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華西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院士論壇」在成都召開,15位院士及學者團隊齊聚一堂,圍繞建設「國際一流、裝備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開放共享」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設施帶來新的啟迪等話題開展深入探討。
記者從論壇了解到,2013年國家發改委總體規劃在我國建設5個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四川大學牽頭申報的生物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是繼上海交大後全國第二個獲批立項開建項目。
在建設團隊、相關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歷經400餘次會議,先後修訂《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共計28稿,2棟研究大樓已分別於2017年12月和2018年8月開工建設,目前均已封頂並計劃於明年年初投入運行。
據了解,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是我國首個生物治療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國家「十二五」規劃布局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充分發揮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臨床優勢、成都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及西南地區區域性的醫療資源優勢。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生物製劑篩選、生物製劑製備、臨床轉化驗證和支撐技術平臺4個轉化研究系統平臺,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設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高度綜合集成、高度開放共享、國際先進的生物治療轉化醫學研究設施,可供2500名科學家開展研究工作,主要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研究和開發腫瘤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疫苗、組織工程和幹細胞等生物治療技術及臨床轉化應用。(記者 晨迪)
【來源:成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