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降價搶市場,自主品牌卻選擇「漲價」,邏輯是什麼?

2020-12-11 騰訊網

又雙叒叕一個自主品牌車企要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車品牌了,這一次是長城。據內部消息,這個新品牌將對標蔚來、理想、嵐圖等,目前正以代號SL項目進行,將有插電純電和增程式純電兩種動力。

今年以來,自主品牌車企扎堆做高端新能源品牌,比如東風嵐圖品牌、上汽智己汽車,以及長安即將推出的新品牌,再加上起步就高舉高打的蔚來、理想、高合等,自主高端新能源車品牌數量驚人。

高端品牌自然就要高價,難怪消費者吐槽「國產車越賣越貴」。與此同時,特斯拉卻在不斷降價,國產Model 3起價已降到25萬以內,11月國內銷量突破2萬,難道自主品牌又落後特斯拉半拍?

低價仍是搶市場的利器

從乘聯會發布11月最新數據看,國內新能源車市場正在大爆發,零售銷量達到16.9萬輛,同比增長136.5%,環比增長26.8%。其中,純電動車型銷量為14.2萬輛,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2.6萬輛。

降價後的特斯拉Model 3銷量達到21,604輛,而定位「人民代步車」的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更是達到了33,094輛,比亞迪漢(含DM和EV)的數據是10,105輛。另外,11月歐拉品牌銷量為11,592輛,獨立後的廣汽埃安銷量為7216輛,蔚來、理想、威馬、小鵬、合眾、零跑這六大造車新勢力加一起也突破了2萬輛。

從銷量上看,特斯拉雖然降價了,但是仍然屬於高端車型,但降價之後迅速銷量爆增,可見消費者對價格還是很敏感的。自主品牌中銷量好的還是低價車型,最典型的就是爆紅的宏光MINI EV和歐拉黑貓。而比亞迪漢在20-30萬這個價位區間實現月銷破萬的成績,已經實屬不易了。

不只是國內,在歐洲市場也是低價小車稱王。據外媒數據,10月歐洲新能源車銷量為302,587輛,同比增長153%,佔10月總銷量的26.8%,去年同期僅為10%,份額已經超過了柴油車。

但在具體車型中,10月銷量排第一的是大眾的ID.3,共售出10,475輛,這也是唯一銷量過萬的車型,第二名則是雷諾的ZOE,共售出9778輛;第三名是現代KONA,銷量5261輛。而在中國銷量火爆的特斯拉Model 3,在歐洲則跌出了前十名。

自主品牌做高端的邏輯

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所以,超低價的五菱宏光MINI EV成了現象級的產品,而做高端就必須要面對目前暢銷全球的特斯拉的競爭,那麼多自主品牌做高端,市場空間有那麼大嗎?

其實,做高端是在燃油車領域總結的經驗,自主品牌靠的就是低端和低價,與合資品牌錯位競爭起步的。但是,由於品牌不給力所以發展空間越來越窄,直到現在仍然突破15萬都很艱難。

而在新能源車領域,比亞迪起步並不比特斯拉晚,無論從務實(把握商業機會)還是務虛(推動人類進步)的角度,其實都不遜色,在核心技術上也是各有側重。但是比亞迪從平民市場起步,而特斯拉從高端市場起步,所以目前在品牌形象上差距巨大。比亞迪漢EV按級別是可以對標Model S的,但是價格僅相當於Model 3,並且銷量還遠遠不及,很大程度上是受品牌力不足拖累。

況且,目前純電動車仍是靠中高端用戶支撐,普通消費者還是更傾向於燃油車,所以市場也客觀上要求必須做高端才能成為主流。雖然宏光MINI可以獲得巨大的銷量,但是並不能代表行業最先進的技術水準,要想搶佔行業制高點必須在高端上突破。

當然,目前自主品牌的高端產品,基本上還是換個賽道玩性價比,比如蔚來雖然高舉高打,但是品牌溢價能力差距仍然巨大,產品價格只相當於同級特斯拉的一半左右,所以單車利潤遠不及特斯拉,甚至一度「賣一輛虧一輛」。理想的情況也和蔚來類似。

所以,雖然自主品牌扎堆做高端,但只是品牌突破的一個策略,從源頭上將品牌力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以應對特斯拉和豐田、大眾等傳統巨頭們未來的競爭。類似於燃油車中的領克、WEY等品牌,雖然突破品牌天花板仍很艱難,但是畢竟撕開了一個口子。

如何塑造高端品牌形象

從今年新能源車的銷售情況看,明年市場表現會更好,而競爭也將更為激烈。難怪長城汽車有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只是資格賽,接下來進入決賽,才是穿越生死線。這也是長城為什麼要打造高端新能源車品牌的原因。

如何打造高端品牌呢?目前,做得相對較好的就是蔚來和理想,兩位創始人都是出身網際網路,所以用戶思維比較強,以產品為媒介,打造一個高端朋友圈。其實特斯拉也是同樣的道理,區別只是特斯拉打造的是全球朋友圈,而蔚來和理想只限於國內,所以影響力差距很大。

