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名士多」之李白——華山之巔的仙影詩蹤

2020-12-23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0日訊 天寶元年(742)夏,李白應召入長安,以翰林供奉的身份等朝廷授予官職。

然而一年多的時間裡,李白不僅沒有得到重用,反而因為狂放不羈、恃才傲物,受到宦官高力士等人的詆毀。天寶三年(744)春,李白上疏請求返歸江湖,唐玄宗順水推舟,賜金放還。

李白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崇道風習濃厚的蜀地度過的,深受道教薰染,傾慕神仙方術,此次返歸江湖後,就把精神寄托在了訪仙求道上。他先是漫遊了梁宋,大概十月份的時候,來到了濟南。

唐朝是李氏的天下,皇室把老子尊為自己的始祖,並追號「太上玄元皇帝」。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命令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在京師者號玄元宮,在諸州者號紫極宮。

李白這次,就是奔著濟南的紫極宮來的,他還特地請著名的道教天師北海(今山東青州)高如貴,到濟南的紫極宮主持自己的入道儀式。這場儀式之後,儘管李白的身體非常疲憊,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巨大的解脫,他非常高興地遊覽了濟南美麗的湖光山色,寫了一首古風:

昔我遊齊都,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秀俊,綠翠如芙蓉。

蕭颯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挾兩青龍。

含笑凌倒景,欣然願相從。

詩中的華不注峰,指的就是今天濟南歷城區的華山,之所以叫華不注山,是因為它的山形地貌好似荷花花骨朵附著於水面。清顧炎武所撰寫的《山東考古錄》中就介紹了華不注山。伏深《三齊記》云:「不,音跗,讀如《詩》『鄂不韡韡』之不,謂花蒂也。言此山孤秀,如花跗之注於水也。」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描繪的,就是鵲山和華不注山一帶的風景。

華山自古就是濟南的道教名山,山南邊有一廟,因居華山之陽,得名「華陽宮」,有史載,金興定四年(1220),由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拓建華陽宮,自此香火綿延,經久不衰,漸成規模。

華陽宮是濟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古建築群體,穿過二宮門,就來到華陽宮的主殿四季殿前。這裡地勢平坦,空間廣闊,院中植有800多年樹齡的十幾棵古柏,給人以高深莫測,超然脫俗之感。

天寶四年(745),李白在東魯和杜甫相遇,這年秋天,兩人一同遊曲阜、鄒縣,還到魯城北拜訪範居士。秋末冬初,李白打算遊江東,杜甫打算去長安,兩人就在魯郡石門作別,寫詩相贈,李白寫下《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此次分別後,我國古代詩壇上這對光芒奪目的雙子星,再也沒能相見。

