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和春節期間,省外境外來黔人員需要做核酸檢測嗎?返鄉人員需要到小區(村、居)申報登記嗎?旅遊景點會採取哪些防控措施…… 貴州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做好「兩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於12月29日下發緊急通知,重點都在這裡: 問:出省、聚會、辦酒席等有哪些規定? 答:「兩節」期間,要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帶頭做到在黔過節、非必要不得離黔,不得組織、參與大規模聚會聚餐,避免出國(境)和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如有特殊原因確需離黔的,須事先經本單位(企業)負責同志批准。各單位(企業)非必要不得召開、舉辦大規模聚集性會議,以及集體團拜、大型慰問、聯歡聚會等活動,確需召開、舉辦的,要按照「誰組織、誰負責,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履行報批手續,控制人數和規模。積極倡導群眾就地過節、網絡拜年,減少非必要出行,錯峰返鄉返崗,除紅白喜事外,一律不得舉辦其他任何酒席,舉辦紅白喜事的一律從簡,同時須向所在村(居)委會報備,防止大規模、高密度聚集。 問:來黔人員需要做核酸檢測嗎? 答:精準做好來黔人員健康管理。省外低風險地區來黔人員,在持有健康綠碼、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動。省外中高風險地區來黔人員,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有序流動;無相關證明的,立即在首站地接受核酸檢測或14天隔離醫學觀察。境外入境人員(含國際航空服務人員),嚴格按照「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3次核酸檢測(分別在第1、14、21天進行檢測)」的要求進行嚴管嚴控。香港、澳門地區來黔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健康管理。 問:怎樣對返鄉人員進行健康服務管理? 答:各地要持續強化社區防控措施,按照網格化、精準化和常態化的要求,嚴格落實社區防控各項排查管控措施,要以小區(村、居)為單位做好人員出入管理、健康監測、登記報告等工作,認真細緻對返鄉人員開展摸排、巡查。要開通「貴州健康碼」返鄉人員填報功能,在小區(村、居)公布返鄉人員申報、登記電話,採取多種形式宣傳、引導返鄉人員進行主動申報、登記,對不如實申報的來自國(境)外或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一經排查發現,要嚴格進行管控。 問:怎樣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監測管理? 答:各地要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確保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對來源不明、相關票據不全的進口冷鏈食品,要加大查處力度。嚴格落實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周邊環境全面監測和預防性全面消毒等各項措施,入市交易冷鏈產品未消毒不得入庫,未核酸檢測不得入庫。嚴格按照國家要求落實進口和非進口產品全面分開和進口非冷鏈商品季節性監測工作。 問:醫療機構怎樣保障正常診療、做好院感防控? 答:各醫療機構要合理調整醫療資源,有序安排節假日值班,確保臨床科室門診和住院服務正常開展;持續加強預約診療、分時段就醫、線上諮詢等醫療服務,有效分流患者,避免人員大量聚集;堅持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充分發揮疫情防控「哨點」作用,落實患者、陪護人員和醫務人員日常健康監測;嚴格執行院感制度,加強重點科室、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的院感管理,落實標準預防措施,加強佩戴口罩、手衛生、環境通風和物體表面消毒管理,特別是加強高頻接觸物體表面消毒頻次,確保儀器設備一用一消毒,儲備充足防護物資,堅決防止院內聚集性疫情發生。 問:機場車站、商場超市、文化娛樂等重點場所要採取哪些防控措施? 答:機場、火車站(高鐵站)、長途客運站等交通接駁點,賓館、酒店、飯店等住宿餐飲場所,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大型活動場所等人員聚集場所,影劇院、酒吧、KTV等娛樂場所要繼續做好測溫掃碼、佩戴口罩、「一米線」、公共區域消毒、上座率限制等常態化防控工作,對違反相關疫情防控規定的,各地要嚴肅進行限時整改或停業整頓。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場所要做好人員限流,縮短排隊等候時間,避免人員擁擠聚集。要通過在機場、火車站(高鐵站)、長途客運站等入黔通道設置宣傳屏、張貼公告等方式,及時向入黔人員公布核酸檢測機構地址及聯繫方式,為群眾「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做好服務。 問:怎樣做好旅遊景點疫情防控? 答:景區景點要按照「提前預約、避免聚集、做好防護、有序進入景點」的原則,進一步細化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做好公共區域清潔消毒,嚴格落實測溫掃碼及「一米線」距離等防控措施,嚴格落實遊客量不超過75%最大承載量規定,合理控制人流密度,嚴防人員瞬間聚集,有序維持景區景點旅遊秩序。 溫馨提示: 廣大群眾要做好自我防護,堅持在通風不暢、人員密集的電梯、商場、超市、醫院、公交車、地鐵、農貿市場等場所科學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等常態化個人防護措施不鬆懈,提倡公筷公勺、分餐進食,自覺養成良好健康生活習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大煒
編輯 楊韜
編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