只要大家對這個圈子認同了,對產品就會相對寬容,對產品的一些缺點就會愛屋及烏,甚至會主動改變評價標準,比如內飾簡陋就會被解讀為科技簡約風。反之如果對品牌不認同,對產品就會雞蛋裡挑骨頭。

從目前看,傳統汽車更多的還是在產品上下功夫,比亞迪靠的是自身強大的技術實力,嵐圖靠的是整個東風的資源(類似紅旗,只是缺了品牌底蘊),北汽ARCFOX極狐的賣點是與麥格納的合作,上汽智己汽車聯手阿里巴巴,會在智能網聯上做文章,長安汽車聯手華為和寧德時代,在自動駕駛和電池上會有獨道之處。而長城汽車與寶馬有合作,也是可以借力的點。

可以預見,2021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會更加熱鬧,除了自主品牌的未雨綢繆,投入更多的兵力,特斯拉也將推出重磅車型Model Y,而大眾、豐田、寶馬等傳統巨頭也將入局,未來新能源車佔比將越來越大,自主品牌此時扎堆高端,其實也就是藉機打破品牌的天然鴻溝,與國際巨頭在同一水平線上競爭,能否如願以償呢?

相關焦點

  • 特斯拉高管:繼續降價可能性不大,不排除會漲價?
    其中包括成本、品牌,最終與市場環境也有大的關係。舉幾個簡單的極端例子。例如武陵汽車,價格非常低廉,基本接近成本價格,製造商的目的是薄利多銷。因為豪華品牌奔馳、寶馬等品牌影響力比較大,所以汽車的價格將遠遠高於成本。另外,還有因經營原因退出中國市場的車型。例如鈴木和雷諾等車型也曾低於成本銷售。那麼,對於純電動汽車來說,其價格構成更加複雜,因為在這個階段。
  • 感謝特斯拉降價,這隻狼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老師
    這麼說肯定有不少人會口吐芬芳,特斯拉保守估計一年降了七次價,價格優勢瘋狂擠壓國產品牌市場空間,為何還要感謝特斯拉呢?真的要感謝特斯拉,如今的局面,也是上海引進特斯拉最希望看到的狀態。特斯拉降價,說明國產品牌已逐步崛起,讓特斯拉感覺到了壓力,不然特斯拉不會吐出吃到嘴裡的肉。
  • 小鵬P7發布保價政策 若降價必補償!這一波回應你給打幾分?
    作為更懂中國人消費心理的小鵬汽車,深知目前消費市場對於品牌調性的重要性,旗下首款純電旗艦轎車——小鵬P7,它的一舉一動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品牌的形象,所以為了更多彰顯自身的調性,跟風降價顯然不是明智之舉。
  • 特斯拉大棒降價,蔚來硬剛,小鵬低價跟隨,誰才是新能源活路?
    2021年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引發了一場旋風,伴隨著特斯拉瘋狂降價的大棒,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開始被迫全面應戰,面對著特斯拉堪比鯊魚式的瘋狂降價,到底是硬剛到底還是跟隨降價,到底誰才是中國新能源市場未來的王道?
  • Model Y降價衝擊新勢力 精準打擊豪華品牌低端車型
    「需要承認的是,Model Y的降價給整個市場帶來了巨大衝擊」,許海東向記者表示,一方面,特斯拉應該提前做了國產化配件準備,供應鏈的國產化會導致成本降低,另一方面,特斯拉應該有推出新車型佔領市場,進一步鞏固品牌影響力的想法。
  • 特斯拉降價背後:產業鏈經歷「甜蜜的煩惱」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葉玲珍 毛可馨新年伊始,特斯拉降價引爆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緊湊型SUV Model Y低價入市,成為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在國產化的進程中,特斯拉漸漸成為馬斯克口中「大家都能買得起的車」。降價勢必形成降本壓力,爆款車背後,多數供應商正在經歷「甜蜜的煩惱」。
  • 特斯拉Model Y能降價,背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降價比例約為30%。通常來講,一輛汽車售價的1%是廣告費用,而特斯拉(TSLA.US)這家公司特立獨行,它的經營模式中沒有廣告,但是國產車型三成的降價著實讓同行競爭者嘆為觀止。特斯拉作為一家以銷售純電動汽車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為何能做出如此誇張的舉動呢?
  • 蔚來表態不會跟隨特斯拉降價 稱「官網因退訂爆掉」是惡意的謠言
    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版起售價為36.99萬元,比進口車便宜了16.51萬元,預計2021年三季度開始交付。在業界看來,Model Y對標的是蔚來EC6,而EC6的價格為36.8萬元-52.6萬元。在這種壓力下,蔚來汽車是否會採取降價策略?在此次發布會上,蔚來汽車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過去48小時以來,很多人來問我蔚來什麼時候跟進降價?
  • 特斯拉為什麼一直降價,新造車們怎麼玩「性價比」?
    不論內部交涉出了什麼問題,特斯拉上直播的這個動作就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特斯拉急於出圈,需要在中國市場上刺激更多的銷量。而在這之前,這個刺激手段一直是「價格」。在價格這件事上,特斯拉是個野蠻人。特斯拉有個「五小時」紀錄。
  • 特斯拉降價16萬也能賺錢,國產電動車的春天在哪裡?
    特斯拉中國負責人表示,特斯拉降價後在中國市場收穫了大量訂單,雖然10個小時內吸引了超過10萬張訂單的市場傳聞有誇張成分,但是總銷量的確很高。特斯拉降價也能賺錢從特斯拉公布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來看, 特斯拉第三季度總營收87.7億美元,同比增長39%,環比增長45%,連續5個季度盈利,自由現金流14億美元,整車毛利率從22.8%升至27.7%,遠超市場預期。為什麼一直降價的特斯拉依然能實現盈利,並且繼續降價?
