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

2020-12-11 青筍牛肉片
少時美好相愛,結局卻離散而終

「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如懿傳》多少少年美好愛情最後不是以蘭因絮果收場的呢?

蘭因絮果的出處:《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xiu)如蘭。」 -蘭因

《詠雪》劉義慶: 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絮果

如懿(yi)召見眾妃嬪

相愛是真心的,相憎也是真心的。

相愛時萬水千山不可擋,相憎時多看一眼都是厭。

也會懷疑曾經經歷的的一切是不是真實的美好,美好自然是不可否認的美好,但是醜惡也是不可否認的醜惡。因為愛在一起的人,他們對於忠誠,感覺的要求是最高的。所以這時,往往皇帝更願意接受那些,渴求物質,追求權力的人在一起,因為物質權利是有形的,而愛是無形的。如懿無疑要求的就是一個「愛」。愛在的時候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愛去了,就是失去了,不可追憶,也想卑微追回。

往日之事不可追

如果這份感情裡摻雜了其他,也許最後如懿會接回寶印寶冊,但是她的愛裡太驕傲了,不能讓她參雜權力的交易。

所以才至死也不願意接回那寶印寶冊吧,當初是皇上堅持要娶如懿為妻的,也是皇上說她瘋魔了,又是皇上封了她的宮門,再想把寶印寶冊送回去,不接受,是她對這份愛的尊重與底線。

彼此情濃的時候,有說不完的話

小說開頭時,就有伏筆,烏喇那拉氏的上一位皇后,對如懿諄諄教誨,可是當時的青櫻終究是相信了愛情,而沒有聽進姑母的話,她以為姑母因為是愛而不得,最後才走向深淵,她與皇帝是兩情相悅,應該是不一樣的結局。

可如懿輸就輸在和她姑母一樣,一顆心錯付了,若是九泉之下,她姑母再見到她,恐怕也只是嘆息一句,錯在用情太深吧。

明明已經已經囑咐過她了,無欲則剛,但是愛又怎麼能是祝福過就可以做得到的呢?

如果明白就能做到,烏喇那拉氏最後就未必會輸給熹貴妃了。

如懿的姑母,一生的才華權謀,卻輸在了愛上了皇帝,愛到算計了所有人都不肯算計她的夫君。

如懿卻比姑母摔得還要慘上很多,她愛到照顧好皇帝所有的后妃,卻換來的是錯付,猜忌,藉口,移情別戀,冷漠無情,朕是天子……荒唐的表演。

而今才道當時錯,終是錯……

再來一次,如懿還會帶著那個少年郎去宮牆之上盡覽皇宮嗎?

