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密林山洞為何打著「皇家名號」?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南南部莽山腳下的天塘村,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兵敗後,曾經將「九驢十八擔」金銀珠寶,秘密藏匿於天門山及其附近的多處隱秘洞穴。後來,由於盜墓賊裝神弄鬼,卻丟棄珍貴文物,村民們順著有關跡象仔細尋找,在莽山林區內,找到一個叫「皇藏巖」的山洞,那麼,這個山洞是不是就是李自成的藏寶洞呢?
村民們發現,這個山洞非常隱蔽,洞內怪石嶙峋,寒氣逼人,在洞口的一個平臺處,還有一個層防潮的三合土沙層。大家感到非常奇怪,在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山洞門口,怎麼會有這種人為修葺的痕跡?如果只是一個普通的山洞,又怎麼會取一個充滿皇家意味的洞名呢?眼前的種種發現,無不令人浮想聯翩。
然而,經過考古工作人員仔細發掘後,結果卻讓人大失所望。除了一些銅錢外,並沒有其它有價值的文物。難道關於李自成的「九驢十八擔」金銀珠寶,只是一個以訛傳訛的傳說?就在尋寶陷入困境的時候,一個偶然的發現,又給絕望中的人們帶來新的希望。
闖王墓碑暗示藏寶新方向
原來,在距離莽山80裡外的白沙圩鄉,村民們找到一塊刻有李闖王之墓的石碑。石碑高約2.5尺,寬1尺,厚約0.5尺,碑文為陰刻,這就更加證明了李自成的歸宿是在莽山。
李闖王墓碑的發現,雖然對寶藏的發掘沒有直接影響,然而,這卻為人們尋找傳說中的闖王寶藏,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或許,藏寶的地點並沒有在李自成軍隊曾經活動的莽山核心區域,而是在相反的方向!
神秘石牆,萬人溶洞,真相越發撲朔迷離
果然,經過一段時間的逆向尋找,終於又有了驚人的發現。在路邊的山坡上,竟然有一堵人為壘起來的石牆,長約100米,寬10米左右。那麼,會是什麼人在這人跡罕至的深山密林中,修建這樣一堵工程浩大的石牆呢?這件事連考古專家都無法解釋。
後來,經過考古專家調查發現,在距離這堵石牆不到1公裡的地方,也就是位於莽山的背面,有一個巨大的山洞,名叫溶家洞。這座溶洞非常大,裡面有一個水洞,還有一個旱洞,據說可以藏下一萬多人。
當地村民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當年被清軍追殺以至窮途末路的李自成,就曾經躲在這個洞中。但是,後來由於山體曾遭受雷擊,溶家洞的洞口就被掩埋了。為了尋找傳說中李自成那「九驢十八擔」寶藏,不少人曾翻山越嶺來到溶家洞的探險尋寶,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然而,最終都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