部分資料整理來自濟南史志辦

閃電新聞記者 耿奇賢 報導

相關焦點

  • 增添觀景平臺重塑「華山之巔」
    12月20日,華山登頂棧道已經被封閉,施工人員正在山頂修建新的觀景平臺和登山臺階。據了解,本次施工內容包括在山頂最高點新增觀景平臺,為遊客提供最佳觀景點;同時在原有登山道路西側新增登山臺階及觀景平臺,與原有登山線路形成上、下山環線,避免遊客擁擠,還能增加遊客的觀賞視角。
  • 「濟南名士多」 唐代名士在濟南留下這些故事
    唐代的詩人燦若星辰,杜甫詩中說「濟南名士多」,經過時光的過濾,我們回望唐代名士,或許能找出詩句背後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籌謀帷幄」房玄齡就初唐而言,濟南也出過幾個名人,武將有秦瓊、羅世信,文官則有太宗朝的宰相房玄齡。
  • 文旅新場景|這場華山之巔的演出,太震撼!
    是的,你沒看錯華山之巔的音樂會你還沒看?快點擊下方小程序觀看演出回放中華之華,源於華山。隋唐以來,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遊記不下1200餘篇,摩崖石刻多達千餘處。一如武俠小說中高手雲集的「華山論劍」,此次音樂會也可謂是高手過招,音樂家們用音樂作為自己獨特的「武器」,用音符摩擦出火花,為觀眾們帶來一場現代版的「華山論樂」。伴隨著令無數人淚目的《我的祖國》,西安交響樂團和西安交響樂團合唱團共同呈現的雲海音樂會在華山之巔圓滿結束。
  • 李白華山遇仙翁
    簡稱華山在濟南市的東北部黃河南岸海拔197米是「齊煙九點」中最高的山峰華不注山素以奇秀著稱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呈現不同的形態山下有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華泉華不注山曾為春秋古戰場山腳有道教古宮華陽宮山間有呂祖廟現已建成華山省級地質公園華陽宮金興定四年(1220年)道教全真教宗師丘處機的弟子陳志淵在華不注山的山南建華陽宮華陽宮旁舊有清泉依山傍泉是濟南最大最古的道教宮觀華陽宮有大量清末民初道教壁畫其中一組反映了碧霞元君自出生到得道成仙的全過程是省內唯一國內罕見
  • 武俠類遊戲《尋俠OL》華山之巔玩法曝光[多圖]
    而今受矚目的華山之巔玩法驚現江湖,武林豪傑齊聚華山、比武論道,爭奪「武林第一人」的榮譽。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之巔更是象徵著中原武林的至尊之位,少年俠客只有將途中遇到的所有武林高手盡數擊敗,才能成為武林至尊睥睨天下!
  • 泉城濟南,為什麼也是名士之城呢?
    濟南是泉城,也是一座名士之城。公元745年,詩聖杜甫遊歷濟南,作《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云:「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明代濟南詩人邊貢說:「吾濟富山水,人稱名士鄉。」泉林湖山是孕育名士的沃土,因為泉林湖山不僅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名士的隱逸情結,滿足名士的審美體驗,還能極大地激發名士的詩心靈性,並為他們的詩文書畫創作提供不竭的素材。濟南泉林湖山之勝也吸引天下名士紛至沓來,用蘇轍的話說,便是「東來只為林泉好」。外來名士對於濟南名士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動作用,誠如清人王培荀所指出的那樣:「濟南固多名士,流寓亦盛。
  • 構築華山之巔的防雷安全線
    通訊員 段林濤 陳潔近日,我市氣象局受陝西華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邀請,對索道公司安全管理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進行《防雷防靜電知識》培訓講座,培訓內容包括雷電的基本知識、索道直擊雷防護、電源和通信線纜的雷擊電磁脈衝防護等內容。
  • 為什麼古代的大俠要到華山之巔比試?
    平時不露山不顯水的,一到關鍵時刻,輕描淡寫般隨手一揮,那情景簡直就是山可崩、地可裂,「山河為之變色,天地為之動容」。威力堪比原子彈,範圍覆蓋幾個省。反正就是人見人愛,翻個筋鬥比高鐵還快。這還不算,這類「大俠」分明是來拉低智商的,一個個不用勞動,還身懷巨款出手闊綽。「視錢財如糞土,視美女如枯骨」,日子過得是相當的舒坦。
  • 群雄煮酒鬥蒼天 冰河遊戲《劍絕》論劍華山之巔
    導 讀 猶記百年前,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混戰華山之巔,七天七夜才決出勝負。
  • 老腔+古琴+交響樂 明晚奏響華山之巔
    音樂會現場正在布置中 西安交響樂團明晚,省委宣傳部、渭南市政府、華陰市政府、XSO西安交響樂團主辦的華山之巔·雲海音樂會將以線上形式在華山西峰登場,這堪稱一次交響樂的創舉,將是一場聽覺和視覺雙重震撼的盛宴。
