嗎?
    便宜的門診醫療險每年雖然只需要交幾百元保費,但保額也就差不多兩萬塊錢,高端醫療險能給你非常非常高的保額,然而動輒每年幾萬的保費讓許多人望而卻步。在這樣的背景下,折中的"百萬醫療險"就被保險公司推出來了,保費便宜的同時保額高達上百萬,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捧。
  • 新生兒買醫療險還是重疾險?這裡有份必讀攻略
    那麼,新生兒買醫療險還是重疾險?圖片來源於網絡新生兒買醫療險還是重疾險年的,而重疾險是長期保障,不論是定期的還是終身的,保的時間都很長,論每年的支出,肯定是醫療險交費低於重疾險,如果對於預算不足的父母而言,百萬醫療險因成為首選。
  • 315金融產品檢閱臺|含中症的重疾險和海外醫療險到底值不值得買?
    那麼,究竟有沒有必要買帶有中症的重疾險產品?所謂中症,就是中症就是介於輕症與重疾之間的疾病症狀,具體的病種和條款與輕症一樣,沒有統一的標準,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定義,有的寬鬆,有的嚴格。保險公司在設計中症時,主要是將輕症提檔,也就是將部分發病率較高或治療費用較高的輕症,直接歸類進中症,提高疾病的賠付比例。或者是將重疾降檔。
  • 我有醫療險了,還有必要買重疾險嗎?
    「我花個千兒八百買個醫療險就足夠了,就能報銷所有醫療開支了,重疾險就不必買了。」果真如此嗎?1. 醫療險、重疾險大不同我們看下醫療險和重疾險的區別。醫療險是用來報銷醫療費用的,而且是住院期間的醫療費用,出院後的費用是不管的。而很多大病出院後還需要長期的療養,藥費的開支依然巨大,卻不在醫療險報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