相關焦點

  • 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嗎?
    如懿這一生,敗就敗在自己對弘曆的感情,一心一意的愛他、信任他。王府新婚之夜,他拉著她的手說「有我在,你放心」;他也曾南下出巡,送上如懿最愛的綠梅;孝賢皇后去世,他拉著如懿的說說「朕在這萬人之上無人之巔孤獨的很,想讓她陪在身邊,也只想要她陪在身邊」。於是,如懿繼位皇后。
  • 《如懿傳》蘭因絮果花開花落自有時,物是人非如懿因愛執著
    相信看過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如懿的本名為青櫻,為求自保求太后更名為如懿。自如懿嫁給弘曆以來,一直小心翼翼的行事,在宮中的日子可謂得上是如履薄冰,但後宮中的明爭暗鬥卻是不間斷的接踵而至,似乎不曾放過她。如懿是個真性情的女子,而她的真性情也註定了悲劇的開始。
  • 《如懿傳》如懿的一句蘭因絮果道出了多少心酸境遇
    因為遭受令妃的陷害,如懿被禁足,禁足期間如懿生病了,而且病得越來越嚴重,在得知自己時日無多的時候,如懿最後跟甄嬛說的是想要試一試魏嬿婉對皇上的真心,這一試就試出了她的野心,還有之前那麼多的罪行。如懿生前最後想的還是皇上的安危。
  • 如懿傳蘭因絮果是什麼意思 此四個字可概括整部劇
    《左傳·宣公三年》記載了鄭文公妾燕姞夢蘭得寵生穆公的故事,因以「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柳絮易於飄揚飛散,因以「絮果」比喻離散的結局。後常比喻男女始合終離,結局不好。清張潮《虞初新志·小青傳》:「蘭因絮果,現業維深。」
  • 《如懿傳》大結局,衛燕婉都看得到如懿的真心,為什麼皇上看不到
    這就是你要的後宮情分,非要到這田地才知道反擊。熱播劇由周迅,霍建華,董潔等主演的《如懿傳》清宮女性勵志劇,應該是前期最火的啦。講述了馬拉那拉氏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故事。《如懿傳》這一部古裝劇是百看不膩的,也是唯一一個看了無數遍的劇,那時候是如懿傳陪我度過假期的日子。其實我看佩服敬佩如懿的果斷不愛了就是不愛了 不需要無所謂的掙扎 可是我都經歷無數次失望 為什麼每次都還會充滿期待呢?如懿啊!朕愛你更愛後宮,你是皇后要與朕同心一體才是。
  • 甄嬛傳:皇上為何不重男輕女?在安陵容小產後,他這句話道出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是非常重男輕女的,幾乎每一家都想要一個男孩。因為古人認為只有男孩子才可以繼承家業,才可以將門楣發揚光大。不過在《甄嬛傳》中卻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皇上從來不重男輕女,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甄嬛傳:難怪皇上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寵幸餘鶯兒,原因扎心了
    無論是男是女,最難以接受的就是被當做別人的替身,這對於一個人來講是極大的諷刺!在《甄嬛傳》中,甄嬛就是因為被皇上當做是純元的替身,所以對皇上徹底死了心,其實在古代這種事並不少見,只是因為甄嬛性情太烈,要知道自古無情帝王家,成為皇上的妃子就要接受皇上的花心,可惜甄嬛偏偏是個例外,才會導致自己受盡了冷漠和苦楚!
  • 宗舜法師談《題紅葉》緣起:紅葉句,寄予紅塵中的你
    盧渥因官任範陽有資格娶了一位韓姓的舊宮人。一天,韓氏見到箱中的這片紅葉,嘆息良久,說:「當時偶題隨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篋。」經筆跡比對,果然!大家無不驚嘆。這就是傳為佳話的「紅葉題詩」的故事,見唐代範攄(讀如書)《雲溪友議·題紅怨》。從詩的內容看,急流而去的逝水,度日如年的空閒。一個殷勤的「謝」,一個「到人間」的盼,寫的是一個失去自由、失去幸福的人對自由、對幸福的嚮往。
  • 《知否》廷燁娶如蘭原因,撞見如蘭和心上人,一句「哎呀」真搞笑
    二叔喜歡明蘭,就想給她最好的,想要風光的娶她,不想讓她受委屈,如果是直接去盛家求親娶明蘭,明蘭是會被人看不起的,因為庶女的身份,榮貴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都貴妃了,卻因為庶女的身份被人看不起,所以二叔原本讓石頭把顧家的情況都了解清楚了,後來又跟皇上說娶盛家嫡女,因為知道如蘭有個相好的秀才,才敢這麼說,這樣明蘭就可以既有嫡女身份,又皇上的讚許,可以風光大嫁,顧二叔還說
  • 你聽說過「蘭因絮果」嗎?
    看過《如懿傳》的人應該對如懿跟乾隆帝的那段對話印象非常深刻,如懿問皇上聽說過「蘭因絮果」這句話嗎?少時讀只覺悲涼,而今才明白,花開花落自有時……而乾隆一臉的冷淡而已。看到她最後臨了的那個夜晚,在院子裡跟容佩對話的那個場景,讓人心塞和淚奔,如懿那句平淡如水的「所以還念嗎?不念了」那般的決絕和冷靜。竟有些不像那個剪畫和斷髮的她了,許是看破後心死了,萬念俱灰。所以選擇了不吃藥,也不苟延殘喘,因為諾大的皇宮竟沒有值得她留戀的了!
  • 甄嬛傳:餘答應欺騙皇上假冒甄嬛,誰留意果郡王的這句話了?
    此女可謂是屌絲逆襲的典範,只因無意聽到甄嬛和皇上在大年夜在花園的對話而成功上位。餘答應這一得到皇上的寵幸可不得了。當時在整個後宮裡面是橫行霸道,無法無天,是誰都沒放在眼裡。甄嬛,安陵容,沈眉莊等人也都是受她欺負。皇上呢整天忙著朝政,也是被蒙在鼓裡。
  • 蘇培盛至死不知,皇上為何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翻遍宮中找人?
    正好皇上也覺得殿內悶得慌,一個人出去走了走,來到了倚梅園。甄嬛將自己的剪紙小像掛到梅枝上,並說了句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剛說完就被皇上聽到了,皇上是問誰在那裡,甄嬛為了不引起注意,便謊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之後便趕緊跑開了,第二天起來皇上就和蘇培盛說了前半句詩,讓他去園子裡找到接的上這句詩的宮女。
  • 皇上賜甄嬛蜀錦鞋時,你真的認為是皇上先知道的尺寸?原因很微妙
    熟悉劇情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甄嬛在宮中前期雖是不怎麼受寵,但是一受到寵之後完全就是一鳴驚人啊!而且皇上對她的寵愛以及她的待遇真的羨煞他人啊,其他的暫且不提,單是一雙蜀錦鞋,就能把華妃氣的夠嗆!可能會有很多小夥伴們不能理解,不就是一雙鞋嗎,這個有什麼值得說的!
  • 你知道「你喜歡就好」這句話的意思嗎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說到一句話,那就是「你喜歡就好」,那麼,你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嗎?你知道它又代表著什麼嗎?其實這句話的意思很簡答,這句話就是:雖然我不喜歡這樣,但我喜歡你,所以,一切的不喜歡好像都不那麼重要了。