  • 終於集齊了,春夏秋冬,濟南華山風景區
    單椒秀澤濟南有一座小山,雖不是名山大川,卻被酈道元、李白、趙孟都為之傾倒。它,就是濟南華山。古代叫「華不注」山。《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地理名著,共40卷,30多萬字,記述了1252條河流及其歷史典故。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山東青州人。從他這首詩中,可見酈道元是親自來到過濟南華山的。他在考據濟南華山時,沒有一味地採用《詩經·小雅·常棣》的描述「常(棠)棣之華,鄂不䎱䎱」,說成是荷花骨朵。而是圍著華山繞了一圈。從不同角度做了實地考察。華山景區西南高,東北低。
  • 華山之巔,北上西下之華山論劍
    黃山秀麗,華山險峻。華山,古稱西嶽,南接秦嶺,北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我們原計劃西上北下,以下坡路為主,這樣行走一天比較輕鬆。自古華山一條道仙掌崖金鎖關據說北峰上的華山論劍石是正宗的,其他地方的論劍石,都是照相點自立。引鳳亭,吹簫引鳳,沒有看到鳳凰,只看到一隻小貓咪。
  • 中國歷史長河中被稱為「仙」的超凡之人 詩仙酒仙兵仙歌仙分別是誰
    中國歷史長河中被稱為"仙"的超越凡品之人,詩仙酒仙兵仙歌仙分別是誰?1、詩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華山東峰之巔 迎接2020年的第一縷陽光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任瑞)2020年1月1日,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聚集西嶽華山東峰之巔,迎接2020年的第一縷陽光。華山,古稱西嶽,以奇險高絕著稱,意味著壯麗、堅韌、孤高、秀美。又因多歷史遺蹟、自然風光、文化遺存,多為世人讚嘆。登華山而觀日出,寓意深遠,歷來使人趨之若鶩。
  • 海右古亭,老濟南的名士招牌
    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時隔一年,喻成龍奉調離開山東,蒲松齡得知後仍以《古歷亭》為題賦詩遙寄老友,再一次表達了對喻成龍和李興祖重修歷下亭的欽佩之情。歷下亭揚名是因為杜甫。唐天寶年間(公元745年),杜甫來山東旅遊探親(他的弟弟杜穎在臨邑為官),他的忘年交朋友、時任北海太守的李邕專程從青州趕往濟南迎接,並在歷下亭設宴招待。
  • 華山:人文歷史兼具的「濟南範兒」
    原標題:華山:人文歷史兼具的「濟南範兒」   「什麼能代表濟南——— 找找泉範兒」活動已經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市民和外地遊人的參與,人們提供的「泉範兒」線索也越來越多。
  • 華陰旅遊協會華山之巔成功舉辦「華山論劍英雄匯」主題文化活動
    2003年10月8日,大型文化活動金庸「華山論劍」在華山成功舉辦,「華山論劍」一舉成為了陝西乃至中國一張炫靚的文化品牌,時隔17年,2020年10月8日,重啟「華山論劍」再聚北峰極頂,以「傳承國風經典 彰顯華山風骨」為主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聲音,舉辦「華山論劍英雄匯」
  • 名動天下震寰宇 51《傲劍2》血洗華山之巔
    天下之大,英雄豪傑數不勝數。如果只一味固步自封不思進取的話,必然不能盡窺天下英雄之風騷。博覽天下武學,培養俠客精英,簡簡單單打怪升級已無法滿足玩家徵戰的欲望,武林人急需要一個展示才華、結實各路大神的舞臺。51《傲劍2》華山論劍讓你有機會與天下英雄一較高下,是真正的龍爭虎鬥、群雄爭霸。高手過招,贏家必定難分曉,只有真正實力強大才能在戰場上抵禦強敵,譜寫輝煌。
  • 秦始皇陵、華山之巔、秦嶺深處當舞臺 交響樂團出圈成「網紅」
    疫情期間,在劇場一度關閉停擺的日子裡,西安交響樂團沒有等待,秦始皇陵、華山之巔、秦嶺深處……這些看似與音樂會無關的勝地,都變成演奏的舞臺。他們用一場場精彩的線上策劃為古典音樂開闢了更多新的可能。7月19日,西安交響樂團「中華祖脈秦嶺之聲」雲上系列音樂會的首場演出走進了位於秦嶺腹地的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在此之前,樂團還曾登臨華山之巔,探秘秦始皇陵,雲海深處和文物側畔皆可奏樂。疫情期間,不一般的跨界碰撞很快讓西安交響樂團火出了圈兒,樂迷們愛稱它為「整活樂團」。
  • 【古文探奇】華山記-袁宏道
    餘衣不蔽腰, 下著窮袴, 見影乃笑,登 下望,攀者如猱,側者如蟹,伏者如蛇,折者如鷂, 山之〈廣外戲內〉廞乃至此, 自恨無虎頭寫真筆也。逾仙掌壁折入石弄,北旋上,石滑而不級,為東峰; 過坪躡厓,道尊持而中斷,為南峰; 度峰足蜿蜒上,石葉上覆而橫裂,為西峰; 南峰踞兩峰之上,如人危坐而雙引其膝。下有土徑,異樹交絡,峽水鳴其間。峰頂各有池,如臼,如盆,如破甕,鮮壁 (碧) 澄澈,古松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