  • 為什麼特斯拉只能中午買?因為早晚會降價!
    新年伊始,特斯拉用一記重拳為Model Y車型打開了中國市場,這一記重拳的實質就是大幅降價,Model Y現階段的指導價為33.99~36.99萬元,相比此前進口車型分別降價14.81萬元和16.51萬元。消息一出讓許多Model Y的潛在客戶大喜過望,而且部分Model 3的準客戶也轉而投向Model Y的懷抱。
  • 特斯拉大降價老車主怒了:要求退差價,退還4萬仍有車主不滿
    美國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近期的大幅降價,引發了部分車主的不滿。近日,一封名為《要求特斯拉(中國)公司退還差價的函》在網上流傳。來自湖北武漢的兩位消費者,分別以130萬元和101.7萬元的價格,購入了特斯拉Model X100D6和Model X100D5車型。
  • 特斯拉在中國:「鯰魚」還是「鱷魚」?
    2020年新年伊始,特斯拉中國官方微博推出的一張海報將新一年的「野心」表露無遺。而坊間也將這句一語雙關的「霸氣」宣傳語,解讀為特斯拉對燃油汽車與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一次施壓。隨後,特斯拉宣布降價,國產Model 3正式降價3.2萬元。
  • 降價之謎——揭秘特斯拉中國的汽車推銷術
    對於降價的問題,特斯拉對新浪科技回應稱,調整產品售價的初衷,是為了讓更多人能擁有與體驗特斯拉的產品。在產品熱銷甚至供不應求時,特斯拉選擇主動讓出利潤空間、調整價格,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企業使命——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 電動汽車補貼退10%,特斯拉卻漲價四千五,有何貓膩?
    2019年補貼直接退坡50%,地補完全取消,這一劑猛藥,讓表面上看起來順風順水的市場按下了暫停鍵。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同比下滑4%,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了下滑。而根據之前規劃,2020年產銷量需要達到200萬輛的目標。因此,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年初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不會大幅退坡。
  • 蔚來、小鵬出聲反擊:特斯拉降價是把雙刃劍
    Model Y入門價格有望再拉低官網下單銷售,透明的銷售手法,為特斯拉迎來了極高的關注。此番最高16.51萬元的降幅讓Model Y直接殺到了國產新勢力部分主力車型的價格區間,這給國內新能源車企帶來更大競爭壓力。有聲音稱特斯拉這一降價是在搞「價格屠殺」,這一調價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已不是「鯰魚效應」了,應該是「鯊魚級別」。
  • 國產特斯拉Model Y打出「王炸」,價格「屠夫」實至名歸?
    2021年1月1日,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特斯拉率先打出了「王炸」,估計「炸的」蔚來、小鵬這些造車新勢力腦瓜子嗡嗡的。此次特斯拉正式發布消息,國產版Model Y開售,售價大幅下調。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幾天,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還公開表示:「電動車的價格與成本相關,目前特斯拉的國產化率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未來繼續降價的可能性不大。」同時,陶琳還指出,「如果未來原料或者零部件價格出現上漲,特斯拉也有可能出現漲價的情況。」
  • 連小米10都漲價了,國產車什麼時候揚眉吐氣呢?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2月13日,小米10正式發布,從發布至今這段時間裡,最具話題性的並非這臺全新旗艦手機配置有多高(雖然的確很高),而是其大幅漲價是否合理。另外,還有很多關注汽車行業的網友問道,連小米10都漲價了,國產車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揚眉吐氣呢?關於這兩個問題,我便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小米背叛了米粉?
  • 【財經翻譯官】 特斯拉降價:讓誰歡喜,讓誰憂?
    近日,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會上正式回應了特斯拉降價,他表示,特斯拉Model Y並未對蔚來帶來影響,訂單量沒有什麼大的變化。而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在朋友圈表示,對於特斯拉在元旦的降價挺有信心,連內部電話會都沒有開。
  • 特斯拉持續大降價,造車新勢力們難逃降維打擊!
    隨著model Y的大幅降價,其他國產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的競爭力有多大不言而喻,面對來勢洶洶的特斯拉,國產廠商的造車新勢力還撐得住嗎?作為一家美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入局較晚,但勢頭卻十分迅猛。2019年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正式開工建設,僅用時15個月,特斯拉就完成了從一片荒地到建成首批國產Model3下線,如此驚人的實力是大部分本土品牌都無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